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生与茶结缘,出版《恩施玉露》制茶专著,现为国际硒茶大师


#自拍我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杨胜伟,今年82岁,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院退休教师。一生与茶结缘,数十年来潜心研究《恩施玉露》的制茶技艺,出版了《恩施玉露》专著,现为“国际硒茶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1937年,我出生在与清朝皇帝年号同名的湖北省咸丰县,湖北与四川交界之地的杨洞乡,家有十个兄弟姐妹,我排行第八,家人及乡亲们都亲切地称我为“老八”。兵荒马乱的年月,我们缺衣少食,兄弟们就跟着父亲上山挖蕨根做成蕨粑充饥。

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12岁的我开始上学,因之前读过2年私塾,在新学校成绩优秀,1951年,我以全县第9名的成绩考入了咸丰初中,整个咸丰县就这么一所中学,从小就生长在穷乡僻壤的我能够进入这所学校,实属不易,我十分珍惜,决心努力学习。


1956年,我考入了恩施农校,并选择学习茶叶专业,除学好本专业课程外,我还向老师请教,恶补数理化等基础课程,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因成绩突出,毕业后被留校任教,担任的是茶学方面的课程。

1959年,受恩施农业学校的委培进入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学习,从鄂西大山中的小城来到风光秀丽的杭州,我在欣喜之余,深知我的身上承载着家乡人的寄托与期望,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埋头苦学。在校几年,都没有去逛一逛素有天堂之称的杭州城以及风景如画的西湖。

一次,恩师刘祖生带着我们前往西湖龙井村,让我们学习并亲身体验西湖龙井的手工制作,在那里,师傅娴熟的制茶技艺以及规范的茶道演示,让我深受触动,让我领悟到:制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序,它更是艺术、是文化。


从那以后,每到茶叶的收获季节,我就去制作龙井的工厂和作坊,帮师傅们做搬运的活儿,虚心地向他们请教,还从伙食费中省出一点余钱,买几瓶绍兴黄酒孝敬师傅,经过努力,师傅们看到了我的诚意,于是毫无保留地教给我西湖龙井制作要领。

西湖龙井的要领在于捻、揉、炒,其中炒制手法复杂,依据不同鲜叶原料不同炒制阶段分别采取“抖、搭、捺、拓、甩、扣、挺、抓、压、磨”等十大手法,每一步都要全力以赴,每一步都不能掉以轻心。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炒,它也是整过制茶工艺中的灵魂。

1963年上半年即将毕业,学校找我谈话,让我留校任教,当时我激动万分,欣喜之余,我想到我是来自恩施农校的委培生,毕业后还是应该回到恩施农校任教,为家乡服务,于是,我带着对浙江农大以及西湖龙井的眷恋回到了家乡鄂西山区,回到了我的母校。


鄂西盛产绿茶,恩施玉露是中国现存唯一的蒸汽杀青针形绿茶,其制作技艺始于清朝康熙年间。1945年,恩施玉露外销日本,从此它就名扬于世。回到恩施农校,我发现恩施玉露的加工工艺没有任何系统的文字资料,缺乏规范教材、无章可循。茶农的种植、采摘、加工手法不一,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1972年,我用了半年多的时间,编写了400多页、近50万字的茶叶栽培与茶叶制作的讲义,老师和同学们对讲义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它成了学校很长一个时期的茶叶专业“教科书”。1973年,在省农业厅的主持下,我与陈先训老师主笔编写了《湖北省茶叶生产与初制》一书,由湖北省人民出版社出版。

其中《恩施玉露》由我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撰写而成,该内容被中国茶学泰斗庄晚芳教授编入《中国名茶》,后相继收入全国大学茶学专业通用教材《制茶学》以及《中国名茶志》、《中国名茶优选集》、《中国茶经》等书籍,成为经典著作和史料。2014年,我又写成《恩施玉露》专著,首次提出加工恩施玉露的“工艺温度域”概念和“偶数法则”,确立了恩施玉露传统制作技艺的理论体系。


几十年来,我一边潜心研究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一边承担着教授学生的任务,在执教的50多年里,培养茶叶专业学生1080名,在这些弟子中,有的成了茶叶种植加工专家,有的是茶树种植大户,有的开起了大茶楼,当起了大老板。在退休的20多年里,我奔忙于恩施州及所属8个县市的农业广播学校培训讲课250多次,培训学员2万余人。

徐凌是我的学徒中比较特别的一位,今年39岁的他是一名聋哑人。9年前,他开始学习制作恩施玉露,尽管身有残疾,但是凭着对制茶的满腔热情,学习技术时他尤为专心,如今已是恩施玉露制作技艺第十二代传承人中的佼佼者。

2016至2010年,参与恩施玉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湖北第一历史名茶地方标准制定与修订的撰稿、认证。2013年参加“湖北省•黄鹤杯”斗茶大赛获得铜奖,2015年被恩施州和咸丰县评为“绿茶茶王”,制成的恩施玉露样品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

央视7套《清明问茶•恩施玉露》,央视9套《茶叶之路》、央视10套《茶 •一片树叶的故事》分别为我作了专题报道。我先后获得“恩施州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北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 “中华茶文化优秀教师”、“中国好人”等多项荣誉;现为“国际硒茶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湖北杰出茶人”、“恩施玉露十佳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