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學牛”的東鵬特飲,欲藉資本“化鯤屠牛”

鵬,進化可成鯤;牛,家畜;牛與鵬之間的差距明顯,實力完全不在一個段位。但這種對比在功能飲料市場的東鵬特飲與紅牛的身上則是另一番景象,但這不妨礙東鵬特飲的屠牛之志,尤其是在這頭“牛”持續動盪的今天,東鵬更是欲藉資本之翼展翅騰飛,從而一飛沖天!

東鵬,年輕就要醒著拼!

縱覽天下的生意,“老二”的位置是最尷尬的,而東鵬特飲在功能飲料市場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2018年,紅牛實現銷售額200億元,在功能飲料這一細分市場,其市場份額佔到了58%,而東鵬特飲的銷售則是50億元,整體規模相差近4倍。差距雖然很大,但東鵬也是最接近於紅牛這款“神”一樣飲料的存在。在面對著前有“大哥”紅牛,後有新秀“樂虎”與“戰馬”的前後夾擊態勢下,東鵬若想涅槃成“鯤”,資本這條路似乎成為了東鵬特飲的必然選項,從曾經的“姍姍學牛”到現在的“待勢屠牛”,這彷彿也是東鵬的宿命。

“姍姍學牛”的東鵬特飲,欲藉資本“化鯤屠牛”

東鵬飲料,創始於1987年,是一家以生產涼茶與水飲料為主的企業,其業績常年徘徊在生死邊緣,雖在創業中途推出了東鵬特飲但並沒有將其作為核心主打產品,直至“林木勤”以股份制的模式接手東鵬之後,東鵬才將功能飲料作為了自己的發展方向,而此時東鵬的參考對象正是如日中天的“紅牛”,從這時開始,東鵬飲料也成為了紅牛背後不斷追趕的一位弟弟!

“姍姍學牛”的東鵬特飲,欲藉資本“化鯤屠牛”

東鵬特飲對紅牛的學習與模仿堪稱是快消界的教科書案例,紅牛用罐裝,東鵬就用瓶裝,紅牛走高端路線,東騰就走低端市場,簡單而言就是避其鋒芒,避免正面戰場,游擊戰的戰略。雖然在後期東鵬特飲也推出了金罐產品,其產品價格帶也與紅牛形成了明顯的區隔。這種戰略一直持續到2012年,當東莞作為樣本市場銷量突破億元大關後,東鵬的野心才從區域市場試圖走向全國。

“姍姍學牛”的東鵬特飲,欲藉資本“化鯤屠牛”

回顧東鵬特飲這一路的成長可謂是“臥薪嚐膽”,時刻偷窺著老大的位置與動向,看似緊跟紅牛步伐,卻又時不時的走出迥異的路線,形成一定的差異。產品談不上優秀,甚至帶著濃厚的廣式鄉土氣息,但卻走出了“銷量節節高、品牌日日強”的犀利態勢,東鵬特飲更是被資本盛讚為最有可能中國紅牛的產品。不得不承認,東鵬特飲不算優秀,但幕後的操盤手林木勤卻有著非一般的大智慧,硬是把東鵬特飲這盤棋盤活了。

累了,困了的紅牛

東鵬特飲的原始成功很多一部分來源於對紅牛的模仿,而現在的資本冒險更要感謝這頭“累了,困了”的紅牛。自2016年8月以來,紅牛在中國的操盤手陷入了與紅牛創始企業泰國天絲集團關於“紅牛”商標歸屬問題的持續博弈,雙方就這頭“現金牛”鬧的是天翻地覆,不可開交。這場鬥爭也如同很多前車之鑑一樣,所帶來的負面效應是兩敗俱傷。2017年,紅牛在中國的銷售額降至196億元,相比2016年同比下降27.86%,2018年的全年銷量也停留在了200億這個坎上,這相比15年230億的成績而言可謂是後退的明顯。

“姍姍學牛”的東鵬特飲,欲藉資本“化鯤屠牛”

紅牛的持續紛爭也給了眾多跟隨者一個發展的空間,吸引了眾多對功能飲料市場有慾望的玩家入局,僅2018年在中國市場推出的功能飲料就多達20多種,且不出意外的都是借紅牛的自身鬆懈作為突破點順勢入局。回想1995年,紅牛在嚴彬的帶領下正式進軍中國市場,至此開闢了一個讓無數人眼紅的細分市場。而24年後,這頭略顯疲態的牛再次激活了整個功能飲料市場,讓老二、老三以及眾多的跟隨者看到了“三分天下,群雄逐鹿”的可能性。

“姍姍學牛”的東鵬特飲,欲藉資本“化鯤屠牛”

在這場紅牛的紛爭中,千年老二的東鵬特飲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從2016年到2018年,東鵬特飲的市場佔有率一路攀升,年銷售額也從30億元狂飆至50億元,並試圖嘗試挑戰紅牛位置,但事實證明紅牛的江湖地位暫時無可撼動。親民的價格可以讓東鵬特飲在早期迅速打開了廣東市場,但也將自己與“低端”“廉價”的標籤牢牢地綁在了一起,這使得東鵬特飲在高端市場舉步維艱。“成也區域,敗也區域”,東鵬特飲對於全國市場的慾望仍然是“鏡中花、水中月”的想象,50億到100億成為了一道“命中坎”。

東鵬雖有屠牛之志,更願藉資本之力進行拼殺,但若想達成這一宏偉目標目前東鵬還欠缺很多,譬如如何擺脫“山寨”之名、改掉單腿走路的單品依賴,這些弊病東鵬如果沒有妥善的解決,即使東鵬“插上”上市的翅膀,也難進化成鯤,反而有可能跌的更狠,被牛踩的更傷。當然東鵬可以從之前一味的模仿與追隨到現在的上市突圍,或許有可能倒逼出一個更強大的東鵬,當然目前這也只是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