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无数的铺路石才能成就一条康庄大道。

2019年10月10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49.7亿元的票房成绩位列中国电影总票房排行榜第二,成功地为国产动画电影树立了一座新的丰碑,也让无数动画人看到国产动画的无穷潜力和能量。

成功背后总有心酸的叙事,媒体揭秘的焦点很快转移到制作难度上:参与人员超过1600人,60多家外包公司,《哪吒》堪称“集全行业力量”制作而成。

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故事是,光是反派申公豹人脸变豹子脸这一个特效,特效师花了两个月做不出来,因挫败感而离职,之后兜兜转转项目又丢到他手里,被逼着“磨了出来”。

从1922年万氏兄弟的《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到2019年导演饺子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国产动画已走过97年的风雨路。

在绚烂多彩的动画场景背后,是动辄三五年的冷板凳,几千张原画和分镜草稿,几万元一分钟的制作成本……有人评价说,在所有文本里,动画电影的难度最高。

更不为人知的,是一群造梦的动画人,他们勤恳劳作,栽种热忱和智慧,一点点改造动画行业的蛮荒之地。比起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们冒险探索、开辟天地的故事更加跌宕起伏。

拓荒

时间退回到二十年前,现在的杭州娃娃鱼动画CEO潘斌当时18岁,他背着在上海做生意的家人,偷跑到杭州一家动画公司做学徒。

从小看连环画的潘斌对绘画和故事有着天然的兴趣,《北京卡通》《少年漫画》《科幻世界画刊》等杂志,他几乎每期必买。1992年,潘斌刚上初中,在电视上看到日本动漫《七龙珠》,被其中的奇幻全景和悟空等角色的打斗动作吸引,独特的镜头语言带来了热血沸腾的观感体验,激发出他想要做动漫的念头。

读中专期间,他应父母要求报考了土地管理专业,但一直偷偷自学漫画,每天沉浸在自己编故事、设计漫画人物的乐趣中,有了成型的作品就寄给杂志社,虽不曾投中,却乐此不疲。

1993年,广电发布“三号文件”,打破了中国电影放映公司的垄断经营,拉开中国影业改革序幕。

国外的动画产品不断被引进到中国,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美国的动漫外包加工厂。潘斌的第一份工作就在一家承接原画外包的公司,在这里,他头一次接触到动画基础工艺——中割,即在动画中把原画间的动作画全的过程,是直接影响最终动画质量的基础环节。

90年代末期,动画代工是生财之道,吸引了大批年轻人。比起普通工人三五百的月薪,潘斌一个月最多进账五千。但长期单调、枯燥的代加工无法满足潘斌的创作欲,他攒钱买了电脑,每天在“闪客帝国”网络论坛里与人交流flash动画,“这让你感觉离原创动画的世界近点儿。”

2001年,当潘斌将自己第一个flash作品《武松打虎》放在“闪客帝国”的“爬行榜”上,点击数量蹭蹭上涨时,阮瑞成为中国传媒大学首届数字影视制作系的学生,次年,卢恒宇考进中央美术学院第一届动画系——若干年后,他们分别创立了艺画开天和艾尔平方动画公司,代表作分别是《灵笼》和《十万个冷笑话》。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灵笼》

不同于潘斌的野蛮生长路径,阮瑞大一就立志要去加拿大谢尔丹学院深造:周一至周四,他窝在寝室做生物、机械类为主的动画作品,周五至周日就去外面的工作室学习、打杂,积累实习经验。四年后,他顺利收到了谢尔丹学院的offer。

命运的玩笑总是出其不意。在第八次被大使馆拒签之后,阮瑞放弃了出国留学,留在了之前实习的工作室,“进入人生中最消沉的时光。”

卢恒宇的经历相对顺遂。2004年,他参与了央视3套《快乐驿站》的节目制作,这档日播栏目以动漫手法演绎传统相声、小品,广受观众欢迎,也帮卢恒宇积累了商业动画制作的经验。

同一年,熟练掌握flash动画技术的潘斌开始为一个取名为番茄的卡通形象制作游历探险的动画片,由此和几个朋友合伙成立了“番茄动画工作室”。

此间,他们作为动画人才的后备军陆续入行,央视也从上影厂慢慢接过动画制作的大旗,但国产动画作品仍然匮乏,整片市场犹如长着稀稀落落杂草的荒地。

曲折

“黯淡无光,”阮瑞形容当时的国产动画市场。

一路看着电影《侏罗纪公园》《ET》长大的阮瑞梦想做生化或机械类科幻动画电影,但现实中,他每天还是要和各个企业找来的商务合作打交道。

潘斌也有着同样遭遇,工作室成立后,他一心想把番茄动画小人的番剧做出来,却无力支付一分钟七八千至一万多的制作费用,再加上缺乏管理经验,三年下来,12集的番茄小人动画片终于完成却只能免费投放在网上。因为找不到其他盈利方式,工作室渐渐转型为以广告为主的公司,潘斌的身份从导演变成了技术总监,他不自在,独自抽身离开。

200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在数十家电视台热播,北上广地区的平均收视率高达13.1%。一年后,广电总局颁布电视动画片播出管理的相关规范,限制了各电视台进口动画播放份额。同时,国家开始实行对国产动画的补贴政策,央视以2000-3000元/集的价格补贴国产动画片。“吃补贴”一时盛行,潘斌本想也试一试,发现不少外行涌进来,用粗制滥造的产品 “骗补贴”,只得悻悻走开。

动画播出时段集中在晚六点左右,观看人群局限于低幼儿童,同样是难以回避的问题。“大多数独立工作室不太想只做低幼动画,又苦于没有投资和变现渠道。”眼看着身边越来越多朋友投身游戏行业赚热钱,阮瑞第一次发觉,要想找到动画市场的突破口,只会动画技术没用,“不知道该怎么做,挺绝望的。”

潘斌不死心。2007年,他又在杭州创立了娃娃鱼动画工作室,招徕了四五个朋友,启动“导演中心制”的管理模式。吸取之前创业失败的教训,他将原创动画和多媒体影像业务彻底分开,以商务资金供养原创动画,保证导演的独立创作,实现持续产出。

碰巧以前在闪客帝国上认识的网友不思凡改行做动画,“他的flash动画在圈内很出名,这人有才华,是个搞创作的料,”潘斌很快拉他入伙。于是,两人一起合作了“娃娃鱼”首部原创动画番剧《小米的森林》。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小米森林》

类似于不思凡之后的电影《大护法》,《小米的森林》描绘了神秘森林里黑暗的生存法则,用共生的概念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少网友称,终于看到一部非低幼的国产动画了。

“娃娃鱼”为16集加5集番外的《小米的森林》共投入上百万制作费用,剧集收获了好评,但公司还是承接不到好的投资,资金逐渐吃紧。

彼时,卢恒宇在成都中华轩数码娱乐公司谋得导演一职,与晚一年进组实习的李姝洁结缘,共同执导了动画长片《云端的日子》。2008年,“中华轩”也遇到经营难题,动画项目萎缩,卢恒宇和李姝洁被迫离开,两人兜里装着300元现金和一个硬盘,坐火车北上,一夜间变成了北漂。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艾尔平方创始人卢恒宇和李姝洁

阮瑞则独辟蹊径,带着“掌握互联网运行逻辑,为原创动画开疆拓土”的目的,加入了朋友刚运作的育儿类app。

而在上海,一个名叫李豪凌的建筑系毕业生进入了上海电视台炫动卡通频道的供应商公司,担任原案设计和分镜。日后,他将遇到一名叫做王昕的动画导演,组建起一家叫做绘梦动画的公司,制作出《妖狐小红娘》《一人之下》和《凸变英雄》等大众耳熟能详的动画作品。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凸变英雄BABA》

这是后话。

重建秩序

《十万个冷笑话》爆了。

北漂一年之后回到成都的卢恒宇和李姝洁没料到,两人导演的漫改动画《十冷》第一集刚上线,新浪微博的转发量3小时内破万,三天内播放总量迅速突破1000万次。

《十冷》以偏恶搞的吐槽方式重塑了哪吒、超人、匹诺曹等人物形象。回忆起做《十冷》的初衷,卢恒宇想起看到的第一本漫画书《超人》,从此对“超级英雄”文化产生了兴趣。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十万个冷笑话》第一季

2012年像是一条难以言说的分水岭。岸的一面是政府取消扶持计划,行业泡沫破灭,一批动漫公司宣告倒闭。对岸则是《十冷》在网络上的迅速破圈,投资紧随而来。在全国不同地方,很多人看着《十冷》,坚定地踏入了动画界,走上漫漫征途。

好传动画的创始人尚游就是其中之一。学建筑的他09年从法国毕业归来,却难以适应僵化的房地产公司。苦于没有个人创作的空间,他放弃年薪三十万的工作,跑到北京昌平小汤山附近的手冢治虫工作室学起了动画。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好传动画创始人尚游

“创作给人一种美好的感受”,他被动画人身上那股纯粹的执着吸引,几乎重走了当年潘斌的老路,学中割,学flash,建公司。最惨的时候,尚游靠每周交一组净赚7000元的施工图给同伴发工资,以保障人均两千的待遇,结果还是没留住四个朋友,最后成了光杆司令。

看到《十冷》上线,尚游很激动,“终于在网上看到打开市场的优质作品,感觉一道光束从远方阴暗的天空照进来,我也再试试。”这一年,他在天津另起炉灶,拉着四五个动画制作人,创立了“好传动画”。

还在互联网中摸索的阮瑞,尤其注意到《十冷》带来漫改IP的流行,必将成为一个国产动画发展的新趋势。

泛娱乐化的概念随之而来,腾讯、bilibili(下称B站)等视频平台接连投资打造与动画工作室的合作生态,并尝试培养用户付费观看的习惯,好的动画作品渐渐被挖掘和孵化。

如阮瑞所料,2014年,《十冷1》电影收获1.2亿元票房,成为中国影史上第一部票房过亿的非低幼国产动画电影。仅一年后,《大圣归来》刷新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记录,以9.56亿位居第一。

“手游与IP的绑定营销和IP动画电影的开发,均说明动画的变现模式有更多可能性,也让资本看到了动画IP的可持续发展潜力。”阮瑞感觉时机成熟了,他和两个朋友一起创立了艺画开天动画工作室,用500万融资作为启动金,进行游戏IP的3D科幻动画制作。

偏偏尚游不喜欢以IP为动画的生存依据,当初他放弃建筑转行做动画,就是想坚持做属于自己的、不受其他因素影响的东西。

在杭州偶遇不思凡可能是冥冥中的缘分。尚游听闻他在创作中屡屡受挫,正准备放弃动画,回家种田。尚游对他的印象还停在2004年的一个黑白flash作品—《黑鸟》。主角是一位背双剑的侠客,带着一只黑鸟,行走江湖,像极了不思凡本人。

“想做什么样的动画?”

“暴力的。”

“那就暴力得彻底点。”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大护法》

之后便是两年多的蛰伏,再出现,就成了那部探讨个人意识觉醒的动画电影《大护法》。尚游没在公开场合提过的是,那几年,为了坚持做几部心里没底的原创动画,他卖了早年投资的几处房产,制作过程中但凡遇到周转不开的情况,就默默垫一笔。

2013年组建绘梦动画的李豪凌则选择了稳扎稳打,他自称“背粮的人”,“你要先活下去。”入行即从事原创作品创作,成立公司后,他反而坚持“不轻易碰原创作品”的思路。

在国产动画起飞的背景下,成立于2013年、开始制作国产动画、并且和诸多视频平台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的绘梦,面临着市场需求暴涨的挑战。国内产业基础薄弱,为了扩充产能,绘梦在2015年的年初和年末分别在韩国和日本建立了子公司。

稳健的布局和经营策略,让绘梦动画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少有的制作和创作能力兼备、同时已经形成了稳定产能的公司。”

个性鲜明的动画人以独立的精神建立了各个工作室的调性和气质,在市场道路两旁树立了一面面象征秩序方向的小旗。

热爱无悔

迪斯尼有句话说:“当我们筹划一部电影时,我们不考虑儿童,也不考虑成人,我们只遵循内心深处最纯洁的地方。所以我们创作的初衷是,如果说这个世俗喧嚣让大家忘记了这个地方,那希望我们的电影让人们看完之后,能够想起这个地方。”

各个工作室的导演、制片人的想法也极其相似,“让人在真诚的作品中获得美好的感受”,“让人的内心多一份力量”,“唤起人类的某些醒悟或反思”……

2012年,卢恒宇和李姝洁在成都创建了动画公司艾尔平方。他们没结婚,没要孩子,每天就是看电影、追剧、逛漫展、玩游戏和做动画。

“但是我们不怕穷,无论行业、市场或其他因素如何变动,我们就一个道理,喜欢就干,这个最重要。”李姝洁欢快地补充了一句。

今年,中国在线动画用户规模上半年达到近3亿人,超过去年总人数2.1亿。在B站,国创区的 MAU 首次超过番剧区,成为 B 站第一大专业内容品类。国创区总播放时长破 3 亿小时,同比去年增长 125%。

即使国产动画的形势日趋向好,每个创业人都难免间断性遭遇重重阻碍。“娃娃鱼”团队改变经营管理模式后,走上漫画、动漫番剧和动画电影综合开发的道路,前些年,多媒体影像业务的单子少,潘斌差点无法支撑原创动画组的经费开销。直到B站等资方的千万级融资注入,才将“娃娃鱼”拉出泥淖。

艺画开天也曾因国内IP开发合作的体系未成熟而受挫,损失了一部已经制作成型的番剧。及时止损后,时隔两年,他们又高价制作了B站独播的高概念科幻番剧《灵笼》。动画里宏大的叙事背景,逼真的格斗场面,冰冷的末日图景,几乎代表了国产3D动画长剧的最高水平。

阮瑞保持着每天早10点到办公室,晚10点下班的习惯;尚游还总是找分镜师要几张动画来练练设计和绘画,“看别人画就手痒”;潘斌将讲故事的欲望放进了企划这一环节,他还想多参与些创作。

而为绘梦“屯好粮”的李豪凌,要直接转型——做“掌勺的人”,发力原创作品。2018年底,绘梦和B站联合成立了主打原创的动画公司哆啦哔梦,也陆续推出了《凸变英雄》《凸变英雄leaf》和《肆式青春》动画电影等作品。

卢恒宇和李姝洁则在尝试“放手”,B站评分9.8的《汉化日记》是艾尔平方的首部原创动画,挑起大梁的主创都是新人。动画临近上线的时候,片尾曲还没有着落。当所有人一筹莫展时,担当演出的小姑娘则提出用纸片人实拍的创意,演唱也是由公司的女同事们合唱完成,结果反响极佳。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汉化日记》片尾曲

11月17号,在B站的国创发布会上,获得动画新人挖掘计划——“小宇宙新星计划”——金奖的作品《阿莉塔的睡前故事》,同时也是正片《龙心少女》的先导片。出自一个两年前组建的新团队“摔跤社”,工作室六名成员平均年龄24岁。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摔跤社团队:抱着猫的是蹇单,他右边穿着灰色毛衣的则是导演张逸兴

从北影毕业后,“摔跤社”制片人蹇单带着五个伙伴来到北五环外的一栋公寓楼里制作原创动画。那是一间两层loft,月租5500,涨价前4800。角落里堆满了制作动作戏需要参考的武器模型和原画稿。

靠着家人、朋友的资金支持,他们窝在这个工作室整整3年,才完成了《龙心少女》的前期制作,这是一个个体如何与内心的邪恶相处的故事,团队原画能力和剧本掌控力受到B站的青睐。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龙心少女》先导宣传片《阿莉塔的睡前故事》

导演张逸兴想做一部“不是自娱自乐的,而是能让更多人喜爱的作品”。《龙心少女》拥有4万字的设定集,涵盖宗教、国家、民族等等,是国产动画中较少拥有庞大、完整世界观的作品。

而小宇宙新星计划的铜奖获得者刘毛宁,则代表了动画的另一种审美取向。他的作品《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取材于自己儿时的生活,讲述了一个生长在河南农村的小孩和他朋友意外亡故的故事。该片还入围了有动画界戛纳之称的法国昂西国际动画电影节。

刘毛宁的童年时代,常因为无所事事把一块吸铁石绑在裤子的后面,整天拉着它出门。吸铁石能吸到很多公路上的铁钉、螺丝和啤酒盖,可以拿去自行车修理摊换钱。而片中那个意外离世的朋友,则是借指高中时亡故的朋友。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

与《阿莉塔的睡前故事》的创作手法不同,刘毛宁的作品于细节处见真章,从小处着手勾连起家庭、友情和社会时代背景。这位年轻导演喜爱马尔克斯的叙事,画作技巧则受莫奈影响较大,也更在意动画的文学性。

老人们苦心经营,新鲜血液不断涌入,拥有近百年历史的中国动画,崛起之路虽然任重道远,却也存在着广袤的可能。

卢恒宇上大学时,热情饱满的同学都说“我要做中国的宫崎骏”、“做中国动画的里程碑”。

但只有他,当时就想做中国动画的一颗铺路石。因为时代是否选择一个人矗立在某个转折点是时代的事儿。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块儿碑,而无数的石子才能铺就一条康庄大道。

“我们最该在意的是作为一颗石头,有没有去做好你的材质,未来世界选中你做铺路石也好,里程碑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大家一起组成了这条路,这才是我们的征途。”

这或许是当下以及可期的未来中,对中国动画最贴切的注释。

进击的中国动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