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建小作坊食品集中加工區 以後"持證上崗"

 11月20日在房縣召開的全省食品小作坊監管工作現場推進會透露,我省計劃通過“兩年(2020—2021)提升行動”,有效提升全省食品小作坊整體質量安全水平,將一批小作坊轉型為食品生產企業,到2021年底培育示範食品小作坊1000家,全省食品小作坊許可管理率達100%。

  2016年,原省食藥監局發佈了《湖北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生產許可管理辦法(試行)》,我省食品小作坊迎來轉型發展契機,逐步走上規範化發展道路。據粗略統計,我省各類食品小作坊約1.8萬家,目前約1.1萬家獲得《小作坊食品生產許可證》,它們生產經營豆製品、調味料、酒類、茶葉等種類繁多的產品。

  食品小作坊往往存在“小、散、亂”等問題,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難度大。但另一方面,食品小作坊滿足了群眾多樣化需求,承載著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也是許多家庭賴以生存的謀生手段,一些小作坊還成長為大企業,茅臺、周黑鴨、老乾媽等著名品牌企業均是從小作坊起家。

  省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稱,對食品小作坊宜疏堵結合。開展小作坊“兩年提升行動”,旨在進一步強化監管,防範風險,促進傳統特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按照計劃,我省將通過普查建檔,摸清食品小作坊家底,2020年底前實現全省食品小作坊建檔率100%;縣級市場監管部門規範許可程序、提高許可效率,探索建立食品小作坊許可管理證和營業執照聯審聯辦制度,2021年底前實現全省食品小作坊許可管理率100%。同時,定期對小作坊生產者開展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指導食品小作坊改進生產加工條件,並擇優選取小作坊加以培育。

  據悉,我省地方將建設適合小作坊生產經營的集中加工區,提供優惠政策鼓勵食品小作坊進入集中加工區,引導並逐步建立統一的食品檢驗檢測、原材料採購、生產過程監控,物流配送、電子追溯體系。爭取到2021年底,全省建成熱乾麵、米粉、豆製品、黃酒等傳統小作坊食品集中加工區60個,推進地方特色品牌小作坊產品進超市、進酒店、進景區、進網上營銷,並從中挖掘文化、打造品牌。(記者彭一葦、通訊員吳傑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