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細數*ST華業股東實控人三宗“罪”

上交所細數*ST華業股東實控人三宗“罪”:濫用股東優勢地位、信披多項違規、內控一地雞毛

11月25日,上交所發佈紀律處分決定書,對*ST華業股東重慶玖威醫療、重慶滿垚醫療、重慶祿垚醫療及其實際控制人李仕林,以及時任董事孫濤、劉榮華予以紀律處分。

經過調查,上交所認定上述股東在信披、履行承諾等方面,董事在履職等方面存在違規行為,對上述三家股東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公司第二大間接股東李仕林,公司時任董事孫濤、劉榮華予以公開譴責,並公開認定李仕林終身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目前,*ST華業的股票處於停牌狀態,停牌前股價為0.86元。該公司已經連續20個交易日股價低於面值,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此前,因*ST華業向交易所申請豁免面值退市而引發輿論廣泛關注,但最後慘遭“打臉”,有專家明確表示,在現行制度框架下,退市指標客觀,程序明確,沒有留下可豁免的空間。

百億蘿蔔章詐騙案埋雷

*ST華業的退市故事是從百億級應收賬款的騙局開始的。

2015年,*ST華業實施重大資產重組,以21.5億元現金收購李仕林控制的捷爾醫療100%股權。同年,公司開始與李仕林控制的恆韻醫藥開展債權投資業務。

2016年,李仕林通過協議收購取得公司15.33%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二大間接持股股東,因此相關債權投資業務均為關聯交易。2018年7月起,公司債權投資業務連續3次出現應收賬款逾期未回款情形。

2018年9月28日,公司披露《關於公司債務追償小組工作進展的公告》稱,公司債權投資業務產生的應收賬款規模已高達101.89億元。該等債權均是公司以不同形式向恆韻醫藥收購所得,但底層債務人否認存在相關債務往來,認為相關文件上的公章系偽造。

至此,*ST華業百億債權的“蘿蔔章”事件正式爆發。

公司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對逾期未還款項目進行了全額計提減值,金額高達19.46億元;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對年度報告披露日前未還款項目進行了全額計提減值,金額高達54.51億元,導致公司出現鉅額虧損,2018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為-64.38億元。

上交所認定,李仕林作為公司第二大間接股東,利用其間接持股優勢地位,與公司開展鉅額債權投資關聯交易,但其控制企業向公司轉讓的相關債權對應底層債務不真實,造成公司巨大經濟損失。

信披多項違規

上交所認定,股東在濫用優勢地位與公司開展鉅額債權投資關聯交易之外,還存在操縱公司相關子公司違規提供鉅額關聯擔保的違規行為。

據上交所披露,*ST華業於2015年收購捷爾醫療,捷爾醫療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但一直由李仕林負責捷爾醫療經營管理,其作為捷爾醫療實際負責人,控制和操縱捷爾醫療及其下屬子公司為其違規提供鉅額擔保。

根據公司2018年年度報告及2018年業績預虧問詢函回覆公告,捷爾醫療及其下屬子公司先後多次違規為李仕林、恆韻醫藥等關聯方提供擔保,在報告期內涉及案件9起,涉及金額高達17.13億元,佔公司2017年末淨資產的25.18%。李仕林及其控制的恆韻醫藥等均屬於公司關聯方,但是公司在未履行董事會和股東大會審議程序的情況下提供鉅額擔保,且未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同時,*ST華業及相關股東、董事未履行公開披露的計劃及承諾,相關風險提示不充分。

2018年6月15日和6月19日,公司先後披露公告稱,李仕林未能完成其在公司2015年重大資產重組時注入醫療相關資產時的承諾;為完成承諾,經公司與李仕林雙方協商,李仕林承諾擬將其實際控制的醫療資產注入上市公司,並將於3個月內公告具體收購方案,是否構成重組存在不確定性。

但截至目前,資產注入並未實施,公司及李仕林也未就交易進展情況、後續是否繼續實施等事項進行披露和風險提示。李仕林作為交易對方,就交易事項未及時實施的相關風險提示不充分。

同時,公司披露回購計劃、公司控股股東、李仕林及部分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管理人員披露增持計劃,均未充分提示相關風險,與相關信息披露導致的投資者預期明顯不一致。

內控一地雞毛

在內部控制方面,公司在與關聯方開展鉅額債權投資業務時,未對風險充分評估論證,在發現回款資金系從恆韻醫藥賬戶轉出的異常情況時,亦未對底層資產真實性及業務風險進行核實。

尤其是自2018年7月起,在發生捷爾醫療因向李仕林提供擔保導致部分資產被司法凍結,且部分項目已陸續出現回款逾期的情況下,公司仍於8月20日、8月22日、9月3日先後3次與恆韻醫藥實施債權收購交易,涉及金額7.11億元,導致公司損失繼續擴大。

公司投資應收賬款業務發生欺詐事件,目前無法判定已逾期和存量應收賬款是否真實。此外,公司涉及擔保訴訟案件,9筆擔保事項無相關用印流程、記錄。上述問題均反映出公司內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並因此被2018年年審會計師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出具否定意見的《內部控制審計報告》。

在信息披露方面,2018年9月1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本所)向公司出具半年度報告事後審核問詢函,要求公司披露債權投資業務是否存在逾期情況。2018年9月20日,公司在問詢函回覆公告中稱,債權投資業務不存在逾期未回款情形,未發現相關風險。

但隨後不到一週內,公司於9月26日發佈公告稱,2018年公司存在3筆應收賬款逾期未回款情況,相關款項到期日分別為7月26日、8月23日和9月20日,合計金額高達8.88億元,佔公司2017年淨資產的13.06%。公司相關信息披露不及時、不真實,風險提示不充分。

鑑於上述違規事實和情節,上交所作出如下紀律處分決定:對公司股東重慶玖威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重慶滿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重慶祿垚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公司第二大間接股東李仕林,公司時任董事孫濤、劉榮華予以公開譴責;公開認定李仕林終身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