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按:史料記載:邾文公卜遷於繹。史曰:"利於民而不利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左右曰:"命可長也,君何弗為?"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遷也,吉莫如之!",

"邾文公遷繹"閃爍著民本思想的光輝,是政德教育的經典,鄒魯文化的重要內容。每閱此文對邾文公親民愛民的情懷佩服有加,希望瞭解邾文公遷繹的具體歷史背景和事件,卻苦於沒有資料。經多方查閱古籍,結合出土文物考證,本著尊重古人、尊重歷史、不戲說的原則,將歷史資料組合演繹成這篇故事,以展示邾文公坎坷的人生和他遷繹的歷史背景、經過和結局。

公元前662年,魯莊公病故,公子般繼位後不久被自己的大叔父慶父殺死,慶父立公子啟繼位,就是魯閔公。後魯閔公又被慶父藉故殺死。

慶父接連除掉兩個幼君,躍躍欲試想做魯君,說不定下一個目標就是公子申,魯莊公的三弟季友見勢不妙,為防不測,急忙帶著公子申去了邾國。

此時邾國邾文公在位,聽說魯國內亂,便派人去魯國打探情況,並準備接見公子申。待詳細瞭解魯國情況以後,覺得慶父為人強悍,又與齊國國君之女、魯莊公夫人哀姜私通,一旦上臺,外有齊桓相輔,實力不容小覷。現在魯閔公被弒,不知兇手是誰,魯國何去何從,實難預料。季友與慶父向來不睦,現在慶父把持魯政,不知季友、公子申與魯閔公被弒是否關聯,如何對待他們,邾文公舉棋不定。

邾文公召集群臣商議如何對待公子申一行。公息相說:"慶父為人殘暴無信,魯國人都不信服他,當年齊桓公經過郯國時,受到郯國國君的輕視,後來齊國攻打了郯國。現在公子申來到我們邾國,魯國人攀附公子申的很多,不可輕慢!"邾文公說道:"從前宋國公子馮躲避到鄭國,結果招來東門之役,攪動多國捲入,鄭國災難不斷。現在魯閔公被弒,情況不明,諸公子難脫干係,魯閔公又是齊桓公的外甥,邾國先祖靠齊桓相薦始列諸侯,聯齊制魯乃立國之基,更不能得罪。為了邾與齊魯邦交,必須與公子申一行保持距離。"於是邾文公不再接見公子申和季友,指令以普通賓客待之。

面對邾國輕慢,公子申心存不滿,季友開導他說:"我們現在是避難,對人家不能有奢求。我們正好趁此機會遊覽邾國,結交朋友。"於是,季友與公子申登上繹山遍遊邾國各個要塞。但見繹山上離樓林立,在上可遍覽邾魯邊境,兩國軍事動向一覽無餘。繹山與連青山合抱,加之漷河圍護,組合成天然城池,進可自山口出兵,退可扼守山陘,真是一個易守難攻的絕佳軍事要地。

有人擔心公子申刺探邾國軍事要塞情報,將此事上報,邾文公笑道:"魯政已為慶父把持,公子申如龍離水,能奈我何?讓他們隨便看吧。"

公子申在繹山上俯瞰邾繹,但見漷泗茫茫,群巒蒼蒼,山環水繞,好不壯觀,這裡四面環山,只有東西南北四個缺口與外界相連,漷河自西而東與繹山合抱著的訾婁,堪稱天然打造的城池。心想:"都城防守需要重兵,邾國都城卻無需牽扯過多軍力,仍能固若金湯,邾國雖只有數百乘戰車,但實力堪比千乘。難怪邾國南征北討,疆域一再擴張。當初武王封邾後,邾俠在此安營紮寨,可謂慧眼獨具,而邾訾父在山上搭建離樓,俯視鄒魯,窺視天下,更是高瞻遠矚之舉。"季友說:"邾人祖上未有封爵,向為魯國附庸,其開疆拓土一向被視為我們魯國增鍋添灶,自邾儀父追隨齊桓霸業得授王命,始列諸侯,晉升子爵,自此魯失半壁,邾國疆土已非魯屬,邾齊與魯已成左右臥虎之勢。"公子申說:"邾乃魯癰,叢(邾都)乃邾人堅固甲冑,魯欲制邾,必先缷其甲冑也。"……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且說魯國人見慶父胡作非為,竟連殺兩個國君,人人滿腔憤怒,聽說齊國也要對付他,紛紛起來反抗慶父。身在邾國的季友也趁熱打鐵,發出討伐慶父的檄文,擁戴公子申為國君,國人熱烈響應。慶父見形勢急轉直下,自知罪孽深重,寡不敵眾,倉惶逃到莒國。哀姜一看大事不好,本想和慶父一塊逃走,又擔心引火燒身,跟著慶父受連累,加之莒國太遠受不了奔波之苦,於是趕快與慶父切割,連忙就近逃到邾國。邾文公看在齊桓公面子上,親自接見哀姜,待之以國賓之禮。

邾文公知道魯國政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向被他看好的慶父現在變得一錢不值,而季友、公子申則突然間發出耀眼的光芒,亮得使人頭暈目眩。邾文公急忙命人提高招待級別,照會季友、公子申一行,馬上接見,邾國樂意派兵護送他們回國。然而,不知何時季友已帶著公子申回國了。很快從魯國傳來消息,公子申已被立為新君,稱為魯僖公。作惡多端的慶父也在押解回國的路上被迫自殺,邾文公聽了一時不知所措,頗有幾分失落。

此時齊桓公已經稱霸多年,在國際上打著"尊王攘夷"的旗號號令諸侯,延續周禮,輔助弱國,頗有正義化身的派頭。作為自己公族之女哀姜與慶父淫亂,連弒二君,讓自己很沒面子。一怒之下於魯僖公元年(前659年),責令邾國將哀姜引渡懲處,本來邾文公看在齊桓公面上優待哀姜,以結齊國,不曾想弄得裡外不是人,邾文公心裡好不窩囊。很快齊國人將哀姜提走,在半路上殺了後將屍體帶回齊國,弄得邾文公好不尷尬,而魯僖公則主動將屍體請回葬以夫人之禮,給足了齊桓公面子。哀姜丟醜,魯僖公很是難堪,魯國人不敢得罪齊國,當然把這件事記在邾國頭上。

果然魯僖公元年九月,魯僖公就在偃擊敗邾師。僖公剛上臺就顯示出卓越的政治及外交才能。他最大的特點是隔年下種,不動聲色,欲取之必先固之。當年八月,他會齊侯、宋公、鄭伯、曹伯、邾國人於檉。一般都會認為邾國剛被邀請參加聚會,不太可能被算計。但九月他就親自率軍對邾國虛丘戍邊歸來的將士進行截擊,導致邾軍重大傷亡。這也許可以看作是他對邾國輕慢自己的報復。由於他剛剛即位,還有許多事情沒有理順,急需處理,還需時間鞏固自己的地位,暫時不太可能將過多精力用在與邾國的摩擦上,何況國際上還有齊桓制約,鬧得太大,難免招來多國討伐。此時邾文公還有時間緩和邾魯關係,但邾文公好像沒去做,史書只見小邾朝魯,多年未有邾國朝魯的記載。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春秋五霸,以齊桓公最盛;齊桓公九合諸侯,以周襄王二年(前651)葵丘之會最盛。在葵丘之會上,齊桓公代表諸侯各國宣讀了共同遵守的盟約。其主要內容是,不準把水禍引向別國;不準因別國災荒而不賣給糧食;不準更換太子;不準以妾代妻;不準讓婦女參與國家大事。當時剛即位的宋襄公也出席了大會,接受了齊桓公委託他照應齊國太子昭即後來的齊孝公的囑託。魯僖公十七年(前643)冬十二月,齊桓公病死。齊國內亂,齊國太子昭逃到宋國,向宋襄公求救。周襄王十年(公元前642年),各國諸侯接到宋襄公通知,請他們共同護送公子昭到齊國去接替君位。但是宋襄公國力弱小,號召力不大,多數諸侯不予理睬,只有衛國、曹國、邾國三個小國派了一些人馬來。宋襄公率領四國軍隊向齊國進發,齊國的貴族對公子昭懷有同情之心,加上多國前來干預,就把無虧與豎刁殺了,趕走了易牙,在國都臨淄迎接公子昭回國。公子昭回國後當上了國君,是為齊孝公。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齊桓公死後,諸侯霸主之位空缺,宋襄公想效仿齊桓公,會合諸侯,確立霸主地位。當時他的哥哥目夷擔任司馬,勸諫宋襄公說:"以小國之力主持諸侯會盟,將是禍患。"宋襄公不聽。周襄王十一年(公元前641年),宋襄公扣押了滕宣公,又邀曹、邾兩國在曹南會盟,而後,命邾文公把鄫國國君當作祭品押到睢水郊外去祭祀,想借此來威脅東夷臣服,以達到稱霸的目的。同年秋天,宋襄公又因為曹國不服,發兵包圍曹國。邾國因為與宋接壤,且比宋弱小,不敢得罪,勉強追隨。實際只有衛、邾、曹、滑等幾個小國勉強支持宋襄公。鄫子與魯本是姻親關係,魯僖公的女兒嫁給鄫子生下公子巫,邾文公抓鄫子當然不利邾魯關係。由於當時宋國尚強,魯國暫時沒有反應。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在周襄王十三年(公元前639年)春,宋襄公在鹿上首次會合諸侯,齊楚兩國根本沒把宋襄公放在眼裡,魯僖公則裝聾作啞不去參會,靜觀待變。宋襄公沒經過齊楚等大國同意,就決定秋天在盂地會合諸侯。到了約定之日,楚、陳、蔡、許、曹、鄭等六國之君都來了,楚國偷偷埋伏了軍隊。盟會之時,宋襄公和楚成王因為爭當諸侯霸主而發生爭議,楚成王突然命人抓住了宋襄公,把他帶回楚國囚禁起來,直到同年冬季,諸侯在薄地會見時,在魯僖公的調停下,受盡屈辱的宋襄公才被釋放。按說宋襄公被抓,邾國的重要依靠坍塌,老老實實才對,不知為什麼,邾文公卻突然出兵滅掉須句。這從側面反應出當時邾國實力不在魯國之下,邾文公還根本沒把已在位二十多年的魯僖公放在眼裡。

須句國是邾國的弱鄰,與魯臨近,距離邾國核心地區相對遙遠,因為魯僖公母親的孃家是須句,極易遭受魯國干預,不易鞏固用兵成果。邾文公貿然在此擴張,實屬授人以柄的戰略失誤。果然立即遭到魯國強力干預,是年冬,魯僖公伐邾。到次年春,魯公繼續伐邾,取須句,並重新扶須句子復國。這也算捎帶著對邾國抓鄫子的報復。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面對魯國干預,邾文公本應知難而退,他卻出人意料地於當年秋八月以魯國干預須句為名出師伐魯。魯僖公根本不把邾國當回事,絲毫不設防備。臧文仲說:"國家無論大小,都不可馬虎。不作準備,人數再多也會有閃失。《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又云:'敬之敬之,天惟顯思,命不易哉!'憑著先王的聖明,仍然認為沒有不難的,沒有不可怕的,何況我們魯國!別以為邾國小,馬蜂還有毒呢,大小也是個國家呀?"魯僖公不聽。

邾國與魯國交戰於升陘。因魯國輕視邾國,不設防備,被邾國軍隊打敗,邾國人將繳獲的僖公甲冑懸於魚門炫耀。升陘離魯國都城很近,邾國軍隊在此大敗魯軍,對魯國朝野震動不小。邾國乘勢重新用兵奪取須句。對魯僖公來說,堪稱奇恥大辱,從此不敢輕視邾國。為了徹底戰勝邾國,挽回面子,魯僖公在武備和外交兩方面做了長期充分的準備。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魯僖公二十七年十二月甲戌,僖公會諸侯,盟於宋。僖公二十八年秋,派公子遂訪問齊國。冬天,魯公與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陳子、莒子,秦人會盟於溫,這樣曾經庇護過邾國的宋國齊國及周邊國家都為魯國所結交。這次會盟也包括邾國,也許邾文公以為沒有落下邾國,認為魯國肯定不會算計自己,實際上一場針對邾國的大規模的討伐正在醞釀中。三十年,僖公還派公子遂去京師和晉國疏通關係,同時陸續清除阻礙車馬通往繹山前的障礙。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在為大規模討伐邾國做準備並等待時機。

經過長期準備和等待,魯僖公終於迎來了出手的機會。僖公三十三年(前627)夏四月辛巳,為報升陘之辱,魯僖公親自帶兵攻伐邾國。當時晉文公逝世僅僅數月,列國無霸,沒人主持公道,小國有冤也無處訴苦,正是魯國欺陵小國的好時機。面對魯國不斷強大的現實,邾文公還沉浸在十年前升陘勝利的幻境裡,沒有針對魯國可能的進攻做任何的準備,結果魯軍攻取了邾國都邑邾繹山下的訾婁(今鳳凰山下大律村一帶)。

魯國軍隊利用夜色掩護,躲過邾國離樓警戒,繞過邾繹山兩側,黎明時從東西兩個山口包抄而來。由於先前魯僖公曾來邾繹避難,熟悉地理環境和邾國叢邑防務部署,這次進攻可謂輕車熟路。魯軍有備而來,人多勢眾,氣勢洶洶,不可阻擋。邾文公倉促之間組織抵抗,怎奈邾國軍隊都在外地,一時難以調回,少量都邑衛戍人馬難以抵擋眾多魯軍的來襲。好在邾繹山前多南北走向的溝壑陡澗,平日橫木為橋來去自如,見魯軍來襲,邾文公命令邾國軍民撤退後及時拆橋,以遲滯魯軍進攻,有些貴重物品不易帶走火速藏匿掩埋。邾文公安排衛戍人員夥同青壯年抵擋遲滯魯軍,自己帶少量軍民向西南方向逃遁。剛剛到達坡山南端,正欲西行,忽聽人喊馬嘶,一路軍馬正在殺來。原來魯軍多路來襲,僖公預料邾文公會自此西撤,專設一路軍馬自升陘南插設伏於此,邾文公見了叫苦不已,急忙後撤,幸好相繼撤退而來的邾國青壯軍民趕來,與魯軍廝殺,且戰且走,邾文公則帶領宮眷和老弱邾人向連青山陘南方向逃竄。眼看山口就到,數路魯軍從四面八方潮水般湧來,個個如狼似虎,邾國軍民體力不支,難以招架,邾文公暗自哀嘆:"將為魯囚也!"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邾文公正要負荊就縛,忽聽山上鼓響。有人馬自山口衝出,不斷高喊:"邾軍到也。"原來是公子捷菑率兵趕到。邾文公見兒子帶援軍趕到,轉憂為喜,即令公息相指揮反擊,自己招呼老弱向陘南撤退。連青山東西連綿百里,只有此陘口南北相通,魯軍雖人多勢眾卻施展不開,邾軍扼住陘口,居高臨下,矢石俱下,打得魯軍不敢近前。隨著邾國人馬陸續趕到,魯軍漸失銳氣,僖公不得不命令魯軍退守山下,徐圖良策。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再說,魯僖公拿下訾婁取了邾繹,本該功成志滿,全身而退,他卻越來越憂心忡忡。心想:小小邾國,在沒有多少人馬設防的情況下,居然進行了如此頑強的抵抗,那種軍民一致對外的精神著實令人震撼。邾繹山這座鄒魯最高的山,是高高仰起的不屈的頭顱,它的性格融進了其子民的血脈裡。這座山是鄒魯人的性格之源,魯國要主導邾魯關係就必須擁有這座山。他命令拆除離樓,搗毀邾繹山坡的邾國寨壘。安排重兵屯紮,以為久計。

自邾繹山失守,邾文公駐蹕於連青山南數里的狐駘山下勾繹邑。古時獨者稱蜀,屬者為繹。邾繹山和連青山南北相屬,山環水繞,連綿絡繹,故名為繹。這裡盛產桐花清翟,《尚書•禹貢》所云"羽畎夏翟,繹陽孤桐"既出此地。狐駘山處於連青山南的溝壑旁故名勾繹,附近邾邑是邾國都繹的補給重鎮,常年由兒子捷菑重兵把守。邾國西部南部賦稅年年集結於此,然後陸續供都邑消費。因為勾繹臨近邾繹,所以最早趕到山口為邾文公救駕的就是駐守勾繹的邾軍。勾繹重鎮北有連青山阻隔,東有深澗隔護,短時間魯軍難以攻取,邾文公獲得暫時喘息的機會,希望暫居此地伺機重新奪回訾婁,挽回敗局。

一日邾文公與公息相登上連青山遠遠看到邾寨被毀,離樓倒下,昔日都繹,一片狼藉,禁不住潸然淚下:"武王封先祖於此,訾父造離樓而雄視天下,後來武公封郳,叔術讓國,安公王命封爵,至予今日,邾繹失陷,愧對列祖,籧篨罪人也!"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邾文公希望尋求宋國的幫助,然而宋襄公死後,宋成公在位的宋國也不強大,宋國結盟的晉國文公剛剛辭世。前幾年魯公子遂專門與齊結交,僖公多次與齊侯宋公盟會,讓他們幫忙幾乎不可能。無可奈何的邾文公只得採取拖延戰略,希望有朝一日魯軍鬆懈之時,司機奪回訾婁。然而,魯軍不僅沒有鬆懈,反而步步緊逼。

魯僖公本想繼續親自率軍攻打邾國,怎奈由於持續操勞,突患重病,身體難以支撐跋涉之苦。不少人勸他養好身體再對邾討伐,然僖公意欲掃除邾國對魯的潛在威脅,如果不是雨季車馬難行,或者根本就不會為邾文公留下喘息的機會。僖公決策已定,雖然身體不支,也不願放棄重創邾國的機會。雖然雨季車馬難行不能組織有效的進攻,但可以藉此機會修整待戰。尤其是掠取邾繹以後,連青山以北為魯軍掌控,他命令修築一條自邾繹山開始,向南繞過連青山西行逼近勾繹的道路,為下一步窮追猛打邾文公作準備。

雨季一過,秋天來臨,魯僖公就派公子遂(襄仲)帥師一路從訾婁南攻連青山口,一路繞過連青山東南側猛烈攻打邾軍,直逼勾繹。公子遂是魯國著名貴族政治家,在政治外交和軍事多方面都有深厚造詣。讓他帥兵攻邾,可謂來者不善。此時也許邾文公方才明白魯國真的欲置自己於死地。別說重新攻取訾婁,就是小小的勾繹也將呆不下去了。他一面調兵遣將組織抵抗,一面與臣僚商議進退之策。為了不讓祖先傳下來的國寶彝器落入魯軍之手,邾文公決定選擇合適的地方將其儘快埋藏起來,這就是後來民國時期滕縣安上村出土大量邾國彝器的原因。顯然,魯國想趁著一時無人稱霸,周邊大國無暇顧及邾國的機會,給邾國一次決定性的打擊。為了避免大國介入,僖公不辭辛苦帶病於十月出訪齊國。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很快邾國軍隊抵擋不住強大魯軍攻擊,不得不踏上了向西遷徙的征途,邾文公遷徙的方向顯然是向宋國靠近,希望他所追隨結盟的宋襄公身後的宋國還能為他提供庇護,儘管魯僖公也曾與在位的宋成公在翟泉相會,憑著較長時間的邾宋友好,相信宋國還能幫忙。俗話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此時最可依靠的就是親骨肉。貜且主動請纓斷後,親自率軍與魯軍拼殺,以阻擋遲滯魯軍,確保邾文公安全。捷菑知道斷後將是一場惡仗,則以自己本就在勾繹一帶屯駐,熟悉地情和佈防,更能有效抗擊魯軍為由,堅決不讓貜且殿後。公息相說:"貜且本為世子,關係家國,不宜殿後,以防閃失。"邾文公由世子貜且率部前行,次子捷菑領兵斷後,且戰且走,徘徊猶疑,直到宋國邊境邾國一側一個叫葭的地方才停頓下來。這裡沼澤遍佈蘆葦叢生,狼豺出沒,令人恐懼。魯國軍隊一直追到鳧山一帶,面對泥濘不堪的沼澤和深不可測的葦蕩和令人毛骨悚然獸吼,魯國將官皆有懼色,公子遂才有所放鬆。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從邾文公最終落腳的地方,我們有理由猜測,當時邾文公為了逃避魯軍打擊,實際已經準備隨時越境逃奔宋國做亡國奴了。幸好魯僖公訪齊歸來,突然病逝,一向遵從周禮的魯國必然全力忙於國喪,無論誰繼承君位,也必須一段時間穩固政權,不可能再傾心於對外戰爭。邾文公得到魯僖公病逝的消息,像突然抓住救命稻草,欣喜若狂。他抓住機會施展老鼠哭貓的本領,派人進行了隆重弔唁和賄賂疏通活動,暫時緩解了邾魯關係,魯國沒有繼續過度追擊,使邾文公免於亡國之災。

邾國本是魯國附庸,於周釐王在位時受封王爵始列諸侯,魯國南部半壁從魯獨立出去,這就好比魯國的店鋪經理,帶著店鋪自立了門戶,魯國當然很生氣。自此邾魯關係頻生事端,魯國公族將邾國等同於淮夷看待。魯僖公一生最大作為是討伐並重挫了邾國,在征討淮夷方面並無多少建樹,但《詩經•魯頌•閟宮》卻說"周公之孫,莊公之子","保有鳧繹","淮夷來同。莫不率從,魯侯之功"。《詩經•魯頌•泮宮》說"憬彼淮夷,來獻其琛。元龜象齒,大賂南金"。這裡周公之孫莊公之子就是魯僖公,作為歌頌僖公的輓歌,"鳧繹"實際都是邾國故土,《魯頌》顯然是把對邾國的討伐和邾國的弔唁賄賂看成討伐淮夷的勝利。實際上邾魯交惡的年代,魯國人一直將邾國與蠻夷等同看待,《公羊傳》稱邾人為邾婁,實為夷婁之意。直到後世魯昭公十三年(前529)八月,邾莊公參加晉宋衛鄭魯等多國平丘盟會,邾莒聯合向晉控訴:"魯朝夕伐我",晉侯(晉昭公)因此不見魯公,魯國子服惠伯辯解時依然稱邾國為蠻夷,指責晉昭公:"君信蠻夷之訴,以絕兄弟之國。"此是後話,按下不表。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魯僖公死後,他的兒子姬興即位,史稱魯文公,文公元年,穆伯以魯國卿的身份與諸侯會盟,隱隱僭越魯公,其勢力在魯非同一般。而襄仲協助僖公伐邾,多次出使齊國、晉國等強國,逐漸掌握主動權。由於國卿僭越,互相內鬥,魯文公地位未穩,忙於內政,六七年邾魯關係相對緩和,沒有發生大的衝突。

魯文公六年八月乙亥,利用晉侯歡剛卒,宋成公王臣病危的機會,魯文公帥魯師於七年春攻取須句,安排流亡在魯的鄭文公之子駐守。此時曾經協助僖公攻取訾婁的公子遂(襄仲)在魯正得勢,這次伐邾攻取須句顯然與其有關。過去邾都在繹,四面環山,無需過度設防,有充足軍力與周邊周旋。自從邾繹訾婁失守,邾國君臣居於邾葭,無險可守,宋魯衛諸國虎視眈眈,大批軍力用於防守,窮於應付,已無餘力對外用兵。加之多次遭受魯軍重創,邾國軍民長期徘徊跋涉,人困馬乏,餓斃病亡,減員嚴重,魯強邾弱已經定局,年邁的邾文公審時度勢,只得忍氣吞聲,選擇忍耐。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在此情況下,邾文公心情鬱悶,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年老多病的他陷入了長期的思考。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邾繹淪陷後,向東發展的路子被堵死,因為無險可守,要用主要軍力保障君臣的安全,再也沒有餘力應付變幻莫測的周邊環境,君臣居無定所,無險可守,膽戰心驚,任人宰割的痛苦經歷,實在不堪回首,邾文公充分體會到一個堅固城池的重要性。十幾年來四處漂泊,之所以沒有構築新都,原因就在於,哪怕一線希望,也要光復舊都,對得起先人和後世。但在邾繹訾婁失守後,憑著邾國的實力,再想恢復舊都決非易事,狹小的邾國再也沒有那種山環水繞易守難攻的天然福地。權宜之計是模仿諸國依山傍水建一處堅固的城池,儘量改變無險可守的窘境。他想:"祖先把都邑定在邾國中部最高的邾繹山下,依山傍水,易守難攻,便於供給和呼應各地。現在舊都失陷,再築新都,選擇的位置還應是邾國中心地域的一座大山附近。"經過多次派人打探篩選,一座大山被邾文公選定。原邾繹山在邾國中部偏東的位置,新選定的這座山(後稱嶧山)在邾國中部偏西的位置,雖不如邾繹山高,但在當時邾國控制的眾多邾國山巒中是最大最高的,幕僚們稱其"大邾山"。該山南面的野人叫北山,北面的叫南山,西面的叫東山,東面的叫西山。據說附近也有一條河,堪稱依山傍水,還有少量邾軍屯駐,專門負責對邾國東西部的聯絡照應,邾文公認為很合適。當然,如果可能最好還是重新奪回訾婁回到邾繹山。為了讓子孫不忘故都銘記國恥,他告誡臣僚和公族新建都的地方仍用舊都地名稱"繹。"山隨邑名故也叫"繹山"。誰知後來遷繹之後,整天舊繹山新繹山的既繞口又不好區分,且新"繹"確實也沒有山勢絡繹之象,於是就將舊繹以東山相稱,將新繹去絞絲加山旁,寫作"嶧山"。但東山是繹,新都也是"繹",久而久之,大家分辯不清,又將東山與新"嶧山"相混。加之時間久遠舊繹山漸漸被世人淡忘,就把後來的嶧山當舊"繹山"了。正是:

降生粗蓆命運謇,失都落荒命一懸;

臨終遷國邾山下,稱繹非繹未如願;

告誡子孫記國恥,反讓後人忘故園。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隨著邾文公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差,他建築新都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自感自己時間不多,必須在自己辭世之前定下這件事,不然他會死不瞑目,愧對祖先。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公息相及親族透漏,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但邾文公健康狀況這麼差,怎麼能經得起大規模搬遷的折騰呢?邾文公讓卜筮官就遷都一事占卜吉凶,結果是"利於民而不利於君"。

面對這樣的結果,邾文公陷入了沉思:我初生於粗蓆之上,故名籧篨,這葭地遍地蘆葦,雖然泥濘不堪,怎奈我天生就是庇居蘆塘的命,離開蘆葦就有生命之憂,我相信自己的命運。鑑於葭地房舍漸成氣候,我籧篨都繹失陷,愧對祖先,垂暮之年,老死在這兒倒也應該。但此地處於邾國西部邊沿,相對邾國各地都很偏僻遙遠,都邑供養勞民費力,事務傳報極不方便,東西不得相互照應,如何稱得一國之都?久居此地必將耗空國力,折騰軍民,加上無險可守,豈不坐以待斃嗎?不行,為了祖宗基業,我籧篨必須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邾文公毅然拿起筆來書道:"對國民有利,就是對孤有利。天生民而樹之君,以利民也。軍民需要,孤必給予。"眾臣僚說:"要遷也要等到主公的病好些再說,何況新都還無著落,主公有恙,豈能冒著生命危險去風餐露宿!"邾文公說:"生命的價值在於對國民有利,生命長短只是個時間問題,只要對國民有利就遷吧!"眾臣僚哀嘆:"有利於延年益壽的事,主公怎麼不爭取呢?"齊姜晉姬更是鬧著要邾文公:"人命關天,三思而行!"邾文公說:"我意已決,不要再爭論了!現在就備車馬,我第一個去哪裡,死也要死在新繹!"邾文公的堅定姿態,深深震撼了眾臣僚,他們不再對這件事進行爭執,紛紛安排車馬開始遷都事宜。此值公元前614年夏四月。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邾文公由一班文武護駕,乘輦來到'大邾山'下。隨從緊張地將他慢慢扶下車輦,邾文公勉強站立,以手遮陰,環顧周圍,見'大邾山'突兀孤立,周圍荒草萋萋,山不環,水不繞,毫無舊繹之象。幸好先前這裡還有邾國駐軍,騰出一些房屋,將邾文公安頓下來。邾文公心情沉重,不由得老淚縱橫:想我安公,遊刃列國,列侯進爵,何等豪邁!無奈在我手裡落到這等地步。若能籌劃一座堅固的城池,也算為子孫留下一份基業,免得黃泉之下愧對祖宗。辛苦一次,值!

邾文公顧不得疲乏,拖著沉重的病體親自查勘地形地勢,參與規劃城池建設。眾臣僚按照文公的旨意,各司其職,安排各地軍民前來參加邾城構築,很快砸定界樁,民工逐漸雲集而來,建材也從各地陸續運到。五月的一天(壬午),建築邾城的活動正熱火朝天的進行,忽然有人匆匆知會公息相及眾文武到文公住處,遠遠聽見貜且和齊姜晉姬及眾侍從哭聲自宮中傳來。原來,由於連續操勞邾文公病情加重,在閱覽城建絹圖時突然薨逝。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邾文公壯志未酬身先死,令邾國軍民悲痛萬分。依照禮制,世子貜且即位,誥哀列國,籌備國葬。此時魯國文公在位,東門襄仲(公子遂)在魯得勢正隆,得知邾文公病逝,立刻心生一計,欲借弔唁之名羞辱一番。於是主動奏請,前往邾國弔唁。魯文公覺得襄仲精通外交,正是合適人選,當即準行。襄仲連夜指派人手籌辦吊函國書悼文,指派得力隨從,選擇良辰啟程。

且說邾國自文公薨世,舉國痛哀,怎奈新都才剛動工,連個寬敞屋宇都沒有,佈置靈堂只得因陋就簡,屈就於兵營小寨,甚是寒顫。數日之後,附近友邦使團陸續前來弔唁。有人報:"魯使到!"魯乃大國,又是鄰邦,邾國不敢怠慢,君臣以禮相迎。等見了東門襄仲,甚感蹊蹺。東門襄仲乃當年夥同僖公掠邾繹取訾婁窮追猛打,是逼得邾文公走投無路的冤家仇人,如此邦交實為製造難堪故意交惡之舉。鑑於魯強邾弱,尤其是正當國喪,事事得過且過,免生是非,以和為貴,免得驚擾亡靈。幸好弔唁中東門襄仲彬彬有禮,進退適度,並無越禮犯規之舉。祭奠完畢,謝過邾人挽留,東門襄仲呈上悼文,帶著隨從,匆匆駕乘離去。

待東門襄仲走後,有人打開悼文細斟,原來絹書上悼文與襄仲所讀並不一致。除其所云痛惜之詞,還鑲帶了調侃和羞辱。大意是:

驚悉邾子籧篨卒世,魯邾比鄰,感同自身,同惜同哀!(當年襄仲攜先公居邾,承蒙籧篨款待,歸魯未忘,邾繹致謝,怎奈籧篨樂居下流,有意拒我,逃而避之,厚意難達,公愈貴籧篨如貴賓,籧篨愈避之於荒野,十數載不得面謝。今汝辭世,美意難盡。)邾失英主,舉國痛哀。謹派國使以表哀悼。(升陘之役,先公失胄,懸於魚門。東門有胄,待汝懸門。發已待白,邾城未就,魚門未築,何處懸之?君即辭世,誰還來取?嗚呼哀哉!)世子貜且節哀!某年某月。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此事很快被眾文武及世子貜且知悉,不由得惱羞成怒,群情激揚,貜且說:"我父慈惠愛民,雖屢遭魯國欺負,未曾使民討之,現魂已歸天,魯國人還要羞辱一番,是可忍孰不可忍,誓不與魯共日月!"世子貜且就要率師伐魯。幸虧公息相苦心相勸:"此逢國喪,靈柩未安,列國來吊,不可草率,免留笑柄!待國喪完畢,再做計較不遲。"世子貜且方才停下。直到次年正月,世子貜且派邾軍一旅伐魯南鄙,報了魯國弔喪不敬之辱。雖挫魯國叔彭生之師,但為了改善邾魯關係,為魯國留點面子,邾軍並未深入魯境。魯國也擔心報復太深,事鬧大了,魯邾交惡,只能為人所乘,招來貜且舅邦齊國干涉,故僅作適度抵抗,沒有大動干戈。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且說邾文公元配夫人齊姜生世子貜且,次夫人晉姬生捷菑,文公即薨,邾人依禮立貜且是為定公,誰知捷菑卻認為,訾婁陷落為父救駕,西逃路上負責斷後,出生入死,文公駐蹕邾葭,他一直負責防衛,自覺功高蓋世,理應即位。現在國人擁立貜且,他從心裡不服。一怒之下馳奔晉國,要求舅邦助其奪位。魯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晉國趙盾糾集諸侯之師八百乘,欲幫捷菑奪取君位。一時間大兵壓境,邾國上下人心惶惶,貜且擔心邾國經不住晉軍打擊,不願因自己招來國難,為免生靈塗炭,準備讓位。公息相說:"昔宣王不聽樊仲甫勸阻,廢長立少,干預魯政,至魯生亂,貽害無窮。晉軍雖眾,邾未失禮,趙盾乃知禮之人,只要曉以利害,必將偃旗息鼓。"於是由公息相前去迎接趙盾。

雙方相見,施禮已畢,公息相說:"晉國是捷菑的舅邦,齊國是我主貜且的舅邦,兩人背後都是大國,若以大國之勢涉足邾國,輪番搶奪,不知是否對晉國有利?榮則俱榮,損則俱損,況且貜且為長兄,早為世子,理應繼位,請宣子三思。"趙盾看到扶捷菑為君於理不順,邾國軍民普遍反對,根本沒人替他說話,於是知趣地說:"邾國人說的順理成章,再不遵從是不吉祥的。"於是,班師回國,不再幹涉邾國的內政。

鄒城出了個邾文公

自此,邾國局勢逐漸安定,邾定公結好諸國集中精力構築邾國城池,十數年無戰事,經過邾國軍民的艱苦努力,一座雄偉壯觀的都城雄踞嶧山之陽,整個古城平面近似長方形。東西橫距2530米,南北縱距2500米,城周長約10公里,擁有龐大的宮室和城建,成為以後二三百年內,邾國堅固的根據地。邾國雖小卻一直遊刃於列國之間,直到戰國後期才和魯一塊被楚國吞滅,實屬小國中的佼佼者,戰國中的奇蹟。這與邾文公深謀遠慮的遷繹決策密切相關。正是:

春秋列國亂紛紛,邾國夾縫求生存;

文公遠見築新都,捨生利民蔭子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