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蘇飛行員不費吹灰之力讓該型截擊機停止自旋

米格-15截擊機設計初衷為高空攔截機,意在摧毀高空飛行的美國可攜帶核武器轟炸機,例如波音的B-29和B-50以及康維爾的B-36。它在6100米(2萬英尺)以上表現出了上佳的空氣動力性能,低於此高度則呈現不穩定跡象。在朝鮮戰場上,韓方聯軍飛行員偶爾會迷惑地看到完好無損的米格截擊機突然旋轉失控,他們的飛行員被迫彈出逃生。1953年9月21日,朝鮮戰爭結束後,一名朝鮮叛逃的飛行員庫姆·蘇克中尉駕駛一架完好無缺的米格-15截擊機降落在韓國的金浦空軍基地,領取了一萬美元的獎金。這架飛機被拆卸,並裝進C-124“環球霸王”運輸機內運到沖繩島,9月28日,重新組裝的飛機在那裡試飛。它的前三名試飛員均來自萊特航空發展中心,分別是艾伯特·博伊德少校(WSADC的指揮官)、查爾斯·查克·耶格爾少校和湯姆·柯林斯上尉。而第一個駕駛它的美國空軍戰鬥機飛行員尤金米·斯莫爾奇中校則是第四戰鬥機攔截中隊的軍官。

美、蘇飛行員不費吹灰之力讓該型截擊機停止自旋

一架米格-15UTI教練機正在著陸。

直到此時西方飛行員才解開米格-15突然旋轉失控的神秘面紗。米格-15截擊機駕駛艙的特點是在儀表盤中間畫了一條白線,一旦他們的飛機失速,飛行員的直接反應是猛推操作杆來控制方向。如果米格截擊機發生旋轉並且在旋轉三次的時間內尚未將飛機穩定下來的話,按照設定就會將飛行員彈出。事實上,問題是相當複雜的,駕駛艙不適合有一個熄火警告裝置。這架飛機也有許多令人不愉快的危險因素,其中包括一種擺動因素——這使得它火控性很差。座艙增壓系統是間歇性的工作,緊急油泵在打開時容易發生爆炸,諸如此類因素,往往會對機身造成損傷。斯莫爾奇總結了他駕駛米格-15截擊機的經驗,評價道:“該飛機在加速度、爬升速率和最高升限方面表現良好,但我仍然可以用F-86輕鬆擊敗它。當它停留在超過50000英尺(1.524萬米)的高度時,它是安全的。但如果F-86戰鬥機保持高的馬赫數,米格截擊機就完全不是對手。”朝鮮的飛行員被告知要限速在0.92馬赫以內,避免發生旋轉。美國飛行員發現飛機速度達到0.91馬赫時飛機就開始振動,到達0.93馬赫時機頭便不可抑制地上揚。米格截擊機的轉彎半徑是很小的,但也會受累于飛機極差的失速性能(高速運動下的大幅度動作飛機會進入失速,導致新手無法解出而必須放棄飛機)。美國飛行員發現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就讓飛機停止自旋,但極其討厭該飛機的不穩定性和失速警報的缺失。

美、蘇飛行員不費吹灰之力讓該型截擊機停止自旋

米格-15戰鬥機的 動力裝置是進口的羅爾 斯-羅伊斯公司的尼恩渦 輪發動機,這是戰後英國 政府以一種錯位友好

第523戰鬥機航空團的一位蘇聯戰鬥機飛行員德米特里·塞姆勒維親歷了朝鮮戰爭,在一份報告中透露,米格截擊機在高空作戰優於“佩刀”戰鬥機:“1951年9月9日,我首次作為長機起飛出戰,很快便擊落了一架F-86戰鬥機。我們六人飛行到達戰鬥最激烈的安德組地區,美國人的戰鬥轟炸機常在那裡出沒。通過地面控制中心(GCC)我們突然接收到緊急警告,我們被24架‘佩刀’戰鬥機攻擊。我們開始四處張望,發現敵人已經很接近我們。我們該怎麼辦?奧克漢率領我們6架飛機進行艱難的突圍,4架朝左,兩架朝右。我在左邊,所以我朝著這個方向,另外一對朝右轉。突然,只剩下我們了。8架027‘佩刀’戰鬥機緊追著我們。他們從上面攻擊我們,速度加快,真的很快接近了我們。在1000米(3280英尺)範圍內,他們就開始向我們射擊。我對我的僚機米莎·茲維大喊:‘堅持’,並開始轉向。“我開始向左轉向,向上爬升又向下俯衝。‘佩刀’戰鬥機大約在6000米或6500米(1.9萬或2.1萬英尺)襲擊我們,並且跟著我們爬升至11000米(3.6萬英尺)高空。“到了大約1.05萬米(3.5萬英尺)的高度時,我看見他們中的四個已經放棄,並且一路下降。儘管我已經開始失控,但是我的飛機仍在攀升。隨後我看到其他四個追趕者中的兩個人也放棄了追擊開始下落。我環顧四周,天空空無一人,於是我轉身去追趕最後兩架F-86戰鬥機。美國人完全措手不及。我趕上了他們並擊落了他們中的一架。”

美、蘇飛行員不費吹灰之力讓該型截擊機停止自旋

故意失速

第726戰鬥機航空團的中尉尼古拉·伊萬諾夫透露,經驗豐富的蘇聯飛行員也能夠毫不費力地應對米格截擊機的失速和旋轉,有時還利用它們進行教學演練。“我經常練習失速,並使我的戰友也做同樣的練習,讓他們學會了識別並處理它。有一次,‘佩刀’戰鬥機在我的身後,我故意失速讓它超越我。我們停留在適當的高度,當我結束失速之後,我發現‘佩刀’戰鬥機在我的正前方。我射擊兩次擊中了它。

美、蘇飛行員不費吹灰之力讓該型截擊機停止自旋

在這架飛機上我們可以看到美國空軍的標誌,這就是1953年 叛逃至韓國的那架米格-15。

美、蘇飛行員不費吹灰之力讓該型截擊機停止自旋

這架米格-15比斯機頭的特寫鏡頭清楚 地顯示出該機安裝了37毫米口徑航炮,這種武 器在戰鬥機與戰鬥機的作戰

第二架‘佩刀’戰鬥機出現在我的面前,我開火射擊,親眼看到炮彈擊中了它的左翼,它開始冒煙。我再次開火,它在火焰中爆炸,隨後殘骸拖著滾滾濃煙向左方墜落。”在朝鮮戰場上,米格-15截擊機的飛行員往往喜歡在高空盤旋,然後居高臨下俯衝攻擊韓方聯軍飛機。這種攻擊的一個優點在於,有助於米格截擊機的37毫米(1.46英寸)炮彈保持飛行軌道。在水平攻擊時,37毫米(1.46英寸)炮彈飛行軌跡比23毫米(0.91英寸)的下墜幅度要更大。聯軍飛行員受到來自飛機後方的攻擊時經常看到37毫米(1.46英寸)的炮彈飛行到了飛機的下方,而23毫米(0.91英寸)炮彈則飛到飛機上方。

摘自《駕駛頂級戰機》,未完待續,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