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挽回不了?那是你根本沒有認真看到他的童年與世界

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一個問題,就是對方能跟你分手,是因為當初你與對方的各種爭吵,其實也對對方造成了傷害,你總覺得,被分手的是你,你總覺得你才是那個受傷的人,是對方不斷的在挑剔你,其實結果並不是如此。

從心理意義上分析,也可以理解在這個挑剔的背後,在他們的內心裡也在此時此刻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被愛的孩子,這個孩子現在懷疑這個世界是否有人真的對他好,還是有其他目的。在他的內心潛意識圖示是:“我或許不值得被人愛,如果你現在對我很好,那可能是假的。你不過是想挽回我以後,繼續傷害我而已”。

聽著很殘酷的話語,卻是可能是他心中的假設。這個假定來自於一個人在小的時候,他所感受到的世界是如何對待他的方式,也許就是吝嗇。比如在孩子有需要的時候,媽媽能否滿足還是挑剔他,或者拒絕他?

他在原生家庭裡面的成長狀態,接受親密關係的對待方式,決定了你現在挽回他的時候,他內心最為真實的想法與感受。

你希望挽回他,就要清楚的認知他的內心。

你挽回不了?那是你根本沒有認真看到他的童年與世界

這時候我也要糾正一個觀點的應用,就是“延遲滿足”,這個概念來自於20世紀60年代一個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跟蹤實驗。

說是在實驗人員離開房間時告訴孩子,如果可以等待二十分鐘,就可以給他更多的糖果獎勵,不同的孩子有不同反應,經過跟蹤能夠堅持時間越久的孩子,未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高。很多家長看到後,就會對孩子使用此種策略,訓練孩子耐受性。

但在這裡我恰恰要說明的是:“一個孩子能夠等待,心裡的耐受程度越高,越是說明這個孩子在初期階段得到了很好的滿足,特別是心裡的情緒方面。”他曾獲得過,並且他相信別人能夠給他,他有這個信心時,他對未知事物的延遲滿足感自然可以有這個把握。當一個孩子沒有情緒滿足的體驗時,他會對他人或者世界能否滿足他,有著巨大的懷疑,當他人只告訴他可能性的結果時,他內心的耐受度通常是無法堅持的。就如同你現在不相信你能挽回他,他也不相信他能夠再次從你身上獲得滿足感一樣。

這個感覺也可以對應到“難以被滿足”的人身上,當一個人內心缺乏被滿足的體驗時,其他人的示好只能作為他對於這個人的一次評估,他還需要你不斷地對他好,被他挑剔,你還能堅持住這個做法,直到她內心內在客體可以感覺到真實為止。

對於希望他人給自己“好”的貪婪,是一個內心有情感黑洞的孩子吶喊的聲音,他彷彿在提示這個世界:“我也需要愛,請不要忽略我!”所以,明白了麼? 你的挽回的行動如果對於他們只有那短暫的一下下的舉動,他們內心是非常堅定地認為,你另有企圖,不是真的愛他,你只有持續的輸出你的價值與情感,他才會覺得,自己有被愛的可能性。

他在幼時未滿足的慾望延展到了成人關係,表現最淋漓盡致的時候就是婚姻關係,這個親密關係的舞臺會加速使他退行到孩子,並且把在戀愛階段所未表達的與原生家庭父母關係中的依戀問題、潛意識幻想、力比多欲望實現等等需要投射到配偶身上,很不幸就是你身上,包括那個在挽回當中的挑剔就是其中一部分。

所以,我們從修復關係這件事情上,衍生出了一個更為深入的話題,那就是如果一個人在童年時期,他的情感需求未能得到滿足,簡單點來說就是“缺愛”的話,他往後的發展及人格特徵都會深受影響。

如果你希望挽回他,希望重新建立這段關係,你必須知道,他要的是什麼,他所缺失的是什麼?如果這點做不到,那可能很長的時間內,你都因為不夠了解而放棄挽回,或者說放棄拯救你們彼此。

你挽回不了?那是你根本沒有認真看到他的童年與世界

A:挽回不了因為對你缺失的安全感

一個充滿愛意、對孩子需求敏感的母親能夠讓孩子感覺被理解和支持;孩子從母親身上感受到關係是穩定而充滿愛意的。當孩子心中有個安全的港灣,他才有勇氣和力量,去探索這個世界等待著他去探索,去尋找自己所愛和愛自己的人。

而如果孩子感受她的母親有時候在,有時候不在,他會體驗到不穩定、不可靠的感覺,並會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脆弱而動盪的;他不相信世界上有能夠持續和穩定的關係。大多數有這種母親的孩子,長大會成為焦慮依戀型,一生都在渴求親密感和聯結,卻在擁有時如坐針氈,懷疑自己無法留住和維持美好的感情。

如果孩子擁有一位剋制而冷漠的母親,他們長大會帶上厚厚的保護殼,相信做人只能靠自己,儘可能不去依賴別人,這時候我們說,他的依戀類型就是迴避型的。

安全依戀型的孩子尋求親密,而親密感對冷漠型的人則是陌生而遙遠的;孩童時期形成的依戀類型,對親密關係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所以,你需要了解他在童年缺失的是什麼,他的依戀類型屬於哪一類,你才能更清楚的知道下一步你的行為與做法,能否讓他覺得有安全感。

B:挽回不了是因為你再次損害了他的的自我概念

母親的臉是孩子能“看到”自己的第一面鏡子。

自我協調、充滿愛意的母親的面容讓孩子看到了接納,向孩子傳達著:“你是你,這樣很棒”的信號。而相反,母親缺乏愛意的面孔則會讓孩子以為自己是不夠好的、有缺陷的;如果孩子經常被母親忽視或冷漠以待,或是被批評,那麼他就會感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不值得被愛的,永遠都不夠好的。

缺愛的孩子很少能客觀、清晰地看待自身,尤其是當他們打小就是家裡的出氣筒,或是沒有存在感,那麼他們很難擁有健康的自我價值感。OK,其實你是否在無意中讓對方感受到了這種低價值感?你是否在指責中讓對方覺得自己永遠達不到你的要求,你永遠都不認可他? 這就是他與你分手的原因。

C:挽回不了是因為對你缺乏信任感

一個人要能夠信任他人,首先要相信:儘管這個世界不是完美的,但整體來說是安全的,人們是善意的。如果孩子的母親情緒不穩定、或好鬥強勢、或吹毛求疵、或東猜西疑,那麼孩子學到的是“感情和關係都是不穩定和危險的,信任總是如曇花一現,沒人可以信賴。”所以,你任何的情緒不穩定,行為不穩定,言辭不穩定,對於對方來說,都是讓他持續對你失去信任的點。

D:挽回不了是因為他本身是一個輸不起的孩子

當然,沒人喜歡挫折和失敗,但有足夠安全感的孩子不太會因為挫折或是失敗再或者失戀,就認為自我沒有價值,也不會輕易把等同於自己的性格有缺陷。或許他也會摔得鼻青臉腫,但他知道,失敗可能是因為自己目標設得太高,自己還有可以努力的地方,所以他不會在第一時間否定自己。

有種說法是,自小缺愛的孩子不能忍受任何的拒絕或失敗,以此來對抗童年時母親對他們的貶低和評判。其實這一說法並不正確。但有一點是常見的:他們保持著高度的警覺,會為了避免失敗而付出任何代價,即使是對自己有害的。所以,當你在挽回中,表現的欲拒還迎,給他一種他隨時可能像以往戀愛過程一樣,被刪除,被拒絕,那麼對他們來說,他們根本不能接受,所以也不會去嘗試接受你的挽回方式。

我們去修復一段感情,一方面,是修復自己內在的小孩,另一方面,我們是在修復對方內心的小孩,這種來自童年的缺失,需要你更有耐心,認知程度也需要更高。

你挽回不了?那是你根本沒有認真看到他的童年與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