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送孩子去韓國當練習生,也彷彿成為成名出道的一條“捷徑”。有需求就有市場,在韓國,甚至已經出現專為兒童準備的練習生訓練營。

這是一群剛剛抵達韓國,即將開始自己練習生生涯的中國孩子們,可別小看她們,她們也是經過了中國80個城市的海選後,最終被留下的40名未來之星。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她們將在這個訓練營裡接受舞蹈訓練、偶像模特訓練、還有個人寫真拍攝。一天6個多小時的舞蹈訓練,對這個年紀的小朋友來說,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要應付艱苦的訓練,就連午休時間,都成為家長專用鞭策時間。

有的媽媽乾脆在孩子訓練的時候錄下全程視頻,抓緊午休時間放給孩子看,研究老師的動作要領。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這位老爸直接開始了雞湯般勵志的教育: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這位老爸還說了,要讓兒子感受韓舞散發出的偶像氣質。一提偶像氣質眼睛都亮了,看來真的是位望子成龍的老爸啊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這位老爸還表示了,沒有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成為一顆流星的……還有培養全能女兒的媽媽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她的女兒很小,但是小小年紀已經學了模特、鋼琴、爵士舞、中國舞、書法、唱歌,還有畫畫。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並且,媽媽還表示了,雖然學了這麼多,我們家的孩子也不會鬧情緒,她說要堅持下去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可是,孩子的反應是不會騙人的,訓練到一半的小朋友,哭著跑出來賴在媽媽懷裡不想離開。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這位老媽就安慰道,你堅持一下,我們先在韓國拿大獎、再去中國拿大獎。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有被殷切爸媽送來的孩子,也有懷揣著明星夢自己要求前來的孩子,比如李睿涵。

10歲的她,在電視上看到演員表演後,特別羨慕,自己也想去演戲,所以請求媽媽為自己報了這個練習生的訓練營。

別看她只有10歲,抱著“出道”目標的她在訓練營裡格外認真,希望可以像韓國童星組合勵齊女孩一樣可以在舞臺上跳舞演出,被觀眾所喜愛。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不過,一心想成為偶像的她,卻有一個不願女兒成為明星的媽媽。在這個媽媽看來,當明星的路並沒有那麼容易。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這位媽媽的擔心,不無道理,因為,連訓練營的老師都說,成為偶像太難了,每天都要重複著機械的訓練,經受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出道的煎熬,一次次期待,一次次失望;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而且,現在這個市場早就飽和了,光是首爾的經紀公司都有4000多家,每天都有7、8個組合出道,但是很多組合不到一年就會消失不見。

而這些沒有出名的練習生中,不少人最後只能淪落到,在街頭表演,希望能再次被星探發掘;

而他們的收入,很多時候,也往往只來自於遊客放在盒子裡的錢……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但是他們還是懷著萬一有一天可以站上舞臺的信念在堅持和放棄中,糾結著前行。

當明星並不是一條容易的路,成為一個明星很多時候除了努力,還有著很多機緣巧合的因素。

只是那些殷切的父母和期待的孩子,往往只看到他們光鮮亮麗的一面,只看到成功的人在舞臺上閃閃發光的樣子,卻看不到背後的辛苦、和那些陪練者的心酸。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這樣一個夢想是否值得堅持,有時候會顯得很難評說,有人覺得有一個能為之奮鬥的夢想還是很讓人羨慕的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也有人覺得不值得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的確,是否該花重金把孩子培養成明星這個問題,近幾年越來越成為輿論熱議的焦點。

打開電視網絡,霸屏地往往都是各種娛樂綜藝,而《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這些以宣傳傳統文化為基調的節目卻往往被淹沒;

微博百度的熱搜榜,也常常被娛樂新聞、娛樂明星佔據頭條;

耳濡目染之下,越來越多的孩子的夢想都整齊劃一地變成了“當明星”“當偶像”;

再加上各種對明星鉅額收入和奢侈生活的宣傳,很多家長也一頭熱地推著自己的孩子往這個圈子擠,期待著有一天自己的孩子能萬眾矚目、日賺鬥金。

比如《小鬼當家》裡的麥考利卡爾金,自從出名後,就成為父親的搖錢樹,導致父子關係越來越差,“小鬼”最後靠吸毒發洩自己的壓抑,最終童星隕落。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還有前幾天被熱議的楊沛宜和林妙可:一心想讓女兒出名的林妙可媽媽過早讓女兒接觸複雜的成人社會,導致女兒失去了童真;而保護女兒有一個正常童年的楊沛宜爸爸,培養出了一個開朗優秀的小學霸。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如果真的是孩子自己有這個夢想,那作為父母,可以一面支持孩子去嘗試、不留遺憾,一面和孩子溝通交流,出名不是目的,真的為了夢想而努力才最重要。

4歲赴韓當練習生,只為所謂“出名夢”?真的能造出下一個鹿晗嗎

或許這種平和的態度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吧。為了明星夢而不惜花重金、背井離鄉成為練習生,這種選擇是否值得,你心中的答案是什麼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