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尾盤拉個股、工行跳水背後:恐慌時刻過去

細看盤面變化,如果沒有新的么蛾子飛出來,這一波快速殺跌行情或將告一段落。

在前幾日強勢股集體回調過程中,一批明星股的跌幅達到了三天20%的“配置”。但今天,科技股出現反彈,並帶動了諸熱門板塊走高。

MSCI尾盤拉個股、工行跳水背後:恐慌時刻過去

A股真的善變。昨天,在微信群裡,幾個朋友在聊週期股、地產股、銀行股的投資價值,他們探討的話題是——這些板塊距離觸底反彈的臨界點有多遠。

有一機構朋友說:部分優質的週期股大致有30%的機會。而群裡一老法師稱:上漲龍頭漲幅已有10%漲幅,最後的10%意味著風險,其實肉段的10%才是真正可以把握的。

筆者覺得:如果只掙10個點,何必要衝進大週期呢;直接擼大跌的科技龍頭的收益風險比應該更高一些。

1、最恐慌的時刻過去了

過去的四五個交易日,當明星股震盪加劇的時候,一些平時並不活躍的題材突然反彈了。筆者身邊好幾個人問:怎麼看地產和銀行股。

短期來看,這兩個板塊應該是資金短期換倉的過渡地帶。最早的一批領頭羊剁了科技、消費等明星股票,換倉到了流動性好的地產、銀行、週期股等。這也使得機構抱團的鏈條出現了一絲裂縫。

A股今年的漲勢,遠超年初預期。轉眼時間到了四季度,很多機構業績考核截點提前了。

考核都結束了,一些領頭羊開始做跨年度佈局。

時間再往後一些,剁明星股的追隨者漸漸多了起來。

看著行情劇烈震盪,接近考核截點的基金經理也剁起股票來。手起刀落,快刀斬亂麻。

上週四、五,強勢股被剁行情演繹到了極致狀態,好幾只明星股兩天跌幅超15%。大跌讓人感到恐慌,但是這一過程中投資性價比卻在提升。很多人11月中上旬覺得高價股漲得太快,而現在他們看到打了8折的、曾經不敢追高的標的後,態度是否會有變化?

強勢股急跌行情應該告一段落了。為什麼?如果這種殺跌行情持續,那不是新一輪股災嘛。顯然,基本面沒差到那個地步。

行情至此,完成了年度業績考核的基金經理應該也沒必要急吼吼地降低明星科技股的倉位了。

​2、業績“護城河”尚在

這一輪機構抱團的明星股行情跟2015年的中小創市夢率行情存在顯著的差異。這一輪強勢上漲背後,業績起到了支撐作用。

舉個重要栗子。11月25日,花廠公佈了幾個“業績”數據:

智能手機:上市58天,Mate30系列發貨超過700萬臺。

平板:M6預計發貨量200萬臺,不僅手機銷量超過了蘋果,平板也超過了iPad。

手錶:WATCH GT2上市45天出貨量“100萬”,花廠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手機供應商。

雖然,花廠的無線耳機銷售數據暫未公佈,但從“雙11”筆者轉戰天貓、京東平臺所目睹的賣斷貨的情況來看,花廠的二三代TWS銷量在井噴。

花廠產品暢銷,意味著產業鏈的高景氣度未有改變。

那麼,相關股票打了8折後,還有動力進一步快速殺跌嗎?今天,光弘科技觸及漲停,它是華為Mate Pad的代工廠。

至少從今天的盤面來看,科技股的急跌行情暫時止住了。如果沒來得及剁明星股的基金經理,現在真沒必要急著剁了。


3、MSCI拉了,工行跌了

今天,A股正式第三次入摩。被動指數基金在A股尾盤再一次上演了拉個股行情。

MSCI尾盤拉個股、工行跳水背後:恐慌時刻過去

尾盤集合競價,估計被快速拉伸個股

Wind數據顯示,今天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214.29億元,超越2018年11月的173億元,刷新歷史最大單日淨流入額。

MSCI尾盤拉個股、工行跳水背後:恐慌時刻過去

說到MSCI行情,很多人可能想了解相關題材的基金產品。

其實,這類產品差異不大,投資者重點該把握業績、規模流動性和費率等幾個關鍵指標。為此筆者拉了數據,僅供各位參考。選取的MSCI題材基金是規模大於2億元、今年以來業績增長大於20%的。

MSCI尾盤拉個股、工行跳水背後:恐慌時刻過去

回到股市。當一些個股因為入摩在尾盤被拉伸的時候,也有個股遭遇資金的出逃。這是正常的現象!

只是,當主角變成工商銀行的時候,市場的關注度就高了。值得玩味的是,公開統計顯示,尾盤滬股通買了2.49億元的工行。這說明,外資買的時候,內資在賣!

MSCI尾盤拉個股、工行跳水背後:恐慌時刻過去

這或許也證實了筆者所說的流動性好的個股成為年末基金換倉的過渡地帶的說法。既然該跌的都大跌了,那可能沒必要在那逗留太久。除非跌的還不夠多。

當然,今天銀行股低迷,除了資金迴流科技等明星股的因素以外,可能還跟“zhu隊友”有關。浙商銀行A股上市首日,剛開盤就遭遇了破發,當天最低價格4.88元,收盤微漲0.61%。同樣是浙江企業,同樣是首日上市,港股上市的阿里巴巴上市首日上漲6.59%,表現尚可。

總之,明星股的這一波殺跌暫時告一段落。這是樂觀的一方面。

但是,另一方面大家也明白:在MSCI指數基金的增量資金進場後,年末市場還會有多少增量資金?

所以,還是那句話,預期不能太高,不虧就是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