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中央之國的形成 [第82節]

長篇連載,每週更新

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現在我們暫時離開中山國,回到“三家分晉”的話題上來。應當說,但凡接受過中等教育的人,基本都知道“戰國七雄”的概念。而這七個戰國強國中,魏、趙、韓都是從晉國分裂而來的。如果你再對歷史感興趣的話,對於“晉國六卿”這個概念也應當不會陌生。因為在晉國最終被三大家族分裂之前,晉國的國政長時間是被六大家族所掌控的。而晉國之所以會形成六大家族的格局,始於那位老來稱霸的“晉文公”,他所創立的“六卿”制,為日後晉國內部分裂的地緣格局埋下了隱患。

其實這也不能怪晉文公,六卿制度的設立,根本目的是為了分權。只不過晉國的地緣格局實在有些複雜,這些卿族世家最後獨立出自己的一片空間也實屬無奈。

“晉國六卿”一開始只是個政治概念,至於是誰任職這些高位,其實是不固定的。只不過華夏族也好,中央之國也罷,實際都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而這些個家庭繁衍到一定時候,就形成了寵大的家族。而這些以血緣為紐帶聯繫起來的家族,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亦希望他們所獲得的利益,能夠因由血緣的關係而傳承下去。

這種情況實際上到現在也沒有什麼改觀,我們經常能夠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門,看到來自同一個家族的成員,共事於同一個政府部門的情況。並不能說這些人都是庸碌之輩,但他們能夠獲得比旁人更多、更重要的資源,那就是“機會”。

晉國的情況也是如此,在春秋晚期,晉國六卿的概念實際已經演變為“六大家族”了。這六大家族分別是:範氏、中行氏、智氏、韓氏、趙氏、魏氏。而這六大家族之間的關係,並不會因晉文公所創的是“六卿”制度,就滿足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之間同樣存在著殘酷的博弈。

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事實上這種政治博弈,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我們所熟知的“歷史”,其實就是一部記載政治鬥爭的歷史,也是眾多歷史愛好者及影視劇編導們所熱衷的題材,一般而言並不會成為此貼所感興趣的話題。

之所以在這裡要提到晉國六卿的概念,是因為在周王朝沒有完全覆滅之時,或者說中國沒有形成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之前,“封建”制度仍然是政治主流。而相比於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封建制度下的政治鬥爭,很容易連帶地緣政治格局的變化。因為就象諸侯們從王室那裡分封到土地一樣,卿族大夫們也從各自的君主(或稱“公室”)那裡分封到土地。你在政治格局中的位置,直接影響你家族的生存空間。

對於晉國內部繁雜的政治鬥爭,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深入研究一下。基本的脈絡是六卿變四卿,即中行氏、範氏先被滅,然後是魏、趙、韓三家聯手攻滅了智氏。

關於春秋戰國時代應該從什麼時候分界,歷來都有不同的說法。之前我們也分析過,正式的分法,應該從魏、趙、韓三國的諸侯地位,被王室承認那年算起(公元前403年),否則所謂的“戰國七雄”無從談起。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官方”的任命,並不總是和現實合拍的。在群雄並起的年代裡,各政治力量往往都是先把生米煮成熟飯後,再去關注面子的問題。那些在春秋中稱霸的諸侯們也只會真的形成稱霸的局面後,才會去會盟諸侯,並謀求王室的承認。只有那位以“仁義”為上的宋襄公才會去嘗試,在自己的實力尚未達到之時,便以會盟的形式,希望大家承認自己的霸主地位,結果當然是自取其辱。

因此如果從現實的角度看,魏、趙、韓三家在聯後攻滅智氏之後(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晉的局面就已經開始形成了。正如我們剛才所分析的那樣,智氏和之前的中行氏、範氏一樣,在失敗之後失去的不僅僅是政治地位,更是土地。沒有人會坐以待斃的,因此每一次政治鬥爭都是通過戰爭的形式體現出來的,而結果則是地緣政治的重新洗牌。

到了公元前437年,晉國公室最後的土地也被三家瓜分乾淨了。只不過暫時誰也不願意承擔滅晉之祀的罪名,還為晉國的公室保留了“絳”都、“曲沃”兩座城邑,並且反過來要奉三家為上。也就是說,到了這個時候,三家分晉基本算是完成了。如果將這一年看成是戰國時代的實際開啟年,也算合理。

我曾經非常想還原出“晉國六卿”以及“三家分晉”之初的地緣格局,但後來發現,這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為在當時,國家的形式還是以點為主,即以控制城邑為主,點與點之間暫時還沒有條件連成一片。而這些家族在晉國所受封的城邑,經歷過上百年的積累過程,並不一定會限於某一個地理單元。也就是說,他們所控制的土地是犬牙交錯的。即使是在六卿演變成為三大家族後,這種情況依然存在。因此我們很難用一條國境線,準確的劃出魏、趙、韓三國的地理分割線。

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緣格局,顯然是不符合地緣政治的基本規律的。如果沒有穩定的,聯成一片的國土,誰都不會感到真正的安全。因此三晉之間的關係,很大程度就是在重新劃分勢力範圍。而這個磨合的過程,即有戰爭,也有和平的交換。根據自身在三家分晉之初,所佔據的地緣位置,魏趙韓三家也或主動,或被動的確定了自己的主要發展方向。或者說是將哪個地理單元,劃歸自己的勢力範圍。

鑑於三晉最後的土地已經遠遠超出了山西高原的範圍。我們會分片解讀,三晉是如何分別分割這些大的地理單元的。首先當然是晉國的大本營——山西高原。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魏、趙、韓三國是如何瓜分山西高原的晉國土地的吧。前文我們說了,如果要想將三晉在分立之初所佔據的城邑完整的標示出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過我們卻可以從三個國家的初都處,以及他們在戰國後期所形成的地緣格局,看出他們的主要擴張方向。

正如所有以農耕為主要生產方式的民族一樣,適合耕種的平原地區,都是爭奪的重點。因此在三家分晉之後,三個曾經的盟友都選擇了自認為最有利自己發展的城邑作為都城。其中魏國的政治中心設在運城盆地的東部,與他們在中條山南部的初封地——魏地,隔中條山相望。在假途伐虢一節中我們已經說過,魏國的這塊初封地,是因晉國吞併了一個叫“魏”的小國而得到的;而韓國的先祖得到他們的初封地,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這片因韓原大戰而聞名的土地,之前也是屬於一個叫“韓”的小國的。由此可以看出,中國人是多麼的懷舊,這些國名在轉換為地名後,又被它的新主人重新變為國名。

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韓國在獨立之後的新都城,設立在臨汾盆地的中部,叫作“平陽”,與位處臨汾盆地西部的韓原遙相呼應。如此看來,韓國似乎對臨汾盆地情有獨鍾,而魏國則更應該在運城盆地拓展自己的空間。不過有一個問題是,臨汾——運城兩大盆地,雖然分割為兩個不同的地理單元,但實際上這兩個地理單元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這一點在春秋晉國的章節中已經解讀過了。

也就是說,既然晉國最終將臨汾——運城兩盆地融為一體,併成為晉國的核心區,那麼理論上存在的兩個山頭,實際上被合為一座天王山了(也就是“河東之地”)。正所謂“一山不能容二虎”,韓、魏兩國勢必有一家要被擠出河東之地。

縱觀先秦的歷史,並非所有的地緣矛盾都是不可調和的。就好象大家所熟知的“一山不能容二虎”這句俗語,其實還有一句少有人知的後話,叫作“除非一公和一母”。只可惜韓魏兩國都是經歷過晉國內部殘酷的政治鬥爭,而生存下來的強者,並沒有一方願意象當年的“申戎”一樣,僅僅滿足於把持周王室的選後權,並以此為前提,甘為對方所驅使。

最終的結果是魏國獲得了河東之地的控制權,而韓國則被迫將他們的政治中心遷往別處。如果晉國不是三分天下,而是由韓魏兩國平分秋色的話,,那麼韓國人很可能會向北佔據太原盆地,並將晉北的忻定盆地、大同盆地作為擴張的方向。不過可惜的是,那三個盆地已經被趙國定為自己的勢力範圍了。

趙國的先祖趙夙,與魏國的先祖畢萬是同時受封的。時間都是在曲沃代翼之後,晉國大舉吞併河東諸侯之時。將吞併的土地獎賞給有功之臣,是分封制的一種體現。趙人所得到的土地就是韓原附近,那裡原來屬於一個叫“耿”的小國。不過與魏趙兩國有所不同的是,趙人並沒有以“耿”作為自己的國號;更為重要的是,趙氏子孫並沒有將臨汾——運城兩盆地所構成的河東之地,作為自己的擴張方向。而是選擇做一個開拓者,將目光鎖定在山西高原的北部。

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趙國的先祖趙夙,與魏國的先祖畢萬是同時受封的。時間都是在曲沃代翼之後,晉國大舉吞併河東諸侯之時。將吞併的土地獎賞給有功之臣,是分封制的一種體現。趙人所得到的土地就是韓原附近,那裡原來屬於一個叫“耿”的小國。不過與魏趙兩國有所不同的是,趙人並沒以以“耿”作為自己的國號;更為重要的是,趙氏子孫並沒有將臨汾——運城兩盆地所構成的河東之地,作為自己的擴張方向。而是選擇做一個開拓者,將目光鎖定在山西高原的北部。


如果說韓國最終退出了河東之地是因為魏國的壓力,那麼趙國則是在六卿尚存之時,就已經明確了自己的擴張方向。那位真正為趙國獨立奠定基礎的趙簡子,在公元497年之前所築的晉陽城就在現在的太原一帶,而築此城的目的就是為了遠離政治博弈的主戰場:臨汾——運城盆地。

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晉陽邑的地理位置,就會發現晉陽在太原盆地的北端,或者說是處在忻定盆地與太原盆地相接之處。優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可以左右逢源,將忻定盆地與太原盆地融合為自己的勢力範圍。


趙氏的這個選擇,無疑是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而晉陽城在築成後不久,也幫助趙氏族人經受了兩次大的戰役。一次是公元前497年,中行氏、範氏聯手趙氏在邯鄲的小宗(邯鄲氏,又是一個想做大家長的“曲沃桓叔”),對晉陽城發起的進攻。這次戰役的最終結果是趙氏聯合了智、魏、韓三家,反過來滅掉了中行氏和範氏,而趙氏內部的大小宗之爭,自然也平息了。

這次戰役除了讓晉國的政治舞臺上少了兩個競爭對手,也讓趙國在今後的地緣整合中,將重點放在讓自己在太行山兩側的土地連成一片(否則趙國孤懸於河北平原上的領地,就算不被人吞併,也很有可能再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

晉陽城所面臨的第二次考驗,和第一次如出一轍。這一次是智氏聯合魏、韓兩氏,欲滅趙氏。後來發生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比較清楚了。趙國反過來策動魏、韓兩氏共同滅了智氏,而晉國的政治洗牌也就此終結。接下來的事,就是魏、趙、韓三國,如何將瓜分而來的土地重新組合,以讓三國的控制區能夠最大限度的連成一片。

對於晉陽城的位置還需要說明一下,主要是百度百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對於一些認定百度為權威的朋友,可能會有所誤會。趙人所築的晉陽城位置在現在太原市的西南。或者說現在太原市的主城區是在汾水的東側,而趙人所築古晉陽城在汾水的西側(現在的太原市晉源區一帶,著名的晉祠就在這一區域)。不過也有人認為晉陽是在現在的永濟市一帶,也就是運城盆地的西南部(如果你在百度百科中尋找答案,就會找到這樣的結果),所依據的理由是秦國在與魏國的戰爭中,從魏國手中奪取了一個“晉陽”邑(公元前319年)。

其實這是一個誤會,前面我們已經說過,在古典時期,一名多地的現象很普遍。趙國初都的晉陽城的確是在太原西南部,否則秦人決不會遲到公元前246年才攻克晉陽。更為重要的是,趙人如果不將政治中心移至山西北部,他們在北方的擴張行動將無所支撐(政治中心總是要放在最需要集中人力物力的地方的)。

晉國六卿與三家分晉,詳解山西的地緣結構

如果我們將山西高原,由南至北按照地緣關係作一個劃分的話我們首先可以將臨汾——運城兩盆地視作一個戰略區。按照方位來看,這個戰略區屬於“晉南”。在華夏族以黃河下游作為擴張對象時,晉南地區是中央之國最為重要的地區之一,也是山西高原的地緣核心。

而當華夏族開始向北擴張後,山西高原中部的另兩個盆地:太原——忻定盆地,又可以劃分一個個戰略區,即為“晉中”。這兩個盆地之間的關係與臨汾運城盆地類似,而當年趙人將政治中心設在二者的連接處,更是讓晉中地區能夠以一個整體形象,出現在中央之國的政治舞臺上。

至於恆山山脈以北的大同盆地,或者說晉北地區,由於向北與蒙古高原之間,沒有連續的山脈作為切割線;向南又有恆貫太行——呂梁山脈的恆山山脈作為屏障。因此在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大同盆地成為了農牧混合區,尤其是在華夏文明趨於保守的時期,帝國的統治者更願意將更易於防守的恆山山脈,作為主要的防線。

當然,大同盆地最終還是成為華夏核心圈的一部分。而最先作出這種嘗試的,正是趙國。鑑於趙國在北方的擴張,暫時還不至於與另外兩個鄰居發生衝突,我們還是先將目光轉向山西高原的南部,因為在魏、趙兩國瓜分完臨汾——運城,太原——沂定、大同,這五大盆地後,還有一片雖不豐腴,戰略位置卻極為重要的地區沒有進入我們的視線,那就是“上黨高地”。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