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父亲年过花甲,十足十的做了一辈子农民。他这一生过得实在是苦和累。

他们那代人,在农村,基本上都是五六个兄弟姊妹,因为农村人觉得儿孙多才是有福,还有就是人多力量大。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橙子已累累,得力于父亲多年的苦心经营

我的奶奶有四个儿子,一个从舅公家里抱来的女儿,父亲是最小的一个。因为爷爷好赌,家里穷得叮当响,真的是家徒四壁。

父亲小的时候一年四季腰上只围着一条烂糟糟的棉衣,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人面黄肌瘦,差点儿遭饿死。

那时候可能是人的命贱,杂草一样野蛮生长,总是食不果腹的父亲,凭着顽强的生命力还是活了下来。

父亲有读书的天赋,本来要去上高中的,也因爷爷的阻拦终止。后来和母亲结婚,可是家里一无所有,奶奶也没有多余的聘礼,他只能自己去借钱结婚。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父亲的橙园大部分都是纯天然生长的果子

一九七八年结婚时,父亲欠了几十块钱的账,婚后就只身一人去往云南缝衣服,大约一年的时间将欠债还清,然后回家和母亲一起务农。

分家时,父母只得一小块儿猪肉和几十斤麦子,可是离第二年收成时还有大半年。母亲正怀着哥哥,好想吃一盆肉,可是米都没有更别说是肉了。

从此父母起早贪黑,精打细算一家大小吃穿用度,家里才渐渐有了点存粮,偶尔可以接济一下别人。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每一枚鲜美的果子都是父亲虔诚劳作换来的

一九九四年,父亲去新疆找活干,人差点儿没有回来成,回来后母亲对他关怀备至温柔如水,让精神有点失常的他又重新恢复到了往日的神采,虽然和之前有差别,但总之相差不远。

后来哥哥考上中专,我上初中,父亲没有再出门打过工,都是通过种庄稼得来的钱供我们上学。那时候家里一年四季没怎么吃过肉,鸡蛋都是拿出去卖了的。别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把鸡蛋留下来自己吃,他回答说我不喜欢。其实哪里是不喜欢呢,只是因为我上学还需要学费及生活费。我还能在每年过生的时候吃一个鸡蛋,每次回家还可以带点儿有肉块儿的咸菜去学校。而他们十几年如一日,每次等到我回来才煮肉,没买过一件新衣服没穿过一条新裤子,更别说各种水果。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这是落花后才长出的橙子

在我们那个村里,像我家那种经济情况的(父母务农,无外人支持),子女上学一般只上小学,上个初中已经很好,高中的极少数。他们认为读书没用,反正都是挣钱,早点出去还可以早点挣钱养家。

而父亲对我们的期盼是好好上学,他说不管男女一样,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就算乞讨砸锅卖铁,只要我们愿意上学,都会供我们上。

上初中后,为了增加收入,父亲在附近村上建房子做小工,一天十几块钱,母亲一个人在家操持家务和农活,一年养三四头猪。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国庆时节回家拍的青色的橙园

后来父亲一个最亲近的兄弟讽刺他:你也能封墙吗?他就发愤图强拜了个师傅,去学习大工的技术——封墙砌砖。那年大年初一,他没有出门去耍,而是和母亲两个人在家里自己学习怎样掉坨砌砖,母亲就负责帮忙搬砖递砖。没过多久,他就可以自己完成师傅交代的任务,甚至一跃成为他们那个建筑队儿里的翘楚,速度最快,做出来的质量最好。

从此父亲摆脱了十几块钱一天的小工,成为了七八十元一天的大工。只是不管他是做小工还是大工,一个月至少有二十天在干活,每天起早贪黑,中午都不休息,七八月的大热天中午吃饭后就去干活。母亲为了父亲的工作,每天凌晨四点钟雷打不动起床为他准备早饭,晚上不管多晚都要等到他回来后才两个人一起吃饭。

我大学毕业后,叫他不要再出去做工了,可是父亲并没有听我的,之后又做了五六年,待到我已成家,哥哥也稳定了下来,他才没有再去建房子封墙,而是在家里捡起了他年轻时候的事业——专心侍弄他的脐橙。父亲已经六十一岁了。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沾满露水渐渐转色的橙子

记得在我小学的时候,哥哥去上了中专,那时候家里经济还尚能支持我们两个上学,父母亲都在家里务农,什么都种,印象最深的就是红橘。那时候的红橘个头大,成熟后红彤彤的,很是喜人。

那时候一斤最高可以卖一块三,乡村交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全部还是羊肠小路。成熟采摘完后,父母用箩筐一担一担地挑到四五公里的地方去卖,累得很。

父亲的红橘是村上种得最好的,他为了能种出更好吃更好看的橘子,还买了不少专业书籍,也学会了嫁接技术。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父亲六十几了依然是个羞涩的农人,一生与土地为伴

我们村的脐橙是国家推行退耕还林的时候种植的,那时我还在读高中。当时村里其他人都没有重视这一产业,因为他们觉得这个不重要,也卖不了几个钱,还不如种水稻种土豆玉米。可是父亲不一样,从2005年第一次发下来的树苗开始,他将所有退耕的土地全部利用上,种植了两百多棵果树,在没有工做的时候就去给他的橘子树施肥、除虫、剪枝。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红肉橙子,每一枚果粒都写满喜悦

父亲的橘子园开始的时候只种了纽荷尔和血橙这两个品种,种下两三年开始结果,产量不是很大,不过和村里其他人家的连树苗都没有长起来,地里全是杂草的比,已经好了不知多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还带去些果子去学校,寝室的同学吃了都觉得好。这是父亲开始种植脐橙的初期,经验还是不足,后来他通过自己看书,请教乡里的技术员,经验就越来越丰富,家里的脐橙产量也越来越高。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父亲的壁画,拙朴远古,充盈着原始的力量

父亲的果园不是村上最大的,约六亩的样子(后面慢慢将田土也栽种上了),但是产量是最好的,颜色和味道都要好上很多。血橙,第一年挂果的时候很好,个头大,皮薄味甜水分重,可从第二年开始就不行了,可能是土壤的原因,果子越来越小,虽然依旧皮薄水分重,但是味道远远没有第一年的好,有些酸。后来父亲就把它嫁接成了红肉脐橙,到现在果园里只有纽荷尔和红肉脐橙两个品种,父亲经过十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认为这两种橙子要优于其他品种,因此家里就只剩下这两个品种的橙子了。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父亲的壁画,从来未曾学过画的人,信手涂鸦也能如此之美

纽荷尔,是从美国引进的一种良种橙子,有个头大的(一斤左右的都有),也有个头小的(有的比鸡蛋还小),最好的要属中等果子,规格70-80之间。太大的果子枝头那端皮特厚,且水分有点不足;个头小的,皮是薄了,水分也足够了,可是不够吃;中等个的就正好,皮薄水分重,颜值上来说更能吸引人。

红肉脐橙,在我们那里来说,是一种新品种(因为我看见网上有卖的,在湖南那边)。它和血橙不一样,皮要稍微厚一点,肉质也没有血橙那么细腻,水分赶不上血橙,颜色不是黑红而是鲜红,个头倒是和四川这边的血橙差不多大。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看父亲的壁画,发现他才是被埋没在民间的艺术家

但是实际上味道要比血橙好,年后的红肉吃起来甜丝丝的,粗糙中带点儿质感,口感特好。它的表皮和纽荷尔一样,橙黄橙黄的,不像血橙果肉的颜色渗到皮上。

具体说来橙子里面的养分到底如何,我是个外行不知道,但是觉得父亲种的橙子味道一年比一年好,水分和糖分更加充足了。

这几年其他人看到橙子卖得好,都开始重视果树,有些树苗是之前种了好多年,只是没有好好打理就荒废了,需要重新管理后嫁接好品种。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那些人又不会,就只有找父亲去做。村上有三四个人会这个技术,但是成活率极低,能够成活百分之十的已经是很好的了,但是父亲的成活率是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价钱都一样甚至高点儿,村民都愿意喊父亲去做。

父亲虽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也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他可以将家常蔬菜摆盘成漂亮高大上的菜式,还画得一手好的平面图画。去年他建了新房子,想装饰一下。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但是又不想花钱去买有花纹的墙纸和落地花瓶,他就喊我给他网上买了画笔染料说自己来画。当时我是不相信他能够画成一幅墙纸上的图画来的,东西买回去后没有在意。

过了两个月左右,一堂嫂给我发来视频和图片说这是父亲画的,我这个无一点儿艺术细胞的人看了后完全惊呆了的——出乎意料之外,画得特别像特别真,在我看来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父亲的厨艺也是很好,挑的蒜花,是我们当地的一道美食

后来有人去了家里,看见墙上的画就问在哪里买的,他说是自己画的,别人都不相信,连连惊叹。他一脸的自豪,“真的”,回答得铿锵有力,心里不知道多嘚瑟。

他画出了心得,知道哪种画笔画上去要掉,哪种染料最好。

父亲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一座大山,但不止于山,更让我领略到了山以外的很多东西。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父亲为家庭团聚精心准备的摆盘

前半生他为我们搭建了安全的避风港,后半生他为我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此生,能够成为他的子女是幸运和幸福的。

父亲的勤劳、好学、坚持和忍耐,使我们的家庭从欠账到稍有盈余,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犹如他种的橙子一样,从少到多,从口感一般到浓甜芳香。

父亲的橙子园:每一枚鲜美的果实都是虔诚劳动换来的

阳光如瀑布,愿父亲的橙子照亮你的生活

愿我的父母及我们自己都能够像这橙子一样,饱满、甜美!

愿时光慢慢,父母身体康健,儿女还想吃很多很多年你们种的甜蜜橙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