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三点半难题”明秋昆明所有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破解“三点半难题”明秋昆明所有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三点半,下课铃响,学生放学了,可家长还在上班。如何接管孩子,成了不少家长面临的“三点半难题”。家长们的需求,引起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把解决“三点半难题”列入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昆明市教育体育局按照主题教育“先学先改,边学边改”的要求,坚持试点先行、稳步推进的原则,教体、财政等多部门联动,出台了《关于推进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工作意见》,在中华小学等学校进行试点,积极探索以学校为主体,家长、学生自愿参与的小学生课后服务模式,建立弹性离校制度,帮助家长解决无法按时接管孩子的困难,彻底解决“三点半”问题。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落到一点一滴上,切实增强家长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有温度的“三点半课堂”

每个周一到周四的下午3点25分,中华小学白龙潭校区的学生就快速背起书包,三五成群地分散到校园各处。有的走进一至四楼的美术室、舞蹈室、科技室,有的来到田径赛道、足球场上,还有的跑向学校新开辟的养殖园、种植园……

学生们参加的正是学校的“三点半课堂”,这是中华小学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帮助家长解决后顾之忧,按照“家长自愿、免费服务、学校统筹、经费保障”的原则,针对课后家长照看有困难的在校生免费开展。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在规定时间内为学生提供免费课后服务。

中华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朱跃利介绍,中华小学的课后服务课程设置为普惠教育课程和特长教育课程。普惠教育课程以年级、班级活动形式实施,特长教育课程以学校活动形式实施,五育并举,包含了足球、田径、定向运动、智能机器人、美术、合唱、舞蹈、啦啦操、英文绘本阅读等5大领域15个种类50项课程,指向学生发展3个方面、6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幸福家园。

开展课后服务两年半以来,中华小学收到了不少家长的反馈。有家长直言,课后服务就是市委、市政府发给大家的一个“大红包”。中华小学2019届毕业生家长任瑞华说,通过课后服务,她感受到了有温度的教育,“在中华小学读书是幸福的,作为中华小学的家长是幸福的。我们感谢学校能主动承担责任,极大地解决了家长不能按时接孩子的困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校长朱跃利说,今后,中华小学将在保留“三点半课堂”现有课程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课后服务,创新服务形式,不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人民满意的学校”之初心,让广大学生家长真正受益,共创和谐社会。

明年秋季所有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在市直属小学和主城各区公办小学试点的基础上,昆明市也探索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课后服务工作模式。

昆明市课后服务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学校在管理、人员、场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承担起课后服务责任,同时,以社区、社会团体为补充,拓宽服务渠道。学校主动向家长告知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安全保障措施等;让学生家长自愿选择是否参加课后服务;防止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保证课后服务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公办小学课后服务所需经费,由同级财政予以保障,民办小学经费自筹,严禁任何学校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

记者从昆明市教育体育局获悉,课后服务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主城各区小学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其他县(市)区50%的小学开展,第二步是到2020年秋季学期,全市100%的小学开展课后服务。

昆明市教育体育局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加快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