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2019年11月21日,北京城區多雲轉陰,初冬的寒冷包圍著整個城市。在市郊的懷柔箭扣長城,大霧瀰漫,雲海之中的箭扣宛如神龍,若隱若現,駿美難掩。箭扣長城位於京郊懷柔縣西北八道河鄉境內,在慕田峪長城以西10公里,距懷柔縣城約30公里,因形如滿弓扣箭而得名。走在箭扣長城上,又見碎磚滿地、老磚鬆動、腳印斑斑。很難想象,它距上一次修繕僅僅只有5個月時間。這“傷痕累累”的一幕,讓箭扣長城修繕項目設計師趙鵬異常心疼。更遠的箭扣長城上,不時傳來一些“驢友”的歡呼聲。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箭扣長城是萬里長城的著名險段,是各種長城畫冊中出鏡率最高的地方。時光倒回650多年前,元朝統治者敗退到燕山以北。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了防止蒙古騎兵再次襲擾中原,便在北齊長城的基礎上,修建了新的長城,並多次深入漠北,擊退蒙古軍。不過,在第三位皇帝朱棣去世之後,明朝開始由積極進攻變成消極防禦,蒙古部落恢復元氣後又開始捲土重來,對明朝的北疆構成了威脅。而在這時,明朝已經從應天府(今南京)遷都到順天府(今北京)。地理位置上,北京靠近邊關重鎮山海關,又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所以後人稱此為“天子守國門”。箭扣長城自牛犄角邊、南大樓、鬼門關、東西縮脖樓、東西油簍頂,箭扣梁、將軍守關、天梯、鷹飛倒仰、北京結到九眼樓綿延20多公里,充分展現了長城的驚、險、奇、特、絕,是最原汁原味的古老長城。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中國歷史上共修築長城21000多公里,其中明朝就有8800多公里。在明朝,長城修築靠兩類人,一類是駐守士兵,另外一部分人就是民間徵集的工匠、石匠等,今天還會在一些城磚看到“萬曆五年山東左營造”的類似字樣。中國曆代修築長城都會因地取材,箭扣長城所在的山巒石料豐富,所以歷史專家推定,修長城的石料,應該來自於本地。至於當時投入了多少人力,如何艱辛地完成了這項工程,後來人只能摸著這四百多年的磚石,賦予想象了。即使到了當代,要去修繕像箭扣這種比較險峻的地方,同樣還是要馬拉人扛。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20世紀50年代,中國率先修繕了八達嶺長城,而對於箭扣長城的維修,一直到90年代才開始。今年6月,箭扣長城南段(鷹飛倒仰至北京結)修繕完工,坍塌損毀嚴重的長城得到了保護,為各方所樂見。該段長城沒有作為景區開放,明顯位置都寫著禁止攀爬的告示,距離箭扣最近的西柵子村還有長城保護員進行勸阻,但這些都擋不住任性的驢友們。箭扣長城修繕以最小干預為原則,有些開裂、破損的老磚仍原樣保留,鬆動的全部加固過。而保留的老磚最怕的就是登山手杖,杖尖扎上去就掉灰,扎到有裂紋的地方磚就碎了。據粗略統計,南段修繕完工後,至少有上萬人次驢友自發來過,他們大都是戶外運動愛好者,手杖是標配,當他們藉助手杖完成自我挑戰時,古老的長城又添新傷。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在箭扣長城“北京結”,有一個非官方著名景觀——迎客松。曾經,這株油松紮根於北京結附近的城牆上,傲視蒼穹的氣勢,為靜默的城牆注入了一絲生命。這棵迎客松雖然不是掛牌古樹,但在驢友心中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意義:箭扣長城以險著稱,對於爬箭扣的驢友來說,佇立在“北京結”的迎客松就是一個目標,爬到了北京結,看到了迎客松,也就算“征服”了箭扣。毫不誇張地說,以前爬過箭扣的驢友,心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點“迎客松情結”。迎客松之於他們,有著燈塔一般的意義,可他們回報給古樹的,卻是“慢性謀殺”。迎客松因遭到部分“驢友”的摧殘:刻字、剝皮、塞硬幣、拉拽、攀爬、踩踏……如今,曾經的迎客松位置早已經空空蕩蕩,旁側的長城垛牆也存在新的損毀。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事實上,驢友們的攀爬行為不但加速了長城的坍塌損壞,也威脅他們自身安全。北京紅十字藍天救援隊彙總近年參與的救援情況後發出警告,箭扣長城為北京戶外事故頻發地帶,位列第一。究其原因,該地勢險峻,山區秋季與雪季的風景秀麗,吸引了很多攀爬的“驢友”,但因為雪季的雪霧等環境因素,容易引起事故。對於箭扣長城的“險”,懷柔消防支隊的指戰員們也深有感受。箭扣長城地勢起伏陡峭,加上城牆年久失修、磚塊鬆動,總體都很危險,其中最險的當屬鷹飛倒仰、天梯、小布達拉宮和正北樓之間的地段,攀爬者容易在攀爬這些地段時受傷。天梯基本就是直上直下,接近90度,而且沒有扶手也沒有圍欄,容易踩空。很多地段本沒有路,都是人踩出來的小路,僅容一人通過,上到城牆也無路可走。每次接到驢友的求助,都需出動消防車、甚至十幾人參與救援。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北京市長城管理保護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禁止組織遊覽、攀爬未批准為參觀遊覽場所的長城,違反者由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並可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多數“驢友”是有組織的,組織者通過網上發帖召集攀爬者,收取一定費用,但不正規,也無法對攀爬者的安全負責,還有部分外國驢友以社會實踐的名義攀爬箭扣長城。攀爬者的行為首先是違法的,其次是對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負責,也對家人不負責,對於作為文物的長城也不負責。治理驢友攀爬箭扣長城的行為,應該疏與堵相結合,從疏的角度,如果攀爬的驢友量很大,文物和旅遊部門可以制定方案,開闢一個區域進行保護性開發,對遊客開放;從堵的角度,文物部門可以聯合旅遊、公安部門開展執法,對違反規定的行為頂格處罰,也可以用旅遊公告、旅遊行業黑名單等方式引導文明旅遊。這種情況下,驢友仍要執意進入,就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歷經百年風霜的箭扣長城,牆體本已相當脆弱,地磚更是經不起折騰,非常需要“謝客”稍作喘息。此時,驢友們若任性而為,為追求新奇盲目探險,看似格調滿滿,實則自私膚淺。登山杖、登山鞋,敲擊踐踏,都將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親愛的驢友們,不要讓你的探訪變成對箭扣長城的踐踏,是起碼的責任。盡心保護、精心修繕,讓這些珍寶得以綿延,亦是我們的榮幸。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是誰傷害了箭扣長城?#我的戶外日記#

【作者】王成,中國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總策劃總領隊,中國探險傢俱樂部人文領域特別顧問。媒體撰稿人,樂途旅遊網超級靈感旅行家。工農商學兵貌似佔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詩和遠方。惟願我們在行走中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本文所有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署名,未經許可請勿用於商業用途。如有其他需求請與作者聯繫。(微信:186126304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