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上週,創立7年的喜茶回到出發地江門,復刻記憶。迴歸初心的動作,讓人感觸頗深。

回溯新茶飲,奶蓋茶(指純茶+芝士形式)是一款起點性質的產品。

但如今,不論從數據還是行業反饋看,其銷量、聲量都在下滑。

奶蓋茶註定無法穿越週期?

作者政雨

一、奶蓋茶銷量斷崖式下跌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在最新一次的公開演講中提到:2019年,奈雪的茶無糖純茶銷售量超越了奶蓋茶。

儘管已有感知,這依舊是個令人震驚的數據。

查詢喜茶、奈雪的茶等品牌,開在鄭州、上海、深圳門店的外賣數據,不難發現:奶蓋茶銷量幾乎墊底。

從微信指數來看,奶蓋茶的指數熱度,僅是水果茶、珍珠奶茶的10分之一。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百度指數里,根本沒有收錄“奶蓋茶”、“芝士茶”類似關鍵詞。

“實際上,奶蓋茶從2018年就逐漸往下降。我們是從2017年開始做的品牌,當時奶蓋比所有產品賣得都好,後來水果茶就慢慢超過了。”鄭州眷茶創始人惠海豐表示。

不用數據,行業人也有所感知:奶蓋茶產品早已不是一張菜單的C位,其聲量、銷量都在急劇下滑。

以茶打底,上面蓋一層用奶油和奶油芝士攪打而成的輕盈綿密泡沫。45度角仰望天空,小口嘬飲,以達到理想口感。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喜茶還發起了#45度飲茶挑戰#,圖片來自@__GnR

從形態上,奶蓋茶和之前的珍珠奶茶有明顯的差異。其在2015、2016年脫穎而出,受到廣泛關注,助力喜茶等品牌掀起新一輪的市場熱度。

一定意義上講,奶蓋茶是新茶飲起航的帆。它以一種符號意義,開啟了“新茶飲”的時代。

如今,這個帆揚不起來了?

二、奶蓋茶的誕生與演化

奶蓋茶的首創者,已無法考證。

有源於臺灣的說法;也有快樂檸檬創始人吳伯超在咖門萬有飲力大會上表示,其在2009年推出岩鹽芝士茶,是早期的產品形態。

最終這款產品引爆市場,是伴隨著喜茶的走紅。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告訴《咖門》:“最早做芝士奶蓋茶,是出於市場角度,想做一款爆款。因為沒有營銷費用,所以希望產品自帶傳播性。”

聶雲宸當時從微博發現,最常被轉發的是帶芝士、芒果的概念。一開始嘗試做芒果奶蓋,味道並不能使他滿意。

“喜茶還是想做茶的年輕化,芒果和茶搭配後,茶的味道難以突出。後來選用了芝士,芝士可以突出茶的回甘和清香。”聶雲宸說。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喜茶的芝士奶蓋茶,圖片來自@喜茶

於是,通過不斷測試,喜茶用奶油芝士和新鮮牛奶進行混合,做出了芝士奶蓋。聶雲宸還定下了研發原則:絕對不用奶蓋粉。

據瞭解,市場早期出現的奶蓋茶,多用的是奶蓋粉+芝士粉的混合。體現在口感上的品質差別,也許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要素。

在不缺乏創新力的飲品業,奶蓋茶也出現過多種變化。比如,增加顏值:用甜菜做出過粉色奶蓋,混入碾磨過的黑芝麻做黑色奶蓋;增加口感:在奶蓋上撒一層松子仁等堅果產品;還一度流行過鹹口味奶蓋、輕芝士奶蓋等等。

2016年左右,奶蓋茶對茶進行創新,加入水果元素。

最初有一些小店嘗試,集中在兩種做法:一種是使用帶水果味的茶底,一種是用茶混合果醬來做。

就是這次不再“純粹”的改變,引發了另一個爆款的誕生。

彼時,喜茶、奈雪的茶在相近時間內推出果蓋茶產品(指奶蓋+茶+水果形式),將水果融入奶蓋茶裡。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奈雪的茶霸氣芝士草莓,圖片來自@奈雪的茶

聶雲宸告訴《咖門》:“喜茶看中了奶蓋+茶+水果產品的創新空間,做出的第一款是芝芝莓莓產品。全部用新鮮的牛奶草莓榨出來,成本高,也給門店造成很大的負擔。”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喜茶芝芝莓莓,圖片來自@喜茶

伴隨著頭部品牌連鎖門店的發展,和品牌創意的迭代,這款由奶蓋茶演化而來產品,至今依舊是很多茶飲門店的主力款。

而純茶底的奶蓋茶產品,卻日漸式微。出於什麼原因呢?問了很多行業人,我試著分析了幾點。

三、口感單一,缺乏長久吸引力

消費者對一杯奶茶的口感期待,是被反覆驗證過的——就是要豐富、有料。

一個叫一隻酸奶牛的品牌,全國開了1000多家店,主要售賣酸奶飲品。其爆款酸奶紫米的產品銷售佔比達60~70%,最高甚至能到80%。

其創始人胡雁告訴《咖門》:“酸奶紫米的研發靈感來自於珍珠奶茶,紫米充當珍珠的角色,提供咀嚼感。再一次體現口感的重要價值。”

而在奶蓋茶中,純茶底,不做添加,即使有芝士奶蓋的加入,口感也缺乏內容物。奶蓋茶剛出現時,能滿足嚐鮮需求,新鮮感過去,弱勢就凸顯出來了。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可以發現,果蓋茶彌補了這個缺點,加入水果、冰沙,使層次增加,這款產品也穩定下來。

今年很多品牌,果蓋茶用料更足,加入寒天等補充口感的小料。珍珠奶茶也在近兩年升級重來。

市場在引導品牌,做出符合消費者喜好的產品。也使其逐漸放棄掉,不被需要的產品。

四、價值感弱,20多/杯太貴了

“為什麼不賣奶蓋茶?”

“基本沒人買,價值感太弱了。”一個在四線城市創業開店的老闆這樣回答我。

“新茶飲”誕生之初,產品賣到20塊以上/杯,價格成為津津樂道的談資。這個價位,對品牌打造品質感、用更好更豐富的原料,提供了張力空間。

但時至今日,價格依舊是影響大部分消費者下單的關鍵依據。

賣到20塊以上,對一杯奶蓋茶來說,提供的增量價值太弱了。

一杯茶+一些芝士能值多少錢,消費者心中自能衡量清楚。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奶蓋茶的價值感較弱,圖片來自@各路男神我都愛

“果蓋茶是在茶基底前提下,做了水果差異化。視覺、味覺呈現上都有層次感,能綜合體現價值感。”煮葉研發總監陳鵬毅告訴我。

“奶蓋茶口感單一,風味不豐富,果茶風味更豐富。不同水果都能加芝士,也不單是奶蓋能加芝士,奶蓋的價值就弱了。”惠海豐說。

五、距離感強,消費群體分化了

新茶飲早期,很多媒體分析,新茶飲的誕生,重疊了消費際群的更替——90後走入社會,對新事物的接受度增高、付費能力提高。

現在看來,我們對年輕人誤解太深了。

奈雪創始人彭心告訴《咖門》:“我覺得大家要麼追求產品豐富口感,而喝茶的朋友開始選擇更健康的無糖冷泡茶了。”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奈雪冷泡茶,圖片來自奈雪的茶

選擇增多,導致消費群體出現分化。與其說,年輕人能夠接受茶了,不如說他們是需要一杯品質升級的產品。這其中的大多數,對茶飲的需求,還是“飲品”,而不是“茶”。

“茶飲店主流的年輕消費群體,對純茶的嗜好度,並沒有水果茶來得直接。因為水果茶從整體的顏值、口味、新鮮感上。都要比奶蓋純茶更有價值感和吸引力。”陳鵬毅說。

而喜好純茶的受眾群體,更偏愛簡單的茶風味。他會去追求茶葉本身的價值感和特殊風味屬性。“喜歡喝純茶的人在增加。”奈雪的研發總監表示。

但從新茶飲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品牌更多的注意力停留在產品創意打造上。對茶的研究和探索,還值得更深一步。

“把茶的價值做到位,挖掘口味多樣性,產品差異化,奶蓋茶也許會有進一步的突出。”陳鵬毅說。

六、靈魂還在,形式變了

奶蓋茶銷量下滑,果蓋茶走俏。就說明:奶蓋茶被取代,生命週期走到了盡頭?

很難下出這樣的結論。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奶蓋茶沒有未來?圖片來自@SJTU一隻小吃貨

“芝士水果茶,喜茶稱為芝芝水果茶,這些產品都是從芝士奶蓋延伸過來的。

沒有必要原教旨主義地認為,只有芝士+茶才是芝士茶,任何形態都有一個演變的過程。

漢堡最早就是牛肉漢堡,事實上,麥當勞在中國,賣得最多的可能是麥辣雞腿堡,還有板燒雞腿堡,都是雞肉系的。反而牛肉類的沒有那麼多。沒有必要認為牛肉漢堡才是漢堡。

他們是一脈相承的。沒有芝士,就不會有芝士水果茶。奶蓋的結構在不是芝士茶的產品裡,都是存在的。像喜茶的波波茶,從布蕾波波到阿華田,都有奶蓋在裡面。他變得無處不在了。”聶雲宸表示。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果蓋茶或許是奶蓋茶的進化,圖片截自電影《超體》

也許,比奶蓋茶這款產品本身更有價值的,是“在頂部加料”的研發思維,是用更好品質原料的產品追求。

形式可以千變萬化,只要靈魂還在。

對於奶蓋茶的發展,你有什麼看法?留言分享。

「智慧餐飲案例成果展」是微信支付團隊為從業者打造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合集,內容涵蓋不同餐飲業態的痛點、案例以及經營巧思,致力於為餐飲業數字化提供新視角。


更詳細內容,請識別下方小程序碼瞭解:

銷量斷崖式下跌,奶蓋茶嚴重掉隊

— 商務諮詢 —

18339988529(同微信)|17310709150(同微信)

— 課程諮詢 —

13253329903(同微信)|17744612803(同微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