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张爱玲传》:天才女作家,为何走上爱情不归路?

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曾有一位传奇的女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当时文坛上最夺目的新星。她5岁读诗,8岁开始写小说,12岁作品已经在各大杂志上显露头角,19年、在同龄人还身处混沌之时,她已经发表了处女座《天才梦》。

对常人而言,天才是可望不可及的存在,然而她不一样。因为,她就是一个天才。

作家贾平凹说:“与她同生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这个一代传奇便是蜚声民国文坛的天才女作家,张爱玲。她或许没有倾国倾城貌,却足以用一种姿态令世人为之着迷。胡兰成曾评价,她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

读《张爱玲传》:天才女作家,为何走上爱情不归路?

女作家张爱玲的经典照片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傲然于世的海上花,却在遇见爱情时,说出“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般卑微的句子。1944年,一个冬日昏昏的午后,当时正处于“事业”低谷期的胡兰成在《天地》杂志上偶然翻阅到了一篇短篇小说《封锁》,正是张爱玲所作。

于是,他知道了她的存在,原本毫无瓜葛的两条平行线,从此牵扯出一段乱世孽缘。

张爱玲显赫的家世背景自不必多言,父亲张廷是李鸿章的亲外孙,母亲黄素琼亦是名门千金。张黄两家强强联姻,张爱玲绝对算得上是正宗的贵族之后。再看胡兰成呢?他的祖父胡载元是茶栈老板,父亲胡秀铭继承家业后,家道早已沦落为普通农民。

读《张爱玲传》:天才女作家,为何走上爱情不归路?

张爱玲珍贵的童年照

一个是处于繁华之巅的娇女,一个是世人眼中的文化汉奸,14岁巨大的年龄差距,是什么让一向清高的张爱玲为爱如此义无反顾?对文字把握精准的她,为何却看不清胡兰成的丑恶嘴脸?在爱情面前,她表现得小心翼翼、卑微如泥,那孤傲,全都不要了吗?

相比作品,张爱玲的爱情更是让人扑朔迷离。起初我不懂,直到看完《张爱玲传》,迷雾渐渐退却,我想要的答案也变得明朗起来。

原来,这世界从没有毫无理由的情感,恨如此,爱也是。当张爱玲的一生如同画卷缓缓摊开在眼前,我想,才女爱上汉奸,或许早在开始就注定了它的必然。

一:原生家庭的失败,造就张爱玲爱的缺失

母亲黄素琼是那个时代的新潮女性,思想开化,不愿将自己局限于厚重的封建思潮中。而新文化运动后,科举制度取消,父亲张廷满腹的四书五经失去了用武之地,终日感慨生不逢时。

金童玉女的佳话,本就带着各自出身的光环,当步入婚姻,所有的童话色彩全部消失,没有爱的基础加剧着彼此的裂痕。

更致命的是,不得志的张廷将手伸向了鸦片,烟雾袅袅,二人终是分道扬镳。离婚那年,张爱玲不过16岁。

读《张爱玲传》:天才女作家,为何走上爱情不归路?

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

小说《茉莉香片》里,聂传庆的父亲聂介臣同样是一个富家子弟,与妻子冯碧落婚姻告终后,同一房姨太太整日坐在鸦片箱中醉生梦死。他给不了聂传庆应有的父爱,反而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儿子的生活指手画脚,其中还夹杂着姨太太的隔岸观火看热闹。

相似的背景,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作者张爱玲本身。

黄素琼作为新思想下的第一批时代女性,她勇敢地摒弃旧式婚姻,只身来到遥远的大洋彼岸,开启留学生涯,活得潇洒自在。只不过,黄素琼的两个孩子,被留在了老上海。家里住着的,是飞扬跋扈的继母,是腐朽狠心的父亲,鸦片的烟雾缭绕间,夫妻俩欲醉欲仙,哪里顾得上第三个人呢?

1944年,张爱玲在《天地》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散文《童言无忌》,文中她描述了自己和继母的关系。

有一个时期在继母治下生活着,捡她穿剩的衣服穿,穿不完的穿着,就像浑身都生了冻疮。冬天已经过去了,还留着冻疮的疤,是那样的憎恶与羞耻。

张爱玲便是在这样的憎恶与羞耻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而这位继母倒是与父亲志同道合,他们每天的生活内容,就是躺在床上抽鸦片,而对张爱玲不闻不问。但凡继母心生不满,便对她伸手就打,一次张爱玲本能的还手时,却招来了父亲的一顿毒打。

那天,刚好是她17岁的生日。

读《张爱玲传》:天才女作家,为何走上爱情不归路?

张爱玲与家人的合照

张爱玲在《童言无忌》中曾写道:“不能忘记小时候怎样向父亲要钱去付钢琴教师的薪水,我立在烟铺前,许久,许久,得不到回答。”

本是承欢膝下的年纪,张爱玲却背负着沉重的家庭包袱,始终活在阴影之下。母亲远走,重组家庭下,造就着她亲情的缺失。而后来胡兰成的出现,恰如其分地弥补了这一空缺。

初次见面,胡兰成便询问起张爱玲的稿费收入。二人并不熟稔,打听对方的薪水未免过于暧昧,但张爱玲并不这么想。二十几年来,胡兰成是第一个关心她生活的男人,无论是出于何目的,不可否认的是,张爱玲心动了。

畸形的原生家庭,造成张爱玲爱的匮乏。胡兰成不经意流露出的丝丝爱意,如同甘霖一般,她等到了要等之人,她愿意为他低到尘埃里去。

二:长辈的耀眼光芒,衬托着张爱玲的暗淡

定义一个人优秀与否,好像从来没有谁给过标准答案,是与否,不同的人心中有着不同的定数。总有人比你更聪明,比你更漂亮,同一个人,换一个参照物,结果总会大相径庭。

就像在无数读者眼里才华横溢的张爱玲,冷眼旁观着世界,她无需踏入世间纷争,那个时代便会主动与她相关,大众视角下的她,是那么完美。

然而,张爱玲可不这么想。因为站在她面前的,是几乎无可挑剔的母亲和姑姑。

母亲黄素琼虽然出身传统官宦世家,思想却受到了清末民主自由气氛的熏染而极为开化,她不甘于长年深闺宅院里过着传统的烟火,而渴望能与一个同样思想开阔、崇尚民主自由的男子共建新式家庭。作为民国时期第一个主动与丈夫离婚的女人,她被称作中国式“出走的娜拉”,独自远赴国外,无论何时都用尽力气维持体面的优雅。她活出了自己,剥离掉世俗赋予女性近千年的标签。

读《张爱玲传》:天才女作家,为何走上爱情不归路?

黄素琼过着新派的生活

离婚后,她迎来了崭新的世界,拜师学油画,跟徐悲鸿、蒋碧薇这些社会名流都很熟识,国外一番轰轰烈烈的打拼,做过著名政治人物尼赫鲁姐姐的秘书,也曾与洋人男友谈了一场放肆的姐弟恋。而张爱玲18岁逃离父亲监禁后,选择投奔母亲,母亲黄素琼想把她培养成名流淑女,驰骋交际圈,一个淑女是笑不露齿的,滔滔不绝是大忌。

而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并不比母亲黄素琼逊色,而且在张爱玲心中占据着极重的分量。姑姑同样是一位新时代的女性,她看不惯哥哥张廷的守旧做派,反而与嫂子黄素琼成为闺中密友。她独立自强,做过投资,炒过股票,甚至买过法币保值,虽然大多是亏损。少女阶段,父母双双缺席她的成长,是姑姑相伴左右,张茂渊不仅相当于半个监护人,她的个性癖好、言谈思想,对张爱玲均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闫红在《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中曾写道:“姑姑是个聪明而有灵性的女子,也把张爱玲照顾得不错,但她太喜欢安静,常常抱怨‘和你住在一起,使人变得非常唠叨(因为需要嘀嘀咕咕)而且自大(因为对方太低能)'。”

读《张爱玲传》:天才女作家,为何走上爱情不归路?

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

就算是玩笑吧,老是听到这样的玩笑,也会下意识地收敛表达的愿望。

在母亲和姑姑面前,张爱玲不是什么传奇女作家,她压抑着自己的话语权,竭力扮演让大人满意的角色。久而久之,这沉默被他人当做清高,甚至都骗过了张爱玲自己。

显然,这种性格的人是鲜少有朋友的,纵观张爱玲一生,也就是炎樱算得上是推心置腹的好友,为张爱玲港大的求学生涯抹去了些许寂寞。女性友人尚且如此,更何况男性朋友呢?她不像林徽因,有着死心塌地的“蓝颜知己”,张爱玲默默处于一角,从未有男性试图走进她的世界。或许是畏惧她的清冷,或许是不喜她的性格,亦或是看不上她的潦倒,总之,从未有男性出现过。

这种情况下,胡兰成横空出世,张爱玲沉溺其中也就不足为奇。毕竟,一切都是新鲜的,胡兰成给的,是除了母亲和炎樱外,第三方的爱。

没有众人想象中那个高昂着头的张爱玲,相反,她不过是个小女生,卑微地爱着,怕自己不够好,怕对方放手。

三:情场之上,张爱玲难敌对方的身经百战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一个人。

张爱玲等来了胡兰成,满心欢喜地,她把他当做自己生命中的唯一。可胡兰成是谁?邂逅张爱玲,不过是他等人戏码里的一环,是他众多唯一里的其中之一。

“这跟当前的问题又有什么关系?”她冷冷地道:“哦,你打算娶妾。”宗桢道:“我预备将她当妻子看待。我——我会替她安排好的。我不会让她为难。”翠远道:“可是,如果她是个好人家的女孩子,只怕她未见得肯罢?种种法律上的麻烦……”宗桢叹了口气道:“是的。你这话对。我没有这权利。我根本不该起这种念头……我年纪太大了。我已经三十五岁了。”翠远缓缓地道:“其实,照现在的眼光看来,那倒也不算大。”

这段话出自张爱玲的小说《封锁》,也就是当年胡兰成在报纸上看到的那篇。字里行间,满溢着浓浓的碧玉女儿家的羞怯,也展现了现代女子的大胆追求。对于同样既有一段婚姻,又要寻求婚外的刺激与爱情的浪漫的胡兰成而言,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女性知音”。

他以读者的身份,登门拜访张爱玲。与其说爱上了她的文笔,倒不如说是爱上了她在感情里的开放,毕竟民国时期封建思想尚有余温,这样的女子是难以遇见的。而张爱玲,正好可以满足他对花花世界的期待。

张爱玲以为自己等来了爱情,其实不过是一个情场老手设下的圈套而已。对于感情,胡兰成身经百战,她再怎么佯装,总能被对方轻而易举地识破。

1944年,张爱玲首次去胡兰成家,为了显示自己成熟稳重,特地翻箱倒柜,找出了许久不穿的水獭皮大衣,而她的小心思,在她踏入胡兰成家门那一刻,就被老谋深算的胡兰成拆穿了。

在胡兰成的自传《今生今世》中,描述了她看到了张爱玲第一眼的感受:他觉得张爱玲衣服和人很不搭,有点像小孩子偷穿大人的衣服。脸上的表情呢,像是一个放学的小女孩,一路上就想着自己的心事,有同学喊,也不理的正经样子。

情场老手胡兰成,要想拿下这样的张爱玲简直易如反掌。送她离开时,胡兰成突然来了一句:“你身材这么高,这怎么可以?”言下之意再明显不过。你比我高,我们在一起不般配啊。初次见面,胡兰成就撂下这含蓄而又直白的表白,张爱玲如何招架得住。

读《张爱玲传》:天才女作家,为何走上爱情不归路?

张爱玲的第一任丈夫,胡兰成

身经百战的他,把分寸拿捏得十分微妙,张爱玲只能败下阵来。

后来,哪怕张爱玲托人带去一张“我们不要再见面”的纸条,胡兰成也没有丝毫理会,欲擒故纵的戏码,他见得太多了。果不其然,当胡兰成如往常一样来到张爱玲的住所,她笑了。

当年,世人无法理解他们之间的感情,即便是放在现代,也很少有人能够认可。胡兰成浸淫多年的政治身份,圆滑与市侩的烙印,与张爱玲的贵族身份格格不入,再加上14岁的年龄鸿沟,可这一切并没有影响张爱玲的义无反顾。

胡兰成的高段位,屡屡挑拨着她的芊芊情丝,她写情,写爱,却从未真正上过一堂情感课。当身经百战遇到恋爱零经验,答案已经明了。


最终,张爱玲也没有得到胡兰成承诺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即便拿到婚书,他亦是转身将另一个女人拥抱入怀。人们唏嘘的同时,未免为张爱玲感到不值。可是,这场悲剧真的可以避免吗?我想未必。

毕竟,张爱玲就是个缺爱的孩子,曾经在她眼里,亲情是没有的,人情是冷漠的。而在她24岁的时候,一个男人问及了她的生活来源,即便是出自不经意的柔情,也足以感化张爱玲冰封已久的心。

我们总是不断追问结局,不过张爱玲错在了故事的开始。复杂的家庭背景,扯不断的人物关系,独来独往的生活,当突然出现一个人能够懂她,她宁可放下一切所谓的孤傲,哪怕是飞蛾扑火。

张爱玲遇到胡兰成,这是一场必输无疑的仗。早在开始就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