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班最高达73人,课桌挤到讲台前,如何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

近年来,钦州市城区规模迅速扩展,市区人口不断增加,进城务工人员飙升,但是市区的学校发展缓慢,适龄学生读书受教育的需求,和教育资源的不足,形成强烈的不均衡发展反差,大班额,超大班额,成为城市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钦南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钦南区教育系统经过两年的努力,消除超大班额、消减大班额的工作如今取得阶段性成果。

小学一班最高达73人,课桌挤到讲台前,如何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

55人,是一个班级正常人数的顶线,超过55人被称为大班额,超过65人为超大班额。位于钦州市区中心的实验小学、第三小学、任何小学等很多学校,都是长期处在大班额、超大班额的状态下。三小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学校是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生活最密集的区域,最多的时候,有一个班级达到73人,大家处在一个非常被动的状况下:不给超员,那么很多孩子就面临失去入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而用大班额、超大班额来应对,课桌都挤到了讲台跟前,这样老师能教好?孩子能学好吗?

小学一班最高达73人,课桌挤到讲台前,如何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

随着城镇化进展的加快。进城务工子女,还有一些购房入住业主的子女。读书需求越来越大。而学校和教育资源的配设跟不上人民群众的需求遭到矛盾。

小学一班最高达73人,课桌挤到讲台前,如何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

“大班额”的老师工作也是很繁重,有时候作业没改完,还没有给孩子讲解,新的课件又来了。

小学一班最高达73人,课桌挤到讲台前,如何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

面对严峻的形势,钦南区委、区政府立刻开展调研,全区财政不宽松,但是依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进行倾斜,引导全区教育系统开拓思路,勇于担当,破解难题。经过努力,利用闲置的教育资源建设部分学校第二校区的做法,已经初显成效。在报经市委、市政府支持和同意后,利用市工业中专原址、钦州电大、区党校原址,规划建设市实小、三小、五小第二校区,规划投入资金约5208万元,分两期推进,一期利用原有校舍进行增班,解决一年级的“大班额”,“国检”后,钦南区政府已累计投入资金1247万元推进3个二校区改造,新增学位1110个,有效化解城区一年级的“大班额”问题。

小学一班最高达73人,课桌挤到讲台前,如何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

二是继续整合利用学校资源,增加教室和教辅用房。2019年秋季学期,全区共新增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14123平方米,新增教学班104个(小学91个、初中14个),新增学位近5000个。其中,区政府投入了2100多万元,回购了人和春天小区75#楼,增加市人和小学教育用房4420平方米,增加教室26个,极大缓解城东片区“大班额”和“入学难”问题。2019年秋季学期,全区中小学一年级和七年级全部实现了班额控制在55人/班以内。

小学一班最高达73人,课桌挤到讲台前,如何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

增加校区的同时,教学设备也同步跟上,教师资源更没有落下,2019年,钦南区利用聘用教师控制数、空编数招聘教师210名,引进区外教师12名。2019年秋季学期,全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招聘教师366名。为确保新增校区与校本部教育质量无差别,所有的学校均开展教师轮岗制,教学、管理与服务准则一体化,目前,新增校区教学秩序良好,钦南区消减大班额工作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小学一班最高达73人,课桌挤到讲台前,如何解决适龄儿童上学难?

但是,钦南区小学(二至六年级)还有454个班级超过56人,占比27.2%,这说明,大班额的工作还是任重道远的,记者从钦南区教育局了解到,全区已经投入资金约2.81亿元,落实和推进钦州市第十四中学、松宇小学、第四十一小学、第四十二小学等4所新建学校项目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市第十小学、港区第三小学等2所学校迁建工作,力争两至三年时间建成这6所学校并投入使用,可新增学位约9000个,基本消除城区“大校额”和“大班额”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