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型心臟病臨床研究發現:支架搭橋並不比藥物治療更有效

一項大型研究發現,血管支架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在預防數百萬美國人心臟病發作和致死方面的作用,並不比強化藥物治療和改善健康習慣更好。這為心臟病學中一項學術爭鋒提供了新的見解。

如果病情穩定,支架搭橋手術沒有優勢

多年來,研究人員和醫生們一直在激烈爭論:如何才能最好地對冠狀動脈狹窄但未出現急性症狀的患者進行治療。標準的治療方法是植入支架或實施搭橋手術,從而讓血液繞過動脈阻塞區。這兩種手術是在患者尚未出現任何症狀、或者連爬樓梯用力時就胸疼的情況下才實施的。

美國大型心臟病臨床研究發現:支架搭橋並不比藥物治療更有效

大約有940萬美國人患冠心病。此次研究也是迄今為止針對上述治療方案最大規模也是最為縝密的一次研究。結果顯示:儘管血管支架和心臟搭橋手術可以挽救心臟病患者的生命,但對於大多數慢性或病情穩定的冠心病患者來說,支架搭橋手術並不比降膽固醇藥物和養成健康習慣有更顯著的優勢。主持這項研究的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臨床科學高級副院長朱迪絲·霍克曼(Judith Hochman)說:“(心臟支架和搭橋)並不會使你不會延長壽命。”

不過研究人員發現,在緩解頻繁出現心絞痛的患者的症狀方面,支架或搭橋手術的效果要好於僅僅依靠降膽固醇藥物和改變生活方式。

霍克曼說,這一研究結果會在患者和醫生間引發更多關於治療必要性的討論。她說:“他汀類藥物和阿司匹林是至關重要的。我們需要更好地讓人們降低他們在治療中面臨的風險。”在她看來,生活方式的改變是很難實現也很難持續的。

美國大型心臟病臨床研究發現:支架搭橋並不比藥物治療更有效

長期以來心臟病醫生大致分為兩類——從事支架手術等干預治療的心臟病醫生,與開具降膽固醇和降血壓藥處方以及囑咐患者改變飲食、加強鍛鍊的預防治療的心臟病醫生。一些心臟病專家說,這次的研究結論很可能改變已經形成模式的醫療做法。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賓州心血管結果、質量和評價研究中心副主任傑伊·吉里(Jay Giri)說:“當你看到壓力測試結果呈陽性時,不必驚恐。”他預計,轉診到他負責的症狀輕微或無症狀的心臟病患者人數將會減少。

其實,兩種心臟病醫生最大的爭論點是如何最好地防止心臟病發作或其他事件。一般來說,心臟病醫生植入支架或實施搭橋手術來去除減少血液流向心臟的冠狀動脈阻塞。然而一些研究顯示,這些巨大的阻塞雖然令人害怕,但通常不會導致心臟病發作。相反,心臟病發作更多地是由更小、更軟的斑塊的破裂引起的,而在掃描檢查中不一定能發現這樣的斑塊破裂。

這項由聯邦政府資助的研究是此前兩項得出類似結果的臨床試驗的延續。試驗包括了來自37個國家的5179名高風險患者,這些人在壓力測試中被確定為中度或重度缺血,也就是說,他們沒有足夠血液流向心肌。大約3/4的受訪者接受了冠狀動脈掃描,以確認他們患有阻塞性冠心病。他們隨後被分為兩組,接受支架或搭橋手術並伴以強化藥物和生活方式療法,或者僅僅接受強化藥物和生活方式療法,後者包括降膽固醇和降血壓藥、戒菸和改變飲食。試驗中採用的是現代藥物塗層支架,可以緩釋藥物,減少阻塞復發。

美國大型心臟病臨床研究發現:支架搭橋並不比藥物治療更有效

研究人員對每名患者出現以下五類情況加以密切監測:與心血管相關的死亡、心臟病發作、心臟停搏後的復甦、因不穩定的胸疼以及心力衰竭住院。霍克曼說,兩組參與者在上述五類情況的發生率方面並沒有什麼差異。哪怕是在比較心臟病發作和與心血管相關的死亡的發生率時,二者的差異也並不明顯。

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心臟和血管研究所首席學術官史蒂文·尼森(Steven Nissen)說,過去幾年裡藥物有了改善,可以讓這些危險的小斑塊縮小。他說:“藥物治療正在取得成功的原因在於治療整條動脈。這是一種系統性疾病,不是局部性疾病。”他補充道,這一研究結果顯示,“與心臟病發作的患者相反,對於症狀穩定的患者來說,進行這兩種侵入性手術並沒有顯著的優勢。”

原文來源:Wall Street Journal

原文標題:Study Finds Limited Benefits of Stent Use for Millions With Heart Diseas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