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戰爭的歷史,往往有很多可供玩味的細節,比如,不同國家對作戰樣式的看法就大相徑庭。對許多國家來說,戰爭是鬥智鬥勇的博弈,充滿了戰術針對和戰略對抗,所以,詭詐的兵法和因勢利導的決策是贏得戰爭的保證,但是對美國來說,戰爭卻簡單得多,這個國家一出生就駛入工業化的軌道,對於古老的兵法和博弈之道並不感興趣,它的戰爭樣式就像“直來直去的鐵拳”,靠大規模生產和壓倒性的武器數量擊潰對手,所謂“亂拳打死老師傅”“一力降十會”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美國A-10攻擊機,獲得制空權後的對地攻擊戰機

美國“直來直去的鐵拳”打法形成的軌跡,其實就是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而這段歷史,經歷了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

從迷茫到醒悟

美國對空中力量的重視,比人們想象中晚得多。雖然早在1903年,萊特兄弟就成功試飛了純手工打造的“飛行者一號”,然而,美國人並沒有為這架由自行車拼起來的機械感到興奮,畢竟彼時飛艇早已流行,翱翔天空並非難事。飛機在誕生之初,地位十分尷尬,它既無法長時間滯空,也無法勝任複雜的工作,只是被人們當做休閒用的玩具,就像裝飾豪華,但無法橫跨大洋的遊艇。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萊特兄弟試飛

隨著軍事衝突烈度的升級,飛機迎來了自己的大發展。萊特兄弟本想和美國軍方合作,然而他們的產品由於穩定性和可靠性不足,始終無法入軍方法眼,後來,軍方轉而與格倫·柯蒂斯(Glenn Curtiss)合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柯蒂斯飛機與發動機公司獲得了大量軍方訂單,一躍成為美國最大的飛機制造商。儘管柯蒂斯公司殫精竭力地研究飛機,但他們仍然落後於歐洲。需求催生動力,一戰爆發後,法、德、英很快發現了飛機的巨大潛力,不斷加大對飛機應用領域的探索,這股對飛機的研究熱情並未隨著戰爭結束而消失。飛機在民用和軍用兩個領域的傑出表現,催生了自身的加速演化。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一戰中的飛機

首先,飛機在民用航空方面大放異彩。舉例來說,在通信不發達的年代,航空郵件就是一種效率極高的通信方式。許多軍用飛機退役後,往往會變成郵遞飛機。此外,正如前文所說,飛機一開始類似遊艇,有休閒娛樂的用途,這個功能在20世紀20和30年代成為富豪的新寵,為了迎合市場,飛機公司爭相開發速度更快的飛機。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一戰中的飛機和飛行員

其次,飛機在軍事作戰方面無法替代。在戰爭中,人們發現飛機不僅可以偵查,還可以投擲炸彈,運輸人員和物資,空中力量對於戰場勝負的影響越來越大。而且,對於在一戰中戰敗的國家來說,輸掉戰爭更加彰顯了飛機無與倫比的作用。比如德國雖受《凡爾賽條約》制裁,不得不解散空軍,但德國軍方卻另闢蹊徑,通過鼓勵民用航空郵遞、民間航空競速等方式,間接扶持了飛機制造商,並培養了大量飛行員,為將來重組空軍打下基礎。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一戰中的飛機

相對於歐洲對飛機的重視,美國在一戰結束後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對飛機關注度快速下降。以至於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除了海軍水面艦艇之外,美國軍隊的裝備與訓練水平參差不齊,甚至不如歐洲二流國家。隨著戰爭的白熱化,美國再次意識到飛機的作用,從對天空的迷茫中幡然醒悟,到1943年時,美國的飛機產量已大致與英、德相當,而1944年時,其飛機生產線上的成品更是達到了100000架,比當時軸心國所有飛機的總和還多,另外,這些飛機並非徒具數量的炮灰,性能更是睥睨全球。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美國P-51戰機性能卓越

比如,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時,日本飛機性能比美國飛機要強不少,而當時日軍飛機的性能並不出色,與英、德相比只能敬陪末座,可到了1944年,美國戰機已經追上了德國戰機的性能。從這裡可以看出,至少在二戰末期,美國已經將飛機和制空權當成了優先目標。

美式“制空權”從萌芽到成熟

在戰爭中,最早認識到飛機和制空權的人,並不是空軍,而是“受傷”最重的陸軍。二戰中聲名鵲起的德軍裝甲兵將領埃爾溫·隆美爾,在參與制定阻擋盟軍登陸的“大西洋長城”(Atlantik wall)計劃時,看出了制空權的戰略意義。

當時一些德軍將領認為,大西洋沿岸防線太長,彼時德軍戰爭潛力已油盡燈枯,根本無法組織全線防禦,倒不如揚長避短,發揮德國裝甲兵的優勢,來回機動,伺機包圍盟軍。然而,資深裝甲兵將領隆美爾卻反對這種做法,他認為很多將領忽視了空軍的作用,一旦盟軍在灘頭站穩腳跟,隨之而來地將是漫天的戰機和轟炸機,德國的坦克將被炸成廢鐵。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美國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

通過觀察空軍的所作所為,隆美爾察覺到了戰爭即將轉變的苗頭,然而,他並沒有意識到制空權的重要性將超乎想象。德軍賴以席捲歐洲的閃電戰,其實取材於拿破崙戰爭時期的戰術,發展到極致的閃電戰,無非是坦克、裝甲車和飛機的配合使用,這種戰法只是將戰術機動提高到了更高的階段,無法突破舊有的窠臼,然而美國在加入歐洲戰場後,通過戰爭實踐,認識到了制空權背後的巨大意義,於是發明了一種全新的戰鬥方式——“機海戰術”,用戰機的數量淹沒敵人,這種戰法就像毫不遮掩的鐵拳,

簡單、暴力、高效。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

其實,美國對於制空權的認識並非獨創。早在20世紀20年代,意大利將領朱里奧·杜黑(Giulio Douhet)就出版了《制空權》一書,這本書對軍事理論影響深遠。杜黑參加了一戰,雖然當時的戰機只是嶄露頭角,沒有顯示出足以改變戰爭格局的潛力,但他堅持認為,隨著空中武力的逐步普及,戰爭中誰佔有空域,誰就會獲得絕對性的優勢

,杜黑的觀點與美國軍人阿爾弗雷德·馬漢(Alfred Mahan)對海軍的觀點不謀而合,後者正是“海權論”的提出者。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朱里奧·杜黑的《制空權》

杜黑的理論是超前的,所以在當時的歐洲沒有受到重視,當時流行的空戰模式是將轟炸機視作其他軍種的輔助,因此各國熱衷於研發俯衝轟炸機和低空轟炸機。杜黑認為應當將空中武力視作單獨的戰略力量,而不是附屬於其他軍種的助手,所以

空中武力要發揮最大的作用,必須集中起來,用以威嚇、殲滅敵人。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

美國軍隊在實踐中,深刻認識到了杜黑理論的前瞻性和巨大潛力,於是在1941年參戰後,開始研發高空戰略轟炸機,這是美國“制空權”從萌芽到成熟的標誌。美軍對轟炸機的定位,其實完全脫胎於杜黑的戰略轟炸理論,在這種理論指導下,戰機要對軍事目標投下儘可能多的炸彈,轟炸的對象也要由戰場上的軍隊,擴大到工廠與居民區,希望通過轟炸,瓦解敵方的再生產力能力與戰爭意志力,從而結束戰爭。當然,這套戰法必須要有強大的工業能力當後盾,美國以笑傲全球的製造業,成功實現了對別的國家來說只能是幻想的打法。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一般來說,任何軍人都要學習戰術,以戰術來強化局部優勢,或彌補局部劣勢,見招拆招,你來我往才是戰爭的常態,然而,美國在二戰中嚐到了制空權的甜頭,繼而發展出了一套以大規模火力優勢震撼敵人,直接粉碎敵人進攻力量的打法,這種不講道理的戰法就如同直來直去的鐵拳,不閃躲,不防禦,只要拳頭足夠大足夠硬,就能避免很多麻煩事,如果鐵拳沒有解決敵人,那肯定是因為拳頭不夠硬也不夠大。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保羅·福塞爾(Paul Fussell)

參加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美國作家保羅·福塞爾(Paul Fussell),在《戰爭歲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理解與行為》(Wartime:Understanding and Behavio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中總結了美國對制空權的理解,他說:在壓倒性的力量面前,不管多麼巧妙的戰術策略都沒有任何意義。其實,“制空權”思想對美國的影響不僅僅是軍事上的,二戰結束後,美國在處理政治、外交、經濟事務時,無不散發著一種“制空權”氣息。

美國“制空權”思想的影響

從懵然無知,到初嘗甜頭,再到愛不釋手,美國“制空權”思想的形成,走過了一段彷彿“青春期”的歲月。美國“制空權”思想既有普遍的一面,即像所有國家一樣,在戰爭中集中使用大量戰機控制空域,不僅進攻無往而不利,而且防禦也沒有後顧之憂,當然,這種思想也有其特殊的一面,只有美國這樣工業化體系齊備的國家,才有能力維持軍用飛機的絕對數量,從而獲得持久的制空權。

直來直去的鐵拳: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歷史

美國航母戰鬥群

毋庸諱言,“制空權”思想帶給美國的除了戰爭的勝利,還有思維方式的轉變,由於其工業產能足夠強大,能夠提供壓倒性的軍事實力,使美國在處理任何問題時,最終都心照不宣地以武力為靠山來思考對策。

回顧歷史,在海權時代,大英帝國維持自己的全球霸權時,其軍艦總噸位只是身後海軍大國第二與第三的噸位總和,但現今美國的空中軍事優勢遠超當年大英帝國的水平,其空軍力量幾乎超過全球總和。美國擁有這樣的武力水平,自然在行事風格上日趨直接,就像拳擊賽,儘管一開始可能還會注意步伐,閃躲進攻,但失去耐心後,它就乾脆用直來直去的鐵拳拼勝負。美國“制空權”思想的發展,不僅是一場深刻的軍事變革,也形塑了現代美國的行事風格。

參考文獻:

《美國空軍史》詹姆斯·莫里斯

《制空權》朱里奧·杜黑

《空戰的歷史》約翰·奧爾森

《百年制空權》亞歷山大·斯萬斯通

《Wartime:Understanding and Behavio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Paul Fusse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