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密:官员涉案金额上亿,为何只判几年刑?

很多网友可能都有这个经历,新闻发布某某干部落马,涉案金额高达几千万,甚至上亿,但最终判决只有几年有期徒刑。许多网友大户呼有猫腻,有内幕,暗箱操作。其实不然,下面天平哥就给大家说一下为何在职务犯罪调查中,某些官员涉案金额令人咋舌,但最终判决并不高。

一、几个法律常识

涉案金额:指的是与案件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财物,既包括涉案人员的犯罪金额也包括违纪金额。

认定金额:

一是涉案人违纪金额经过纪委监委调查组核实、审理室审理及相关程序,最终认定涉案人的违纪金额,这部分钱不算刑事责任,但是会收缴。

二是涉案人违法金额经过监察委员会调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最终判决的犯罪金额,这部分钱不但收缴,而且要负刑事责任。

揭密:官员涉案金额上亿,为何只判几年刑?

在职务犯罪调查中,涉案官员利益链千丝万缕,涉案金额来源也是复杂多样。调查人员并不清楚这些财物究竟是不是违纪违法所得,只能先统一打包,全部当做涉案财物进行调查,之后再一笔笔的去梳理、辨别。通常官员的财产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1.钱。包括现金、存款、外币等

2.有价证券。例如基金、股票、国债、保险、股份等。

3.贵重物品。例如金银珠宝、字画、古玩、车辆等。

4.不动产。例如房产、门面、车库等。

二、调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调查过程中,减扣涉案款物的情况是很正常的。

例如某官员亲属名下有几十套房产,市场价值高达1亿,我们一般说该官员涉案金额高达1个亿。但经过调查,发现其中有2套房子是该官员正当收入购买,有3套房子是其子女正当合法收入购买但是挂名在该官员名下,那么这5套房子就不能算作违法违纪所得(当然前提是其儿子收入确实合法,这个也会进行调查),这5套房子要在最终的认定犯罪金额中扣除。此外,官员在被调查时,涉案房产的价值是按被调查时的市场价估算,但在最终认定时,是按照该官员违纪违法获取该房产时的市场价计算,例如该官员某套房子现在价值500万元,但该官员收受该房产时是在2008年,当时的市场价只有60万元,于是认定金额也只能按照60万元计算。这么一扣一减,该官员当前1亿元的涉案金额,可能最终认定金额只有几千万元,这也是很正常的。

再例如,该官员有存款2000 万元,其中有200万元是合法所得,这个需要扣除。其中有500万元是违规经商所得,这500万元属于违纪所得,会依纪收缴,但却不会算进违法所得之中,不会追究刑事责任。在这2000万元中又有500万元无法查明来源(这种情况也很普遍,时间太久,官员说不清谁送的,也没有其他证据证实),这时候这500万就只能定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量刑比行贿贪污轻很多,兜底罪名)。最终该名官员有证据证实属于受贿贪污的金额可能只有800万元了,这与涉案金额差了一半多。

所以在职务犯罪调查中,并不是涉案金额多少,最终认定金额就是多少,这其中还是有不少差距的,再加上有的嫌疑人还有立功、如实供述等从轻减轻情节,所以最后判决不高是有可能的。

好了,以上就是为什么涉案金额巨大但最终刑期不长的原因之一。我是天平,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有问题也可以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