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海軍有史以來首艘導彈護衛艦,在韓國開啟海上試驗

菲律賓海軍有史以來第一艘導彈護衛艦“何塞·黎剎”號(FF-150)於11月23日從蔚山的現代重工(HHI)船廠起航,開始其第一次海上試驗。該護衛艦將在韓國蔚山、釜山和木浦附近的水域進行測試,一直會持續到11月27日,“何塞·黎剎”號於今年5月23日下水。

菲海軍有史以來首艘導彈護衛艦,在韓國開啟海上試驗

在本月初的11月9日,“何塞·黎剎”級護衛艦的二號艦“安東尼奧·盧納”號(FF-151)剛剛下水,菲律賓國防部長德爾芬·洛倫扎納、菲律賓武裝部隊總參謀長諾埃爾·克萊門特和菲律賓海軍司令羅伯特·恩佩德拉德出席儀式。菲律賓和現代重工於2016年10月簽署了建造兩艘輕型護衛艦的合同。 這兩艘船的招標購買價值約合3.11億美元, 此價格並不包括武器系統。

這級護衛艦是基於現代重工為韓國海軍建造的仁川級護衛艦的簡化出口型。標準排水量約為2600噸,長度為107米,採用複合柴柴推進動力(CODAD),最大航速25節,最大續航力4500海里。

菲海軍有史以來首艘導彈護衛艦,在韓國開啟海上試驗

“何塞·黎剎”級護衛艦的主炮是韓國韓華集團授權生產的76毫米艦炮,主炮後方的B甲板有八單元垂直髮射裝置的預留空間,但目前並未安裝。根據今年年初的相關消息,菲律賓國防部同歐洲導彈集團(MBDA)法國分公司簽約購買“CAMM”防空導彈(英國23型護衛艦上裝備的“海受體”),準備裝備於購買的這款新護衛艦,合約價值1069萬歐元。裝備後,會成為菲律賓唯一具備現代防空能力的艦艇。

這兩艘護衛艦的訂單代表了菲律賓艦隊的歷史性突破,該艦隊迄今主要由從美國使用/移交陳舊過時的護衛艦和巡邏艦組成, 因此,菲律賓海軍艦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船隊之一,它仍然使用著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建造的美國艦隻。

菲海軍有史以來首艘導彈護衛艦,在韓國開啟海上試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