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3000餘個村民理事會構建“微自治”體系

著力推進全省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大早,松桃自治縣木樹鎮底易村78歲的村民龍勝先趕到上底易涼水井池塘,為修繕池塘的理事會成員及村民鼓勁,“年輕人,加油幹,把家門口的臭水池整成清水塘。”

上底易村民理事會理事長龍秀元接過話:“老人家放心,整治後肯定變成清水塘。村裡成立村民理事會,群眾相信我們,我們只有理好事才對得起大家……”

今年,松桃通過黨建引領,以村民小組、自然寨為單元建立村民理事會,構建農村“微自治”組織體系,調動村民建設家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目前,共組建3058個村民理事會,選出15197名理事會成員。

村裡事村民理,理出鄉村美。

近日,記者走進坐落於群山之間的底易村。這是一個苗族村寨,由天星寨、上底易和下底易等自然寨組成。曾經,這個只有198戶874人的村子民心渙散、人居環境髒亂差、集體經濟薄弱,成為村裡發展的痛點。

治理鄉村痛點,如何對症下藥?今年初,松桃向貧困發起最後衝刺,派出幹部赴各村攻堅幫扶。在全縣推動建立村民理事會,通過開展議事協商、辦理公益事業、調解矛盾糾紛、維護村民權益、倡導文明新風,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4月11日,底易村召開村民大會,組建村民理事會。

“什麼是村民理事會?有什麼作用嘛?”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問起來。

“村民理事會就是要讓村民來理事,村裡的事由村民說了算。”駐村幹部解釋。

“村民理事會有幾個人,怎麼選?”

“一般5至11人,由理事長、副理事長以及理事會成員組成,當選人要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品行良好、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熱心公共事務、自覺接受監督……”

問得仔細,答得明白。經過民主選舉,天星寨、上底易、下底易分別組建以黨員為骨幹、村裡能人為主體的村民理事會。

村民理事會,怎麼理好村裡事?底易村的答案是:村民議、村民評定、村民一起幹。

村民石幫元的房屋透風漏雨。經村民理事會組織召開群眾會民主評議,他享受住房補短板扶貧政策,居住條件得到改善。

“貧困戶”阿強(化名)實則家境殷實,經民主評定、核實對比,阿強被取消貧困戶“資格”。在村民理事會助力下,該村還通過信息透明,選準扶貧對象,做到“不漏戶、不漏人”。

落實政策公開公平,順應民意獲得民心,村民迸發出建設家園的激情。天星寨、上底易、下底易掀起改善人居環境熱潮,紛紛號召在外務工村民返鄉參與環境整治。

夕陽餘暉下,底易村格外靜美。新繪的牆體彩畫成為苗寨風景,曾經是下底易“心病”的臭水池,已變成了清水塘……

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松桃通過用好用活村民理事會,推動鄉村美麗蝶變。農村飲水工程總體形象完成100%;完成透風漏雨房屋整治13747戶,佔任務數100%;完成人居環境整治45983戶,房前屋後硬化419.11萬平方米。

不僅“理”出人居環境美,還“理”出鄉村文明新風。

底易村制定《村規明約》,對社會治安、公共衛生、酒席辦理等作嚴格規定。

黃板鎮上棚村部分村民不僅從村容建設“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還積極爭當“環境衛生模範戶”。

走進木樹鎮木池村,“環境美、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的牆繪字樣引人注目。該村通過村民理事會推動人居環境改善的同時,開展“衛生光榮戶”“思想先進戶”評比,掀起了比學趕超熱潮。村民黃銀桃說,現在,家家戶戶乾淨整潔,環境漂亮了,走出去臉上都有光,說話也硬氣。

松桃自治縣有關負責人說,通過培育與發展村民理事會,整合了資源,凝聚了力量,激發了群眾內生動力,融洽了幹群關係,為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郭進 餘玲 胡小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