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千企帮千村协力战贫困

11月22日,记者走进城南社区就业楼二楼,在鞋业扶贫车间内看见,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技术师傅谭博林正手把手的指导新进人员操作针车。

“我长期生活在偏远的猴场镇茶山村,之前从未接触过针车,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两周的练习勉强可以操作了,但还不够熟练,操作起来比较慢。”练习针车的吴胜琴说,党的扶贫政策太好了,不仅让她们住进了新房,还可以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就业。

紫云自治县:千企帮千村协力战贫困

在紫云猫营工业园区贵州六和石材有限公司,仓储室内整齐地堆放着不同规格、不同品种的石材成品,加工车间内,几台切割机不停运转,不少工人正在上胶、抛光机上等作业。公司吸纳了猫营镇牛场坡村及其周边村民入园区务工,让农民变工人,获得稳定的收入。

在坝羊镇新山村贵州省紫云县映宏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在茶厂务工的村民何会说:“多亏了陈董事长,来我们这里发展茶产业,以前眼前的茶山好多都是荒坡,现在到处一篇绿油油的,我们都流转了土地到茶园,公司又聘请我们到工厂里面务工,一年四季都有工作做,每天能有收入,比以前做传统农业经济收入稳定多了。”

紫云自治县:千企帮千村协力战贫困

深秋的紫云山区,一个个扶贫产业落地给百姓们吃下“定心丸”,让他们荷包里有收入,脸上有笑容。百姓在家门口稳就业源自紫云“千企帮千村”行动的深入开展。近年来,紫云紧紧围绕“参与精准扶贫坚持共享发展 促进共同富裕”的行动宗旨,以实现同步小康为目标,以村企共建,互利合作为主要形式,不断探索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施,引导全县非公经济人士致富思源、回馈社会,确保全县“千企帮千村”工作扎实有序开展。

谋篇布局

紫云自治县贫困村共79个,贫困户为15493户、66916人,其中深度贫困村53个,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如何攻克攻克贫困的堡垒,实现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小康?紫云广泛动员企业积极参与到“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中。

紫云自治县:千企帮千村协力战贫困

紫云及时对“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领导小组进行充实调整,不断壮大队伍建设。由县委统战部、县委企业工委、县工业和县信息化局(商务局)、县扶贫办、县工商联等5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深入开展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结对帮扶及担任名誉村长的通知》,组织62家企业负责人到79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并担任名誉村长。同时,及时召开“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推进会,提出了帮村要求和工作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千企帮千村”系统台账工作的录入,加强责任落实,确保“千企帮千村”精准扶贫行动工作的有效推进,有力助推脱贫攻坚进程,增强发展后劲,为该县决站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打下良好基础。

因地制宜

千企帮千村,一头牵着责任企业,一头顾着贫困群众,要如何在处于深山区的贫困县发挥企业优势,发展产业?扎根紫云的民营企业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步实现自身发展与当地脱贫共赢。

四大寨乡喜档村是一个地处偏远的深度贫困村,该村山高坡陡,区位条件较差,受制于环境条件产业发展滞后,为改善家庭经济面貌,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留守家里照顾老人和小孩的大多是些中年妇女。

紫云自治县:千企帮千村协力战贫困

为充实留守妇女的生产生活面貌,解决留守妇女的就近就业问题。2016年,在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下,作为喜档村村主任的吴光琼,在喜档村喜档组搭建了一个刺绣加工厂,依托本村妇女历来喜爱刺绣、纺线织布、制作民族服装的习惯,建起了一个刺绣加工厂,并于年底在工商行政部门注册了紫云自治县苗岭山花刺绣加工厂,摸索走出了一条属于紫云妇女“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的创富之路,实现企业增效,贫困户增收,为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页献。目前,共带动134位妇女就业,工人工资每月从1800元至4500元不等,年产值200余万元。


近年来紫云黔中香绿色产业如有限公司发展的山苍子产业,从育苗、种植、产品深加工到市场营销,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县多个村寨的扶贫产业。黔中香以产业为纽带的组合方式,让项目区农户根据自身的劳动能力状况、分别从事不同的劳动岗位实现增收。在过往的长时间里己无偿提供苗木近200万株给种植农户,带动紫云当地农户1000余户实现经济收入近2000万元。公司通过示范效应,未来五年计划,拟辐射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山苍子种植基地5万亩。

在紫云县攻坚拔寨的关键时期,活跃着全市无数扶贫干部的动人身姿,其中不乏民营企业家助力扶贫脱贫的感人故事。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帮扶村的资源特色,通过实施项目、兴办企业,联合开发等,提高生产力、提升附加值,带动了贫困村经济发展。

据了解,截止目前,在紫云,共有51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与企业、合作社形成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79个贫困村中受帮扶农户共2817户10533人。

多措并举

为了更大力度发挥企业优势,紫云通过就业扶贫,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采取多种形式,通过本企业或上下游企业为结对帮扶村提供就业岗位。在猫营镇长兴村,贵州宏泰化工有限公司兴建化工厂,辐射带动周边牛角井村等6个村村民务工,工人达400余人。目前,紫云的民营企业共解决就业300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就业10000余人。

同时,2018年以来非公经济人士在紫云通过公益扶贫共出资244.8万余元,公益帮扶人数5115人,用于结对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贫等,为部分贫困村解决了交通运输难等问题。2019年8月,为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紫云自治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共同发出倡议,目前共收到扶贫基金22万元,用于松山街道新民村林下蛋鸡养殖11个鸡舍建设。

紫云自治县:千企帮千村协力战贫困

贵州筑云搏翔商业贸易有限公司,王天志在紫云自治县猴场镇小湾任名誉村主任以来,共投入资金100多万元用于该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贫困家庭学生生活补助。其中用于太阳能路灯和村活动场所建设的共60多万元,用于村活动场所大理石护栏两佰一十米,亭子两个(含基础及步梯踩面)共55万元。


此外,通过组织企业抱团帮扶,2018年以来紫云自治县委统战部和县工商联组织企业家筹集了非公有制经济扶贫公益基金近50万元用于“浪漫紫云·多彩百果”紫云自治县农特产推介宣传系列活动。央级驻黔媒体、国内知名网站、省、市内主要媒体30多家媒体聚焦紫云“红芯红薯”、“火花冰脆李”等农特产,通过文字和镜头传播紫云农特产品,宣传紫云“互联网+农业”推广的“紫货出山”新模式,帮助提升农特产的品牌影响力,拓宽了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

(安顺日报记者 姚福进 陈婷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