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原作者:小臺北,生於臺中,長於臺北,南開大學交換生,畢業後在馬尼拉教過一年中文、在北京四合院客棧當過一年店小二。此後混跡旅遊相關行業,現正於東京打工度假中。


來東京一個多月,算上在大阪的八天跟北海道三個月,在日本生活也已經快五個月了。朋友常問我對日本、日本人有沒有新的看法,我必須說,當然有,但也是意料中事,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那到底來幹嘛。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東京街頭

由於只有小學時代跟爸爸與弟弟來過一次東京,說實在細節已經記不清楚,好像有去過迪士尼樂園跟日光,正值冬天,去哪裡都要走很久,又冷又累,然而殘存的印象讓我一直覺得,這好像是個很厲害的國家。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東京迪士尼的燈光表演

時隔近二十年,又來東京,第一印象老實說跟臺北還有幾分相似,高樓間隙還有很多老公寓,澀谷每一棟商場,內部都跟西門町萬年大樓似的舊而窄。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最近跟朋友出去吃了幾頓飯,街上到處逛,半數以上是小吃,種類看似多,實際上一致性很高,幾乎都在賣肉,吃沒幾次就想回旅舍自己炒點青菜。而且跟外食比起來,自己煮真的便宜太多。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在東京待的這段時間,覺得街道確實乾淨,但也沒有真的那麼幹淨,還是到處可見菸蒂空瓶。馬路的確平整,但也是不少地方補的坑坑巴巴。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遇到的人大多有禮,然而粗魯無禮跟有口無心的人也還不少。這些我在來之前也都知道了,但不來一趟還真沒有概念,書上寫的,日劇演的,人們說的,無非這麼回事。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褪去夜晚的喧囂,接到只剩安靜

逛古蹟的感受最深,刻賣門票跟紀念品的力度,一點也不比其他旅遊城市差。古蹟之外的其他景點,包括最近去看的櫻花,理論上五年十年之內就能完全複製到其他地方去。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每年的日本櫻花季,全世界的遊客都會來觀賞

然而複製這些有形的東西,恐怕沒什麼用。工法什麼的先不說,沒有一定的歷史積累,無端端蓋出什麼奇怪的城堡或寺廟,大概很快就會被唾棄吧。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遙望富士山

不過年輕人對歷史好像興趣不大、以及不想學英文、不想出國。跟幾個朋友聊天,他們對日本歷史的認知可能還不如我,“以前的事情跟我又沒關係”,回答大致是如此。

也不能說這樣不對,他們大多擅長某一種技能,好像只為做那件事而生似的,活在當下也很好,一輩子只待在日本也的確不用會說英語。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東京,世界上最繁忙的十字路口

當然一定也有完全相反的類型,只是我剛好沒遇到而已。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取消考試後,學生可以參加託福等考試,計入高考成績,家長和老師都極力反對

搞不好正是這種閉鎖心理,才讓他們養出這麼多職人匠人。一門心思的幹好一件事,的確不需要搞其他花裡胡哨的裝飾,反正同一件事幹個兩三代就變成文化,到時候自然會有各種人冒出來幫忙說故事,用他們工作的老房子來賣一些手作的小工藝品,之類的。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的確,事實上日本上很多的百年老鋪,就是這麼來的,一個大家庭一代代的重複在做著同樣的事,在中國一個企業,不論大或小平均壽命大概5年多,而日本的企業,是以家族幾代人的光陰為計量單位的。

星醬在福岡就有一位朋友,從爺爺那一輩就是從事教育行業,開了一家語言學校,他現在是一家外國人日語培訓學校的校長。

在日本生活五個月,看到了不再完美的國家

如今的日本百年老店,也越來越重視媒體的宣傳,會舉辦開放日

任何事情,又都有兩面性,中國的企業壽命短,可能又會激發出更多幾回合活力;日本的企業壽命長,或許下一代的年輕人,也失去了很多自我選擇的機會。

如果你想去日本,旅遊攻略只是給走馬觀花式的遊覽,而深入瞭解一個國家或者城市,只能靠自己的眼和心。

星醬覺得,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沒有缺點,所謂的完美無瑕反倒是假象。

你喜歡日本的哪一點呢?去日本時,哪些事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呢?

歡迎評論區給星醬留言,讓我看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