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南方丘陵地區不能夠養品種牛?這三個原因很關鍵

養牛是養品種牛好還是本地黃好,這是困擾著不少人的問題。有人會說品種牛長勢快,體形也比較大,育肥的空間更大。但是也有人會說本地牛適應性更加強,價格還便宜,還是養本地牛比較划算。

看起來說得都是挺有道理的,不過到底要養什麼牛還是當地的條件來決定的,沒有最好之說,只有最適合。因地制宜選擇最合適的牛種才能夠讓養牛事業更順利的。

為何在南方丘陵地區不能夠養品種牛?這三個原因很關鍵

南方丘陵地形能不能養品種牛,這三個因素決定養本地牛更划算

現在南方不少省份養牛的人可不少,就比如說廣西就有著養牛的習慣。而南方多是丘陵地形,一些地方更是能夠放牧養牛的,那麼在南方的丘陵地形到底是適合養品種牛,還是本地牛呢?

在老農看來下面這三個因素決定著養本地牛更划算更靠譜,品種牛在丘陵地形適合圈養,放養狀態就不合適了。

1、品種牛抗病性較差,不適應粗放管理

南方的丘陵地形導致灌木叢生,這給牛提供了大量可以食用的草料。如今在南方還保留著放牛的傳統,空閒時間都會讓自家孩子出去放牛。在這種情況下養品種牛就不合適了,像西門塔爾這些品種牛抗病性較差,還是北方南養更是不適應當地的環境。放養都是粗放管理,需要極強的抗病性,這些條件品種牛都不太滿足,只有養殖本地牛才能夠適合粗放養牛模式的。

為何在南方丘陵地區不能夠養品種牛?這三個原因很關鍵

2、優良品種營養需求高,放養無法提供生長條件

品種牛需要的營養物質多,草料跟精飼料都需要得到充足的供應,這樣才可以快速成長。而南方丘陵地形草靠自己去吃,精飼料基本上沒有。品種牛得不到營養飼料的供應,長勢快的優點得不到發揮,還有可能因為體形大飼料不足而變得營養不良,從而變成瘦弱老牛被淘汰,這個時候想再育肥可就更加不容易了。

為何在南方丘陵地區不能夠養品種牛?這三個原因很關鍵

所以南方丘陵地形放養還是本地牛比較適合,品種牛適合在南方圈養,在丘陵地形上放養可就是放大它的缺點限制住優點了。

3、品種牛體形大,不適應走山地

最後就是品種牛體形都比較大,可以長到1800斤這樣,而本地牛多是1200斤就可以出欄,體形上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南方的丘陵地形需要肉牛能夠爬山爬坡,對於體形較大的品種牛來說並不擅長,還容易出現重點不穩從而跌落坡下,造成傷牛死牛的情況。

而本地牛體形小耐山地爬行,不會出現什麼問題,所以也更適應山地坡地的放養模式。

為何在南方丘陵地區不能夠養品種牛?這三個原因很關鍵

總之,像西門塔爾以及利木贊這樣的品種牛,在南方圈養適合,在丘陵地形上放養可就是自討苦吃了。不僅肉牛長得不快還容易出現傷牛的情況,更好的品種牛也是賺不到錢的。所以還是建議在丘陵地形放養本地牛划算的。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呢,都說出自己的想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