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民间为何有狗肉不上席的习俗?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说的是狗肉鲜香美味,连神仙也很难抵挡诱惑。虽然狗肉好吃,但在中国民间却有一项不成文的规定:正式的酒席不上狗肉。既然大家都喜欢吃狗肉,自古以来又有吃狗肉的传统,为什么会有如此习俗?民间有多种说法。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民间为何有狗肉不上席的习俗?

有人认为,狗是不高贵的动物,许多俗语都有贬低之意,比如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等,因此,狗肉不能上台面。其实,这种观点不正确,在古代狗的地位可不低。春秋时期,越国为了复国而鼓励人口生育,特激励“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猪)”。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民间为何有狗肉不上席的习俗?

其实,“狗肉不能上席”的主要原因与一个皇帝有关,宋徽宗赵佶,因为他属狗。当时有个叫范致虚的大臣拍马屁说:陛下属狗,但是京都居然还有人以杀狗为生,这是对陛下的大不敬,应该禁止。宋徽宗在文学方面有才华,但是为政方面却极差,竟然同意了,降下圣旨:民间不准养狗为食,更不准杀狗来卖。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民间为何有狗肉不上席的习俗?

为了保证这条禁令顺利实施,他还专门拨了两万钱,鼓励举报违禁者。可是,老百姓吃狗肉的千年习惯,不可能一时半会就改得过来。怎么办呢?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于是就有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典故。宋朝灭亡后,这条禁令取消了,但是吃狗肉的人已经非常少了。

“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民间为何有狗肉不上席的习俗?

随着时间的积累,“狗肉不上席”已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风俗。如今,只有少部分地方将狗肉端上席面,大多数地方只是在冬天吃狗肉,而且还有很多讲究,比如不能上席,也不能进房间。

参考文献:《曲洧旧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