「理通三迆」“找差距”不能只找不改

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上,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些“直击灵魂”的问题查摆:“在政策理论学习上有差距,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作为分管领导,和挂钩联系单位研究工作不够”“在工作中标准不高,只求‘闯关’思想严重”……可以说,每一次个人存在问题查摆都是一次叩问初心的历程。党员干部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红脸出汗”,起到了自我纠偏、自我预防的目的。

但是,一些党员干部在自我批评后,就鲜见下文了,存在的问题还是根深蒂固。如此这般,被批评的干部也只会“脸红一阵子”,原来啥样现在还那样;其它干部也会觉得,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会“伤筋动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被打了折扣,还会助长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

目前,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有的放矢进行整改。为我们“找差距”指出了方法,提出了根本遵循。笔者认为,“找差距”更要加强和“抓落实”的无缝衔接,方能防止“找差距”变成“走过场”。

缩短“找差距”和“抓落实”的“距离”,关键在于督促监督机制的健全。少数人靠觉悟、多数人靠制度。要加强对“找差距”环节的监督,防止“差距”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更要加强对“抓落实”环节的跟踪问效,探索建立群众评价和服务对象评价机制,建立可量化的问题整改销号机制,让找到的“差距”变成群众切切实实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作者 宾川县委组织部 赵丹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