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金鑰匙 心向高質量——湖北河蟹池塘養殖技術現場會側記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張靜

11月14日,洪湖水面如鏡,浩瀚如畫,湖北省河蟹池塘養殖技術現場觀摩會在此舉行。

洪湖市濱湖辦事處濱鬥湖村李才武的漁塘裡,隨著一籠河蟹揚著大鉗起水,引來專家們的驚歎:“好大的蟹,公的只怕有五兩多,母的也有三兩多。”

據介紹,去年我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與江蘇優勢蟹苗基地合作,將大親本蟹苗引入洪湖,第一年試養便獲得成功。

近年來,我省一直在探訪優質苗種、大規格河蟹生產方式,找尋湖北河蟹升級的“金鑰匙”。“在洪湖試養只是第一步,我們將在這裡培育出更多的優質蟹苗,為我省河蟹高質量發展領跑。”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歐陽書文說。

苗種本地化獲成功

中午時分,洪湖螺山鎮復興村的老漁民良種蟹苗基地,負責人餘致睦一臉喜氣洋洋。

今年5月,基地從江蘇射陽縣引進大親本河蟹大眼幼體,半年後的今天,這批大眼幼體已經成長為扣蟹,正在迎接專家們的測產驗收。

起捕、上稱、過驗,一組數據驚喜了在場的專家們:畝產400斤,性成熟率3.5%,遠低於15~20%的正常標準。

省河蟹首席推廣專家湯亞斌介紹,性成熟的扣蟹將不再脫殼發育,因此扣蟹的性成熟率將直接影響河蟹的產量,即性成熟率越低,後期河蟹產量越高。

眾所周知,由於河蟹的習性,多年來,湖北養蟹人需奔千里至沿海購苗,成本高、扣蟹成活率低,為了打破螃蟹苗種的瓶頸,我省多年前就開始進行蟹苗本地化培育。

“以前引進的河蟹大眼幼體為普通苗種,成活率低,成蟹規格偏小。”湯亞斌介紹,蟹苗的大小就決定了成蟹的規格,今年,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與江蘇省崑山市陽澄湖老漁民水產有限公司聯手在洪湖打造347畝種苗基地,引進大規格河蟹親本大眼幼體,同時引進高標準蟹苗池、循環水微孔增氧等江蘇最先進的養殖技術與理念,將這些小傢伙們滋養得十分健壯。

餘致睦介紹,本次引進的700多斤大眼幼體將在今年12月奔赴洪湖近3萬畝蟹塘,來年將成長為一個個“高富帥”,走向我省河蟹市場。

好苗養出精品蟹

何謂“精品蟹”?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規格大、成色好、口感佳。

如何養成“精品蟹”?湯亞斌介紹,好苗、好水、好營養、好技術,其中好苗是關鍵。

洪湖,中國淡水水產養殖第一縣,河蟹年產量近6萬噸,產值近40億元,洪湖清水螃蟹享譽全國,是我省精品蟹的生產地。

2016年,洪湖拆除全部圍網、撤離所有漁民、湖區全面禁養,漁民全部上岸。濱鬥湖村的村民們在村裡建池塘,由大湖圍養改為池塘精養。

“既要萬頃碧水,又要養殖效益,我們必須換頭腦、轉思路,向有限的水面要效益,選好苗養精品蟹。”湯亞斌介紹,這批新落戶的蟹苗皆出身不凡,它們皆來自江蘇射陽縣,都是河蟹裡的優質高品質蟹苗。

今年李才武拿出一口17畝的魚塘進行試養,與其相臨的另一個魚塘則養的普通蟹苗,國慶節起撈時,兩塘的河蟹差距十分明顯。“優質蟹苗的後代足足比普通蟹苗的河蟹大了整一倍。”李才武笑著說。

不同規格的河蟹在市場上也得到不同的待遇。李才武介紹,普通蟹今年的價格只有20元/斤左右,而大親本的“高富帥”們則能爭取到50-60元/斤的高價。

“可以預見,明年收穫季,湖北河蟹的市場競爭力一定有所提高。下一步,我們將創建更多蟹苗本地化基地,繼續提高湖北河蟹市場競爭力。”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恩權說。(出處:農村新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