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地市房價上升的五個因素

拋開棚改,地州市價格的上漲還和五個要素有關:

1、城際交通發展帶來的首位度增加。常德、吉首、益陽是典型的發展帶來的首位度增加,尤其是近兩年陸續拉通的縣際高速公路,澧縣-常德、吉首-古丈-永順-龍山、益陽-南縣/安化等高速的拉通,極大的提升了城市首位度;

2、城市配套發展帶來的生活改善,推動了縣鄉進城的改善型需求。隨著地州市近些年的新城建設和老城升級逐漸完善,地州市出現了讓人很驚喜的發展。常德的柳葉湖、益陽的觀山湖、株洲天元區、吉首州府新城、岳陽南湖及經開區等等,都展現了比較高的城市建設水平,並縣配套了層級較高的商業、文旅、教育等配套,使得地州市的居民也能享受現代城市發展的成果, 從而吸引了縣鄉居民進城;

3、教育是最強勁的推手之一。儘管省會城市的教育才是最強的,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意識和有條件享受長沙的教育,也是不現實的,何況長沙的政策高壓迫使地市的居民只能在自身範圍內解決教育問題。對於縣級較多的居民而言,在縣城或者在地市購房,當然地市更有競爭力;近幾年,北師大附中、長郡等品牌教育集團積極嘗試下沉拓校,也極大的拉動了優質生源向地市靠攏;

4、品牌房企進入迎合當地改善需求,拉昇了價格。以碧桂園和恆大為首的品牌房企,進入三四五線城市後,通過一二線城市累積的產品理念,以園林、配套、物業、精裝、會所等方式,顛覆了往常本土房企無園林、無物業、無配套的基礎居住需求,而早期買房的人群在多年糟糕的居住體驗中,也能迅速認同品牌房企的理念和產品價值,這一波改善需求,不僅滿足了首批改善型需求,也迅速拉昇了價格。

5、去庫存完成,供求關係逆轉造成價格上漲。從湖南省住建廳5月份發佈的庫存去化週期看,地市已基本完成去庫存任務,且部分地市已低於6個月的去化週期,供求關係的逆轉開始推動房價上漲。但要警惕的是,地市未來城市發展再好,城市價值和產業附力也無法和一二線城市相比,因此,如果此時盲目的大量供地,當新一波庫存再度來襲的時候,地市的房地產風險仍然存在。

地市價格自2017年快速上漲,貨幣化棚改政策功不可沒,岳陽是最為典型的;但一些城市尚未開始大規模推動貨幣化安置,房價也開始出現上漲,原因就在於發展的需求、改善的需求、教育的需求以及內生的需求在推動。

房地產行業覆蓋的是整個國民的需求,千萬別以為房地產只有一二三線城市,四五線城市不值一文。事實上,互聯網和連鎖商業的發展,使得小城市的生活品質越來越接近中心城市,我們需要警惕的是在小地方炒房,以及地方短期無限制大量供應造成的混亂。

當然,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子整體而言投資價值有限,居住、改善、教育的價值才是它的價值,購房者要清晰的認識到這一點。

推動地市房價上升的五個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