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黨組織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沁陽給出答案

村級黨組織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沁陽給出答案

被稱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

的村級黨組織如何

聚民心、解民需、惠民生,

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

去年年初以來,沁陽市探索村級(社區)黨組織陣地建設,打造“空間美學化、功能多元化、運營社會化”黨建綜合體,創造性地突出項目式管理、公益性服務、市場化運作,成為村級(社區)黨組織加強自身建設、全方位服務群眾、合力發展集體經濟、加強鄉村治理的有效載體,成為鄉村振興的“橋頭堡”“群眾的第二個家”,被焦作市委、市政府標定為“打造黨建綜合體的方向和目標”,在全市進行推廣、複製。

村級黨組織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沁陽給出答案

空間美學化,突出項目式管理

“這是俺們的黨群樓、民生樓、集體經濟展覽規劃館、鄉村書院、黨建遊園、幸福養護院。黨群樓為便民服務中心,民生樓有天貓小店、議事自治室、志願者服務、黨員活動室、金融服務室,鄉村書院是北大雷原教授的文化講堂、書畫學習、傳統樂器學習、舞蹈武術教學等,黨建遊園有徒步區、廣場舞區、健身區、老幼活動區、文娛舞臺區,還有西萬村經濟發展規劃館、紅色教育基地示範區……”曾因敲響全國整村土地流轉第一槌而出名,並讓集體經濟強大起來的該市西萬鎮西萬村在黨建綜合體建設上舍得投入,該村黨委書記董小柱介紹起該村的黨建綜合體如數家珍。

如果說西萬村的黨建綜合體呈現的是“高大上”,該市懷慶辦事處合作街社區黨建綜合體呈現的就是文化美——深入挖掘收集古懷慶府中心城區天寧寺、景貿書院遺址、明朝王府遺址等歷史文化及朱載堉、史應選等名士底蘊,建設歷史文化長廊,傳承千年懷府文脈。而在更多的村黨建綜合體,呈現的是濃濃的鄉愁記憶。

該市太行辦事處北關莊村黨建綜合體按照徽派風格打造,古樸的青磚和肅穆的白牆給人以典雅莊重的美感,石桌椅、紡花車……展現樸實的民風家風。“幸福是奮鬥出來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大字豎立在喜事連連大舞臺文化廣場中央,廣場上方懸掛的黨徽熠熠生輝。棋牌室裡,幾位老人正悠閒地下棋;兒童樂園裡,孩子們在沙堆上開心地玩耍。胸前戴著黨徽的工作人員來回穿梭,熱情地為村民服務。

村級黨組織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沁陽給出答案

“前些年,村兩委大院建起來了,可離群眾越來越遠。去年以來,撤銷所有村兩委成員單獨辦公室,改為黨群服務中心,直面群眾、服務群眾,接受群眾監督……”該村黨支部書記張體動說起村委會大院的變化滔滔不絕。

如今的村兩委大院,拆除圍牆,“脫胎換骨”。“以前村兩委大院冷冷清清的,現在黨建陣地建得美,成為村民娛樂休閒的好去處,人氣越來越高。”62歲的村民關興明笑著說。

據悉,該市結合基層實際和黨員群眾需求,實施黨建項目化管理,鄉(鎮)黨委書記領辦項目,將黨建綜合體項目分為創新探索型、典型示範型、制度推廣型三大類推進,制定項目推進時間表,分類分步驟實施,按照空間佈局美、標識搭配美、群眾體驗美的要求,秉持“一室多用”理念,打造了集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活動室、黨員談話室等多種功能於一體的黨建陣地,綜合設置了行政辦公、便民服務、議事協調、文化娛樂、託老托幼等功能區,逐步實現由“黨建紅”向“黨建美”的轉變。

功能多元化,突出公益性服務

走進該市太行辦事處西沁陽村黨建綜合體,這裡以社會服務為主,在黨群服務大廳設立了黨群服務、退役軍人服務、公安警務服務、基層武裝民辦服務等,推行“一站式服務”,為周邊群眾辦理身份證、戶口簿、處理車輛違章等。

村級黨組織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沁陽給出答案

離它不到1公里的就是該辦事處北關莊村黨建綜合體。這裡以行政服務為主,通過“放管服”,把機關行政服務性窗口全部下放到村,提供10個大類68項便民服務。兩個村一站式集中服務該街道辦事處沁河北的7個村,形成以兩個村為中心的5分鐘“黨建便民服務圈”。

“以前,每年一次為到十幾公里外的辦事處辦低保審驗,借車、僱人,來回顛簸,受苦受累,如今自己搖著輪椅,就在家門口把事情辦了。”說起這兩個黨建綜合體的好處,北關莊村68歲的殘疾人秦安頗有感觸。

該市黨建綜合體以黨員群眾需求為導向,按照農村(社區)十項標準化建設體系,圍繞提升政治引領、經濟發展、民主管理、為民服務、社會治理和文化教育六項功能,深化“放管服”改革,理清鄉級73項、村級29項便民服務事項,讓群眾“足不出村、即時即辦”。

按照黨支部標準化規範化建設要求,黨建綜合體規範黨務事項,豐富活動內容,常態開展“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民主評議黨員等基礎性工作;按照“民之所需、我之所為”的服務理念,依託黨建綜合體因地制宜創辦生活服務、心理諮詢、矛盾調解、郵寄代買、農村老年幸福院、兒童之家、愛心超市、殘疾人醫養中心等養老托幼項目,積極推進身份證辦理、民事立案等向村居延伸,形成規範高效的黨建統領下的“五十米”“百步”“百米”行政、公共、生活服務圈。

村級黨組織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沁陽給出答案

目前,該市依照規劃,集中一個村或幾個村共享共用,已打造出交通便利的52個功能多元、服務高效的黨建綜合體,覆蓋全市。該市沁園辦事處聯盟社區還成立了“滿堂和”調解室,社區調解員丁滿堂榮獲“全國模範調解員”稱號;該市太行辦事處東沁陽村還通過實施“黨建綜合體+環保酵素產業”,成為“全國零汙染村莊建設試點村”。

“建好、用好黨建綜合體根本在公益性服務,將百姓所需所求作為黨群服務宗旨,力所能及解決群眾的困難,真正把黨建陣地建設成服務群眾的‘貼心陣地’。美在表裡如一。”沁陽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建路介紹。

運營社會化,突出市場化運作

建好、用好黨建綜合體,如何讓黨建綜合體長盛不衰、持續發展?西沁陽村的做法同樣很有說服力。

該村原來的老村室位置比較偏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村黨支部抓住“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有利時機,重新選址新建組織陣地。為了避免再次出現黨組織原活動陣地作用發揮不充分,利用率不高,長期關門閒置,造成資源浪費的情況發生,該村通過採取社會化運營的模式,“以村室養村室”。

村級黨組織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沁陽給出答案

針對學生群體,開辦古箏、舞蹈等興趣特長班、作業輔導班;針對老人群體,建設幸福苑,讓老人有地方吃飯,有地方休息娛樂。支持有資質的社會資本投入慈善幸福院、托幼中心、便民服務等。同時,主動與沁陽市工會、殘聯、交通、電信等有關部門和社會組織進行溝通合作,聯合建設了工會愛心驛站、電信幸福驛站、“四好公路”驛站、殘疾康復驛站等服務驛站,共享共建,為黨員群眾提供便民飲水、應急藥箱、微波爐、應急充電、應急工具箱、健康體檢、智能通信、康復訓練等便民服務事項。“以村室養村室”和共享共建,真正讓組織陣地“活”了起來。

運營社會化,提高了村級組織的“造血”能力。在黨建綜合體建設中,該市積極動員和引導社會組織(民間組織)、駐地單位、村(居)民骨幹、鄉賢能人等多方力量參與建設管理的各環節,盤活村集體資產,發展村集體經濟。

袁屯、西沁陽、北關莊等40餘個村級組織通過市場化運作、引入社會資本,開設舞蹈培訓班、作業輔導班、老人幸福苑、文體超市等,既滿足了群眾不同層次的生活需求,又收取租金增加集體收入。袁屯村在黨建綜合體中還引進了總部經濟,入駐企業20多家,讓集體經濟強起來。

解住、景明、陳莊等11個貧困村則通過黨建綜合體,集聚附近企業開展致富帶富培訓、就業服務諮詢等,依託企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目前已脫貧摘帽;聯盟社區以及萬北、趙寨、水南關、唐莊等26個村,通過利用黨建綜合體引入社會資本,參與黨建綜合體的廣場、學校、日間照料中心、籃球館、圖書館等場所的建設運營,建立創新創業孵化平臺,盤活資源資產,發展集體經濟,目前資產超千萬元。

村級黨組織如何在鄉村振興中更好地發揮核心領導作用?沁陽給出答案

“黨建綜合體形成‘黨建為核、多翼聯動’的建設格局,成為集村級行政、經濟、文化、服務、休閒、康養、照料等於一體的平臺,成為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重要一環,體現了黨建高質量助推發展高質量的發展理念。目前,黨建綜合體正在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融合,更好地團結群眾、引領群眾、造福群眾。”沁陽市委書記盧希望說。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郭樹勳 通訊員 孟騰飛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