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第四轮轨道交通规划2017-2025。您家小区附近有地铁吗?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划(2017~2025年)各线概况如下:
  (1)12号线规划为环线。


  (2)11号线三期线路起于汉阳中法生态城站,与11号线东段二期衔接,。11号线葛店段由11号线二期终点左岭段向东延伸至葛店南站。
  (3)19号线起于和平公园,南至终点光谷保税区。
  (4)16号线属于市郊线,南起汉南区汉南大道,北至6号线国博中心站。
  (5)前川线起始于前川致富路,终点在武汉轻工大学(金银湖校区)门口设马池路。
  (6)7号线三期起点位于天河机场规划T4航站楼,终点与前川线于腾龙大道接轨。
  (7)6号线二期起于一期工程终点金银湖公园站,沿金山大道止于走马岭站。
  (8)21号线(阳逻线)二期起于塔子湖西路与塔子湖东路之间的全民健身中心站,止于阳逻线一期工程后湖大道站,。
  (9)10号线起于常福,终点至施岗站。
  (10)14号线起于竹叶海南站,至终点堤角车辆段,在车辆段南侧设终点站堤角站。
  (11)8号线三期工程与8号线二期衔接,起始于野芷湖,终点止于黄家湖。
  (12)13号线工程起于古田片区,止于终点南湖大道站。
  (13)金口线起于环线上凌吴村站,沿青菱河路向南延伸至金口通用汽车基地。

  (14)20号线起于武汉站,止于天河机场。
(来源:湖北省环保厅)


是因为省环保厅公示文件的图就是模糊的,所以网上转来转去也不会有清晰的大图。
这次的规划怎么去理解呢?
莫慌,先来看看近几次的规划变化,通过对比去大体感受一下。

武汉市第四轮轨道交通规划2017-2025。您家小区附近有地铁吗?

(2010-2017年规划)

武汉市第四轮轨道交通规划2017-2025。您家小区附近有地铁吗?

(2015-2021年规划,和此次省环保厅公示规划略有出入)

武汉市第四轮轨道交通规划2017-2025。您家小区附近有地铁吗?


(远景年规划)
2010-2017年的重点就是串通三镇,开始形成真正的“线网”。
2015-2021年的规划能明显看出线路已经由上一轮的新城区延伸到了真正的市郊了,武汉交通院公示的这一轮建设重点就是:


(1)将轨道交通线路引入天河机场、全面对接城市铁路枢纽站,提升枢纽辐射功能,支撑武汉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2)发挥轨道交通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答主注)引导作用,加快六大新城发展,引导中心区人口向外疏解,落实“1+6”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3)提升主城功能、促进旧城更新,进一步弥补轨道覆盖空白,充分完善主城区轨道网络骨架,覆盖重点功能区。

这几个重点又怎么理解呢?
再放一张图。

武汉市第四轮轨道交通规划2017-2025。您家小区附近有地铁吗?

(交通枢纽图)
看完这个枢纽图,我们再去分析这一轮的建设重点。

(1)将轨道交通线路引入天河机场、全面对接城市铁路枢纽站,提升枢纽辐射功能,支撑武汉建设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未来几年,武汉要增加光谷火车站(预计2018年建成)、新汉阳火车站,还有几座新的机场航站楼与城际铁路站。
其中,现有4号线汉阳火车站站,但是只是名字叫火车站,老汉阳火车站很早就没有客运了,新汉阳火车站的配套地铁站已经规划好了,不过暂时新汉阳火车站主体还处于前期考察准备阶段。
而且,现在来看,轨道交通线路已经进入天河机场,机场线(2号线北沿线)预计于今年10月28号通车。
“要想富先修路”,何况武汉本来就是九省通衢,交通重镇,更好把交通配套完善,交通便利才能有效促进经济、便捷市民出行。
作为普通市民,很明显的感觉,大概十多年前,那时候武昌站、汉口站还没翻新,场所设施陈旧,下了火车要走很久走出去,周边也没有公交枢纽站,门口停着一大排黑的,正规的士也不跟你打表,只能绕到大路上坐公汽,还得人挤人。后来两个火车站都翻新了,一出站就是公交换乘枢纽,也有专门的的士搭乘区,已经方便多了,但是火车站附近的道路依然很挤。再后来地铁通了,挤都不用挤,几分钟一趟车,地铁站和火车站无缝对接,刷卡出站就是火车站售票厅。


所以地铁不满足市区内市民的通勤需求是一方面,伴随着大铁、机场的发展,地铁更要串联起各种铁路枢纽、机场枢纽,做好配套工作。

(2)发挥轨道交通的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模式,答主注)引导作用,加快六大新城发展,引导中心区人口向外疏解,落实“1+6”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1+6”格局指的是:1个主城+6个新城组群。主城区以三环线以内地区为主,面积会略小于现在的中心城区。6个新城组群是指在远城区范围内,紧挨着中心城区,沿阳逻、豹獬、纸坊、常福、吴家山、盘龙城等轴向建起的新城(市规划院总体规划所所长汪勰)。
武汉这些年发展得越来越快,所有发展得快、发展得好的城市都有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过于集中,因为资源过度集中。优势的医疗、教育、娱乐、商业资源集中在老城区(也叫中心城区),就会不断有新兴人口涌入老城区,老城区人口增多,就会有更多的优势资源跟着涌入进来,这是个循环。但是不论是哪一方面,中心城区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啊,想修新商区,没位置修啊,有的想买房子的,稍微去晚一点中心某些地段的新盘都没房可卖了。虽然这其中可能存在捂盘等其他因素,但是这种想买房都没房可买的感觉多可怕啊。


所以新城区(包括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等)慢慢得也跟着发展起来,从娱乐这一块来看,开发区和东西湖区都有了永旺,开发区更早还有了万达广场,新城区的发展分解了中心城区一部分压力。
武汉市郊新城的发展当然更会分解中心城区压力,但是从新城来回中心城区路程相对新城区更远,更不方便,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所以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去新城扎根。正是如此,为配合武汉城市发展1+6的战略,地铁作为未来公共交通的主力(截至今年9月,地铁已经承担武汉市公共交通客运量的30%,新浪湖北消息),其线网更要延伸至新城(包括在线网终端建立地铁小镇),将中心城区与各新城串联,助力新城发展,引导中心区人口向外疏解,落实“1+6”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3)提升主城功能、促进旧城更新,进一步弥补轨道覆盖空白,充分完善主城区轨道网络骨架,覆盖重点功能区。
完善轨道线网骨架、促进旧城更新什么的上面一条已经谈了,至于覆盖重点功能区这一条,看上面那张交通枢纽图能看出来,汉口重点地段最多,其轨道线网密度也确实是最大的。
只是随着地铁的不断延伸、扩充、相连,我更担心2号线吃不消了= =

虽然线路延长、换乘站增多能缓解部分站点如光谷站的压力,但是二号线整条线路的客流还是会越来越大啊,那可怜兮兮的小身板,哎= =

总体来看,
这些年发展势头确实很迅猛,
地铁的发展规划也是符合武汉市整体的发展战略的。
整体的通俗地讲就是这么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