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近1亿中国人患有慢阻肺:长期咳嗽、咯痰别不当回事

「世界慢阻肺日」近1亿中国人患有慢阻肺:长期咳嗽、咯痰别不当回事

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今年的主题是:齐心协力终结慢阻肺(ALL TOGETHER TO END 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一种以慢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不完全可逆,若不及时治疗,患者的呼吸功能逐渐下降,严重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严重者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现状:患病率高,知晓率低

近年来,我国慢阻肺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王辰院士牵头完成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慢阻肺的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男性患者数为女性的2.2倍;全国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接近1亿人。

由于慢阻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忽视。很多老年人即便出现了咳嗽、咯痰、气喘等症状,也往往误以为是正常衰老现象,没有引起重视。此外,用于诊断慢阻肺的肺功能检查也远没有血压测量、血糖测定那样普及。因此,我国慢阻肺的知晓率和诊断率很低:在所有慢阻肺患者中,只有3%的人知道自己患有慢阻肺,近90%的患者此前未得到明确诊断。

疗效不断提升,认识误区不少

最近30余年来,氨茶碱、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药等药物的陆续问世为慢阻肺患者更好控制疾病、减少急性发作带来可能。近几年来,使用更方便、安全性更好、疗效更优的“二联”“三联”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ICS+LABA)、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药(LABA +LAMA)、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药(ICS+LABA+LAMA)也陆续应用于临床,为慢阻肺患者带来福音。研究结果表明,与单药相比,联合用药有更好的支气管扩张作用,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急救药物使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慢阻肺的发病存在季节差异,冬天易加重,夏天症状减轻,以至于很多慢阻肺患者认为,只要没有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不适,就不需要治疗。殊不知,慢阻肺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都是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一次急性发作就可能使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下降10%。唯有坚持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和改善咳嗽、咯痰、气喘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防止或延缓肺功能的恶化。

专家呼吁:将肺功能检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和早期发现慢阻肺肺功能降低的有效方法,但遗憾的是,肺功能检查还没有被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其实,该检查不复杂,费用也不高。为早期发现慢阻肺,40岁以上成年人,尤其是吸烟者,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

近日,首个适用于慢阻肺稳定期治疗,含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长效抗胆碱能药物(LAMA)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BA)三种药物成分,每天只需用药一次的“三合一”吸入制剂“全再乐”(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正式在中国上市。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教授表示:“中国目前约有近一亿慢阻肺患者,慢阻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第三位死因。要早期发现慢阻肺,肺功能检查不可或缺。而要延缓病情进展,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无论有没有咳嗽、喘息等症状,都需要坚持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周新教授表示:“慢阻肺是一种常见且危害性很大的慢性肺部疾病,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长效抗胆碱药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的症状,并减少急性发作。”

葛兰素史克中国医学事务负责人、副总裁贺李镜博士表示:“全再乐通过全新的每日一次、单一装置的三联吸入制剂为慢阻肺患者提供治疗,使用更方便,患者依从性更好。最新研究表明,与单药治疗(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相比,全再乐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显著减少慢阻肺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与长效抗胆碱能药物+长效β2受体激动剂(LAMA/LABA)制剂相比,全再乐能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订阅2020全年《大众医学》杂志(挂号寄送),请点下图↓

微信号:popularmedicine

▸ 投稿合作:744673767@qq.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