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人物|张勇与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日

观点地产网 香港中环港景街一号国际金融中心迎来了重要的时刻,这一天对很多人来说意义非凡,而阿里巴巴与港交所为了这一天等了五年,1825天,4.38万个小时。

11月26日,自2014年失之交臂后,阿里巴巴当日上午重新登陆港交所主板上市挂牌,距离刚刚过去的“双11”仅15天。

敲锣上市前,港交所内已人头攒动,七位代表着阿里巴巴事业群的动物园吉祥物们如蚂蚁金服、天猫、阿里云等也到处游走亮相,摄影机时不时发出“咔嚓”的声响,宛如一场大型的庆典活动现场。

九点三十分,随着港交所一记敲响,阿里巴巴首日港股正式挂牌,开盘立即上涨6.25%,报价187港元/股,收市报187.6港元/股,涨幅6.59%,盘中最高见189.5港元。而此前定价为176港元/股,预计募资金额约为880亿港元。

除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以外,到场的高管还包括执行副主席蔡崇信、独立非执行董事董建华等,就连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港交所主席史美伦等重要人物也参与这一天的喜悦。

和纽交所上市的情形略有不同,此次港交所上市日,阿里巴巴前董事局主席马云并未现身港交所,而敲钟的主角也由8名普通人增至10名,外国人数量也由1名增至8名,分别来自全球各地和各个行业。

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日

要让阿里成为102岁的企业,张勇肩上的担子可不小,而今年是阿里弱冠之年。

张勇于2007年8月30日加入阿里巴巴,并担任淘宝CFO。也就是在这一年的十月份,阿里旗下主营B2B业务的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赴港上市。12年后的今天,张勇再次见证了这一时刻,并用“回家”一词形容了阿里巴巴赴港上市。

“今年是阿里成立20周年,在20岁生日之际我们迎来了重要里程——我们回家,回香港上市了。”在当日的敲钟仪式之前,张勇面对媒体和投资者如是说道,并露出浅浅的酒窝。

当日港交所上市后,阿里巴巴的管理层们并没有如人们所期待地接受媒体的采访,或许是因为张勇此前于11月15日发布的致投资者信中已详细表达了关于阿里巴巴赴港上市的前因后果。

“这是20岁年轻的阿里巴巴的一个新起点。”张勇在致投资者的信中称。

随后,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接见媒体时也表示,虽然也想让公司(阿里巴巴)和媒体见面,但认为还是想保持低调。

除了敲钟、发表致辞等,阿里巴巴在此次敲钟仪式上还赠予港交所一幅“清明上河图”现代版作为纪念品,偌大的黄色画纸上融入了包括天猫、淘宝、蚂蚁等阿里数字经济体的绘画元素,意在反映现代商业繁荣的图景。

尽管7年前的夏天,阿里巴巴完成私有化从香港退市。但那次退市,并非为阿里巴巴在香港市场上真正意义的离开,而是通过其他产业形态与港交所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

于退市后的第二年,阿里影业便借壳文化中国登陆港股,作为阿里大文娱板块中重要的一员,阿里影业的发展始终不尽如人意,一直处于巨额亏损的状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终于有所好转,营收同比增长9%至30.34亿元,净亏损则收窄至2.54亿元。

此外,于2014年10月,港股上市公司中信21世纪更名为阿里健康,为阿里巴巴大健康领域的旗舰平台,业务主要集中在医药电商及新零售、互联网医疗、消费医疗、智慧医疗等领域。

在阿里巴巴回归港交所当日开盘时分,阿里影业与阿里健康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阿里影业当日收盘报1.29港元/股,盘中高见1.33港元,破廿天及十天线;阿里健康收盘报8.24港元/股,盘中高见8.62港元。

从阿里CFO到主席兼CEO

电影《华尔街之狼》中有一个很著名的桥段,饰演乔丹·贝尔福特的小李子要求对方向自己销售一支钢笔,对方仅回答“在纸上帮我签上你的名字”,因乔丹身上没有笔,那只钢笔最后成功推销出去了。

这一故事也被誉为销售界具有典型示范教育意义的手段,即创造需求,也就像这部电影里说的一句话“让他们购买我们的股票,让他们觉得这是必需品。”

加入阿里巴巴后,张勇便创造了无数个重要时刻,包括“双11”“双12”等促销节日、天猫等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人们的购买欲,而张勇可以称得上是阿里巴巴里面诸葛亮般军师人物。

张勇出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读的是当时炽手可热的证券投资专业,先后任职于安达信、普华永道。可以说,张勇赶上了中国最好的创业年代,马化腾、刘强东、丁磊、陈天骄、雷军等便是这一年代的弄潮儿。

在认识马云之前,张勇是曾红透半边天的盛大网络公司CFO,而这边厢,淘宝还只是一家小型私人网络公司,仅初步搭建出核心的电商业务雏形,还不能与国内各大知名网络公司相提并论。

张勇也曾被马云问过无数求职者都会被问到的问题“你为什么要来阿里?”,他当时回答称“我已经做过一家30亿美元的公司,想做一个300亿美元的。”

不知这一回答是否击中马云当时的内心,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阿里巴巴的港股市值已经超过4万亿港元,而美股市值也达到了逾5091亿美元,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想像的数字。

2007年进入阿里时,张勇的职位便不低,是淘宝首屈一指的CFO。凭借与团队创造的“双11”促销节,张勇的淘宝商城越做越大,并4年后升级为“天猫”,至此张勇顺利当上了天猫的总裁,GMV(一定时间段内的成交总额)也在逐年攀升,成为仅次于淘宝之后阿里最大的支柱型业务。

熟悉张勇的人都听过他那句名言“面对未来,追前一班车不重要,赶下一班车才关键。”2014年那年纽交所上市,阿里巴巴赶上了港股退市后的“下一班车”,而这一年阿里巴巴至少募集资金约217.7亿美元,成为史上最大规模的IPO。

张勇在阿里的任职道路也随着他创下的业绩一路攀升,纽交所上市次年,马云便任命他为阿里巴巴集团新一任CEO。今年,决定退休的马云还是将接力棒交给了12年前被他一眼相中的张勇。

我们都无从猜测,未来电商发展的天花板是否会降临,张勇带领下的阿里巴巴是否能一如过往一路高歌向前,但未来所要面临的挑战却是无处不在,京东便是其中之一。

而张勇心里或许清楚,他还为阿里规划了一张宏大的蓝图:中期目标是到2020年GMV达1万亿美元,远景目标是到2036年服务全球20亿消费者、1000万盈利小企业、创造1亿就业机会。

观点人物/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人物的故事,还有他和她的商业传奇与沉浮。

本文源自观点地产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