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关注并标星金角财经

聚焦财经热点,深读商业事件。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原创首发 | 金角财经(F-Jinjiao)

作者 | 白银

网易为其“暴力裁员,安排保安驱赶患绝症员工”一事作出了回应。

不过,公众对此不买账。甚至不少人贴出了鲁迅《狂人日记》的开头: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吃人”说得太恐怖,但对于这个被驱赶的绝症员工,确实经历了恐怖的八个月。

绩效排行前二的这位网易游戏员工,先是被暴力辞退;期间心脏肥大双倍住院。在此期间网易并没有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而是骚扰家人,并强行发出辞退信;随后被安排保安强行驱赶离场,甚至最后要失业保险要盖章时,被网易严词拒绝。

很快,网易发布“说明”进行回应,称被裁员工绩效确实不合格,不过处理过程不妥。到午间,网易在内部发布说明“梳理还原事件经过”。不过,词句间,漏洞百出,尽是冷酷与强硬。

网易在很多社会人群,及前员工感受里,是一家很注重价值观的公司。这次,不少前员工和现员工都认为,网易的文化变了。当然,这次裁员,根源来说是因为网易多元化失败,游戏业务承压带来的连锁反应。

早在去年年底开始,至今年7月,就有消息称网易开始大裁员。网易严选、网易央味与教育产品都分别进行了超30%的裁员。作为网易的主要业务,网易游戏也在裁员序列中,裁员比例为10%。网易营销游戏副总裁向浪,也在这波潮水中离职。

裁员有它的背景和必要性,但这次吃相确实难看。而在这位员工将网易推向风口浪尖的同一天,网易未来科技峰会正在杭州举办,正在畅想着未来。

- 1 -

暴力裁员

风暴起源于《网易裁员,让保安把身患绝症的我赶出公司。我在网易亲身经历的噩梦!》这篇文章。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文章的作者“你的游戏我的心”是一名游戏策划师,也正是网易声明里说的“J”,自2014年上海交大毕业以后便加入网易。在工作的5年里,绩效爆表。今年1月底,自己被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继续加班工作。

但是,今年3月份,主管专管突然给他评为D绩效,说不适合在这里工作,他并不认可,要求重审绩效,可并未得到主管同意。

之后,网易的裁员套路便开始袭来。

第一步,边缘化,主管把其踢出了工作群,同时调了工位,扔到了角落里;并给其打了最低的D绩效,逼其离职;

第二步,威胁,主管表示其他部门裁得更厉害,为了不影响员工以后发展,希望其主动签字离职,如果不签接下来就是保安和IT的事了;

第三步,奇袭,HR开始索要其地址,想向家中直接寄送《劳动关系解除送达通知书》。甚至在其住院期间,HR依然强行要给他快递这个通知书;

第四步,暴力驱赶,在他和主管、HR总监和HR一起沟通后,依旧没能达成一致,然后就被保安围着收拾物品并赶出了公司。

文章一出,瞬间在互联网科技及游戏圈炸了。所谓公司里唇亡齿寒,行业里兔死狐悲,社会上的同理心,都在将愤怒席卷向网易。有经历过该这些的人反映,网易在裁员这方面一项做的很差,这位员工的遭遇,确实很符合网易的风格。

- 2 -

道歉:我没错,只是不好意思,说话不大好听



11月25日上午,网易针对此事发表了“说明”。

说明中,网易称被辞退员工所展示的“业绩排名”实则是“工作量排名”,并不能代表员工绩效。根据绩效评定,该员工绩效确实不合格。但是,在辞退过程中网易确实存在“不近人情、简单粗暴”的行为,并为此进行了道歉。另外还表示,公司曾在9月为员工提出了N+1及“特殊关怀方案”,但员工自己拒绝了。

我们来观摩一下这份说明: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争论的焦点,为什么在所谓业绩排名还是工作量排名上?因为这决定了辞退该员工是否具有合理性。既然长期业绩排名都在前二,为什么会变成绩效不合格?巧妙之处就在这里,就算你晒出来的业绩排名靠前,但那只是工作量的排名,要说绩效水平,你是不合格的。至于怎么不合格,几个主管讨论一番说不合格。

这种不合格,基本上就是主观决定的了

至于该员工晒出了HR等言语粗暴,行径恶劣,网易实在没得洗了,只能说“不好意思我说话太不好听了。”不过这些说法,也是漏洞百出。既然“工作量排名”不能代表什么,那么网易还要排出来干什么?为了显示多么剥削自己的员工吗?那绩效是要求工作质量的,你工作量这么大,影响了工作质量,公司该不该对此负责?

公司才不对你负责呢,不过公司要考虑在职员工的感受,所以紧接着再发了一个内部声明;叙述更精彩,再来感受一下(字数太多,看不下去的,可以直接忽略):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字数太多?没事。按照吃瓜群众们的简要总结,就是:“做得多也不能代表绩效好”,苦劳不等于功劳;承诺给的钱给了,但是约定是9月9日,实际给是9月19日(不去仲裁可能就没有了);第二部分,“我们多给钱了”,关怀金的定义基本就是低保,但是,毕竟加班5年,说开除就开除了;第三部分,“我们做错的主要是话说的不够好听” 。

至于字句间,可谓槽点满满。比如说,员工正在住院,非得要给人寄离职信,还找到了人家的母亲。拖了快八个月,才开始提出赔偿方案,最后还得人家老父亲亲自去拿离职报告;比如说业绩考核,基本上就是说你合格你就合格,不合格也合格,说你不合格,合格也不合格。所以,话语权基本就掌握在网易自己手上;另外,对于网易内部声称该员工“谎称心脏病”,被该员工直怼一事,网易不敢再对此进行回复。

自始至终,我们没有看到员工患病,公司第一时间给予帮助。而患病期间,公司还要给人强行寄离职通知,这意味着生命是小于网易要裁员的。

即使,裁员是网易不得不去做的事。

- 3 -

网易陷入败局

事实上,今年起网易的裁员传闻就不断出现,从年初的“入职4个月的应届生就被裁”,到7月的“网易传媒变相裁员2000人”,再到10月的“有道上市前夕曝出大规模裁员”

,但网易始终未对裁员事件作出明确回应。

几天前,网易CFO杨昭烜在财报后分析师会议上宣称“公司的研发人员数量在稳步增加”,他进一步解读称在夏季招聘季之后,“公司的研发人员比二季度和去年年底都有增加,这也打破了媒体上一些关于网易大裁员的谣言。”

但就在网易2019年Q2的财报中,还明确提及营业费用环比下降原因有“人员成本略有下降”。再加上此次被曝出的暴力裁员事件,都无疑从侧面证明了,网易在不断进行裁员。

不同于以往,之前网易的几次裁员风波,并未在硕大的互联网上引起些许波澜,但这次的暴力裁员事件,迅速引发业内的关注,这除了事件本身带有暴力因素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网易此次裁员的对象是游戏业务的职员。而游戏业务,是网易的根基。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今年初,丁磊曾提出将“游戏、电商、教育、音乐”作为网易的四大战略。

而根据11月21日,网易发布的2019年Q3财报显示,网易Q3净收入146.36亿元,同比增长11.2%。这其中,游戏净收入高达115.35亿元占总净收入的78.8%,有道净收入3.46亿元,网易严选、网易云音乐等其他业务净收入为27.55亿元。

显然,音乐、电商、教育,怕是都靠不住,网易的营收还是只能靠游戏。

但如今,作为根基的游戏业务,却也要面临着被裁员的风险。

表面上看,网易游戏的成绩还不错,营收还保持正常,但为何网易却要对游戏动刀。

游戏行业的人都知道,游戏大厂一般很少会选择通过直接裁员的方式削减人员。毕竟,行业的流动性其实很高,厂商一般会选择在员工离职后直接关闭职业招聘的方式,来变相达到裁员的效果。如此一来,就能在不被外界质疑裁员的情况下,缩减成本。但网易直接裁员的做法,显然不太符合常理,大概率说明网易游戏内部确实出现了问题。

但即便是成绩不错的网易游戏,也在陷入“吃老本”的窘境。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19年7月移动游戏报告(内部版)》报告显示,在游戏流水测算榜TOP10中,网易旗下只有梦幻西游、大话西游这2款经典IP游戏。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同时,网易在新游戏方面乏力却非常明显。资料显示,本季度内网易共上线四款新游戏,三款手游,一款端游。表现均不理想,表现最好的《量子特攻》的最好成绩是iOS游戏类畅销榜第99位,其余的游戏排名均在150-200位之间。

此次被曝出的暴力裁员的游戏职工,是处于网易杭州部门的员工。而网易真正赚钱的游戏IP部门都在广州,例如老IP大话西游、梦幻西游、阴阳师,海外流行的IP荒野行动、第五人格等等。而杭州最赚钱的可能只有倩女幽魂团队,其他的团队都是新IP,很多甚至还没有拿到版号,更别说挣钱了。而网易为了利益最大化,显然会将一些不重要的IP裁去,让更多的资源流向挣钱的IP,于是就出现了裁员的情况。

- 4 -

版号缩减,行业冷清



当然,网易游戏的裁员并不仅仅是网易自身的问题,这和近年来游戏版号的发放停滞,以及游戏行业的寒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去年底,游戏版号停批的背景下,大量游戏公司倒闭,大批游戏行业的从业者被迫下岗。而如今,虽然版号恢复了发放,但其缓慢的审批速度,仍让不少游戏厂商苦不堪言。

据统计,2017年游戏版号核发了9368款达到历史高峰,随后便迎来寒冬。2018年4月游戏版号停止审批,这一停就是8个月,直到年底12月才恢复审批,算下来2018年全年的游戏审批数量仅只有2018款。而2019年,从上半年看,目前审批的游戏仅968款,如果按此计算,全年下来审批游戏的数量甚至不如停批版号的2018年。

而考虑到之前版号停发期间,每月还有大量排队的游戏堆积,显然,按照如今如此缓慢的审批速度,许多厂商游戏的上市日期,都将被无限期的拖延,想要赚钱更是难上加难。

于是大厂纷纷选择了将头部资源更加倾向于老IP,从而放弃新IP

今年版号虽然恢复了,但申请起来依旧难度巨大。而在如今的商业环境下,只要游戏能发售,那就一定是奔着赚钱去的。但现在的情况是,版号都没法拿到,赚钱更别想,于是这些游戏制作者们也就无所事事,要不就被公司调岗转坐中台,要不就写写报告,看看项目,再不满意就只能离职了。

网易暴力裁员,背后是游戏厂商垂死挣扎

显然网易,不过是这些事件中,做的最绝的一个。

如果说,之前版号停批是对游戏小厂商的赶尽杀绝,那么现在缓慢审批的版号,就是对游戏大厂商一次又一次的扒皮剔肉,虽不伤其性命,却又使其疲惫不堪。如今的中国游戏行业,虽然在版号恢复后重新看到了些许希望,却依旧身处寒冬之中。

文章参考:易简财经

•END•

编务日常 | 加微信:xiaobaitz666

商务合作 | 加微信:IronFanPC

联系入群 | 加微信:J-helper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