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之——誘惑害死人

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面臨許多誘惑,但誘惑真的能害死人。

西遊記之——誘惑害死人

儘管前景誘人——可得正果,然而路途遙遠——觀音對唐朝和尚說,取經之路十萬八千里!

誘惑越大,困難越大,更何況困難的背後還有各種陷阱——無數的妖魔鬼怪在前方。

只是觀音並沒有告訴唐僧這些話,所以唐僧初時對取經很有信心,他對唐王說大約也就是三五年時間。

唐王也沒有將這當成是多麼複雜的事情——不就是路程遠些麼,配個好車就是了,於是給了唐僧當時最快的交通工具——馬。

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去就是十三年。

誰也沒有想到,原來這十萬八千里路,不僅僅是遠,更多的是“難”——不是困難的難,而是磨難的難!

如果一開始唐僧知道西天路是這樣一種情形,我想打死了他他也不會答應去取經的。

問題就在於他一開始不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那裡有佛,佛有大乘真經,可讓他也證佛果做佛爺。

遙遠的西天於他是一種誘惑。沒有人可以拒絕誘惑。不是誘惑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

其後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都未能拒絕得了這種誘惑,對了,還有那個白龍馬,在得到觀音女士的指點後,他們都跟隨唐僧踏上了漫漫西行路。

也便踏上了早已佈置好的一個又一個陷阱。

誘惑越大,陷阱越深。

西遊記之——誘惑害死人

脫災厄,得正果,做佛爺。這是觀音給他們的許諾,

看上去很美。

想想也不奇怪,不就是走上十萬八千里路麼?不就是到如來那取些經書麼?

多麼簡單的事情呀,只當是出一次遠門,走一次親戚罷了。

孫豬沙弟兄們可都是會騰雲駕霧的主,十萬八千里,在他們眼裡恐怕比劉翔跑110米跨欄更容易。要是單單對孫悟空而言,那更簡單,不過是翻一個筋斗的事情,用孫悟空自己的話說一天便走個十來遭也是容易的。

在誘惑面前人都會失去理智。任何人都不例外。尤其是在付出少而收穫多的誘惑面前,就更沒有人想過誘惑背後可能的危險與艱難。

天上會掉五行山,可天上不會掉餡餅。

可惜失去理智的人永遠不會想到這一點。豬八戒在觀音的許諾下答應了西行保唐僧,沙和尚放棄了流沙河吃人的幸福生活,龍王三太子丟下自己在鷹愁澗溫暖的家,便是聰明一世的孫悟空也在觀音的許諾面前紅起了眼睛:這樣的事情如何不做?這樣的事情當然要做!

看看身邊就會知道,多少修行者用上了千百年的時間,也還只是妖精,而且還要時刻提防五百年有天雷,五百年有天火,五百年有天風,一次又一次找你麻煩要你好看,一次躲不開,千年修行便成爐邊冬雪化水流;一次逃不脫,一生努力即如殘秋冷風凋落葉。

而現在機會來了,僅僅是走上一段路,便妖怪不是妖怪,豬精能當佛爺。何樂而不為呢?

西遊記之——誘惑害死人

休說三五年回還,便三五十年一回還同,也還佔了莫大的便宜。

在這種心理下,於是觀音用一張空頭支票,便得到了一個死心踏地的取經人,又得到了四個死心踏地的護法者。

這就是誘惑的魅力。

都只看到了誘惑的魅力,卻沒有看到誘惑的恐怖。捷徑成佛的誘惑之後是艱難的旅程,是一個又一個的陷阱,是一個又一個的妖精,一妖還未平息,一妖又來侵襲,漫漫西路,妖魔林立!

在光明面前,飛娥選擇了投火;

在信仰面前,志士付出了鮮血;

在權力面前,美女羅裳輕輕解;

在美色面前,公僕拉鍊漸漸松;

在金錢面前,經年素手如墨染;

在私慾面前,數載清白全汙玷。

孫悟空誘惑於天庭之威風,闖下了潑天大禍;

豬八戒誘惑於嫦娥之嬌美,錯投胎成了妖精;

更可悲的是眾邪魔誘惑於唐僧肉的不老傳說,或死或囚,無一得善終。

讀《西遊記》我們常痛心於孫悟空頭上那緊箍咒,如果沒有它,便回花果山,他還是得意洋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齊天大聖。

然而我們錯了,便沒有這金箍咒,五行山下的孫悟空也還是回不到花果山,做不成齊天聖。因為這個時候的他已經沉迷於觀音的誘惑,一心想著成佛爺。

金箍咒其實不單單在孫悟空的頭上,西天取經團的每個人頭上都戴了一頂,這個金箍咒,便是誘惑。

西遊記之——誘惑害死人

誘惑是每個人頭上的緊箍咒,儘管可能你平時並感覺不到他的存在,然而他卻無時無刻不在。他時常出現在我們的面前,總讓我們覺得近在咫尺觸手可及,卻又總讓我們摸也摸不到碰也碰不著。

於男人講,誘惑就是一新浴後的美女,披薄紗罩褻衣,風情萬種萬種風情,看也看不清抱也抱不到,於是心癢如蟻爬,兩眼直放光,只想得到她佔有她。

於女人講,誘惑就是千古流傳的浪漫愛情,或相約於前生,或邂逅於來世,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拿也拿不起放也放不下,於是朝也思暮也盼,心亂如麻。

有人問我你究竟哪裡好,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誘惑的笑就是這樣,無人可敵也無與倫比。

西遊記之——誘惑害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