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香港馬蜂窩?這國外長活該被蜇得滿頭包

執筆/刀賤笑

黃之鋒又批德國了。

一向反華的德國《圖片報》採訪他時主動喂料,說他們搞到一份德國政府內部文件,顯示“德國聯邦軍隊正幫助訓練中國官兵”。

有人猜測,這可能就是中德間例行的衛勤部隊互訓聯演項目。其中會涉及中國軍人去德國交流,一共就11名,而且明年才去。

但黃瘋不管這些,張嘴就說柏林這樣做讓他“深感憤怒”,要求德國防部儘早結束這項計劃。

這讓德國外長馬斯更尷尬了。

倒不是全因為被一個“港獨”青年指鼻子斥責而沒還嘴。還因為,這完全是他自取其辱。

1

柏林中心區的德國國會大廈屋頂花園餐廳,是俯瞰整個柏林景觀的最佳地點。但今年9月一個晚上,這裡變成了一處政治秀場。

來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名“人權人士”聚在那裡,參加《圖片報》召集的酒會。黃之鋒也出現在屋頂,在那見了馬斯。

這是一次事先預謀好的見面。

捅香港馬蜂窩?這國外長活該被蜇得滿頭包

現場的馬斯看起來神情自若。但熟知他處境的德媒說,其實外長內心一點都不平靜。就任一年多來,社民黨籍的馬斯一直飽受質疑,黨內黨外,與聯盟黨組成的執政聯盟內外,都有人批評他不稱職。

馬斯見黃之鋒,對北京展示強硬,說是為捍衛“民主自由”,其實是想借此自秀一把。對這樣的機會,他不知有多渴求。

可惜事態沒按預想的發展。

柏林一面,似乎讓黃之鋒產生錯覺。黃瘋的邏輯大概是,你見了我,就得對我負責。

於是兩個月來,德媒一臉錯愕地看著黃之鋒屢次批評德國:

默克爾訪華,他指責圍繞香港局勢的表態“不夠直接”;總統施泰因邁爾祝賀新中國成立70週年,他嚴厲批評為啥隻字不提香港;就連發現港警在制服暴徒時使用德制水炮,他都馬上喊話德國停止出口。

本想利用“港獨”,結果卻給自己和整個德國招來一副狗皮膏藥。

更關鍵的,一些德媒指責馬斯又在撕裂聯邦政府,懷疑見黃之鋒這事,他事先根本沒和默克爾商量。

因為德國總理府對香港等問題表態一向謹慎。馬斯見黃瘋時,默克爾剛訪華歸來,一大堆雙邊協議等待落實,決不想節外生枝。

據說黃之鋒還要求見默克爾來著,但遭拒絕。

2

馬斯在對華關係上跟默克爾唱反調,不只香港問題。

是否允許華為參與德國5G建設,也是激發馬斯表現欲的話題。德國政府內部對此意見衝突相當激烈。

聯盟黨籍的默克爾反覆強調,不將任何供應商排除在外,只要對方滿足安全要求就行,比如相關設備要由德國網安部門確定沒有預留後門等。這也是當前德國政府官宣的政策。

捅香港馬蜂窩?這國外長活該被蜇得滿頭包

社民黨籍的馬斯,則點名要將華為鎖在門外。理由跟美國一樣,說用華為會威脅國家安全。

為啥特意強調兩人黨籍?因為黨派之別,一開始就決定了馬斯會跟默克爾有這一槓。

贏得前年大選後,默克爾歷時169天才完成組閣。按照協議,跟聯盟黨聯合執政的社民黨,獲得外長這一重要職位。

但默克爾連續四屆執政,一直都把外交大政控制在總理府內。社民黨籍外長上任,為顯示黨派存在感,總想拉開跟總理的政策距離,在外交決策中爭取更大發言權。馬斯如此,前任加布里爾也一樣。

不同的是,馬斯遠沒有前任懂得啥是外交。

這是一門交朋友的藝術,主要通過妥協和求同存異等手段解決矛盾,實現國家利益。加布里爾也對中國有過批評,但他更多時候強調,兩國合作才真正符合德國利益。

而馬斯,繼任一年多來接連在涉港、人權、華為5G和新疆等問題上,對華展示對抗性強硬。

他以為是在出風頭,實際卻暴露了外交上的愚蠢。

3

去年3月出任外長前,馬斯幾乎沒有任何處理國際事務的經驗。

要不是社民黨正經歷百年來最嚴峻時刻,可用之人急缺,馬斯很難進入聯邦政府,很可能在生於斯長於斯的薩爾河畔就政治終老了。

1996年,年僅30歲的馬斯就首次進入薩爾州議會,隨後兩次擔任州政府的經濟部長。他曾三度競選州長,但都落敗。

很多年後,一些德媒回憶馬斯在薩爾州的日子,首先想到的竟是他喜歡踢足球,曾用公款資助一支足球隊,為此爭議纏身。

2013年是個轉折。馬斯突然被社民黨召到聯邦政府出任司法部長,這才避免了曾經的“政治新星”在薩爾州隕滅。

捅香港馬蜂窩?這國外長活該被蜇得滿頭包

出任司法部長後,馬斯立刻表現出意識形態上的擰巴。

他在西方政治光譜裡偏左,支持網絡自由等。但上任沒多久就推動通過法案,加強對德國互聯網的監管,念起“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的經。

在小薩爾州連州長都當不上,如今一躍成為聯邦政府部長,甚至還掌管事關重大的外交事務,德國國內的質疑從未斷過。

馬斯也對得起這些“期待”。

就任外長以來,他在對華、對美、對俄甚至處理歐洲內部事務上,一再暴露政治智商。

前幾天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德,馬斯陪著參觀兩德統一前交界的一個小村莊。期間,他一再感謝美國,讚美“美國是可靠夥伴”。

默克爾、馬克龍等歐洲領導人這兩年一再警告美國不再可靠,但馬斯卻一直幻想套住美國,幾次訪美,都勸說美國繼續擔任西方民主價值領袖。

對左邊的法國,右邊鄰國波蘭和更遠一點的俄羅斯,馬斯也一直沒拎清,到底怎樣相處才最符合德國利益。

比如波蘭。在意識到法德等老歐洲國家越來越難馴服後,美國明顯加大對中東歐國家的拉攏。其中不乏挑撥它們與法德關係的手段,但馬斯好像一直都沒看清楚這點。

有歐洲媒體說,他要麼是單純,要麼就是愚蠢。

4

53歲的馬斯,現在是德國娛樂雜誌和小報上的常客。

兩年前,他與首任妻子離婚,隨後跟德國一位電視劇女演員談起戀愛。除了私生活,馬斯的衣品出了名的好。2016年,他曾被德國GQ雜誌評為“最會穿的德國男人”。

衣品很好,可惜政治品味一直沒跟上。

捅香港馬蜂窩?這國外長活該被蜇得滿頭包

馬斯拉低了今日歐洲整個政治群體的印象分。他當然不能代表所有歐洲政客,甚至不能代表德國政界的平均水平,但也確實反映出歐洲理性政治家越來越稀缺的境況。

二戰後,歐洲曾湧現了戴高樂、阿登納等一大批政治家。他們挺過個人生死的威脅,熬過國家存亡的考驗。

災難深重,使他們宏觀上形成對國家利益的清晰認知,對歐洲自身和世界格局的廣闊視野,實踐中則堅持於己有利的立場,即使在當時比自己強大得多的盟友美國面前,也不卑不亢。

但現在的歐洲政客,大多早早陷入選舉政治鬥爭,精於籠絡人心和爭取選票的各種操作,但卻丟了政治家該有的視野。

馬斯就是這樣的政客。

而且他太糾結於自己的政治名聲。這使他的政治智慧既不全球,也不歐洲,甚至很難德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