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图》,堪称“神仙之作”,下落不明,画技已失传

《牧牛图》,堪称“神仙之作”,下落不明,画技已失传

宋太祖赵匡胤画像

​北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秋九月,宋太祖赵匡胤以南唐后主李煜抗命不朝为借口,派遣十余万大军,兵分三路攻打南唐。

李煜过于依赖长江天险,错失水上抵御的良机,导致宋军轻松渡过长江。

开宝八年(975年)三月,宋军逼近金陵城(今属江苏南京)。

六月,吴越军攻陷了金陵门户润州(江苏镇江)。

十月,南唐勤王之师——朱令赟率领的十五万水军一战而全军覆没,金陵自此成为孤城。

由于没有外援,粮草接济不上,城内士气低落。

宋军从三面攻城,南唐军突袭失败。

十一月廿七日,后主李煜选择了投降,南唐至此灭亡。

亡国之君李煜被押送至开封,表面上得到了册封为公侯,实则无异于被软禁的阶下囚。

《牧牛图》,堪称“神仙之作”,下落不明,画技已失传

《南唐书》记载:李煜被册封为“违命侯”,这个名称本身就含有讽刺的意味儿。

赵匡胤在位的时候,李煜的待遇还算不错,任职千牛卫将军,俸禄丰厚,过了一段衣食无忧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

宋太祖去世后,新上任的宋太宗赵光义可不惯着李煜,不仅派人监视李煜的言行,还限制其自由,甚而强行霸占了李煜的小周后。

李煜羞愤难当,愤然写下“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的绝笔之作,不久惹恼宋太宗,被赐死。

李煜去世后,他收藏的珍宝悉数归入宋太宗的囊中。

《牧牛图》,堪称“神仙之作”,下落不明,画技已失传

​《昨梦录》记载:

宋太宗赵光义得到了李煜收藏的一幅《牧牛图》,这幅画作相传为神仙之作。

宋太宗打开一看,是一头牛在牛栏外吃草。

当时宋太宗觉得没啥神奇之处,感觉世人以讹传讹罢了。

几天以后,宋太宗又来观看挂在墙上的《牧牛图》,这一看可着实吓了一跳,画中的牛不知啥时候“跑”进了牛栏内。

宋太宗直冒冷汗,向群臣询问,为何会出现这等诡异之事,众大臣均说不出个子午卯酉,却一个个惊恐万状。

此时,唯有史学家、高僧赞宁明白其中的奥秘。

赞宁解释说:“这幅画实际上画了两头牛,使用了独特的颜料,以‘海南珠脂’调和颜料,画出来的可以在夜间看到,白天看不到,以‘沃焦山奇石’调和颜料,画出来的夜间看不到,白天可以看到。”

这幅画作是作者使用了特殊物质调和的颜料画成,故弄玄虚而已。

于是就出现了“昼则啮草栏外,夜则归卧栏中”这一奇怪的现象。

《牧牛图》,堪称“神仙之作”,下落不明,画技已失传

赵光义像

宋太宗如释重负,转而突发奇想,打算弄来一些“海南珠脂”和“沃焦山奇石”做个实验,可是这两种东西很难找到,只好作罢。

《俊林机要》一书也有类似的说法,认为河蚌怀孕时,形成一种泪水状的液体,加入墨中调和,画出来的东西白天看不见,夜间则清晰可见。

这种特殊的画技已经失传。

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法国画家约翰·卡顿发明了“夜光颜料”,使用的材料就是以蚌壳混合硫化钙做颜料,画出来的东西在光线很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

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真的很了不起,以“夜光颜料”绘画的技法至少要比西方人早八百多年。

神奇的《牧牛图》在宋太宗之后的史料中不见记载,此后下落不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