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已被外國人“滲透”: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日本勞動力缺乏,已經成為一個“共識”,有很多人為了工作,到日本充當廉價勞動力。日本街頭的便利店,經常能夠見到來自東南亞的外國店員。可是外國人對於日本的“滲透”,已經遠遠超出服務行業的領域。可以說,如果沒有外國人,日本的許多產業面臨倒閉的風險,那麼日本究竟有多依賴外國人呢?

這篇文章就從農業的角度,來看一下日本農業對外國人的依賴程度。

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日本已被外國人“滲透”: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20~30歲勞動者外國人依存比例(圖片來源:NHK)

現在外國勞動者最為聚集的產業為製造業,大約有26萬餘人。但是從整體的比例來說,佔據總勞動者比例的2%左右,50個人中有1個人是外國人。但是如果將年齡層下調至“20~30歲”的話,就會發現外國人勞動者比例突增。比例最高的是農業,佔據7%左右。

日本已被外國人“滲透”: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20~30歲勞動者外國人依存比例(圖片來源:NHK)

日本的茨城縣,被稱為“首都圈的廚房”,因為此處是日本第二大農產品基地。在超高齡化的現在,20~30歲的農業勞動者中,約30%是外國人。同樣作為農業大縣的香川、長野等地,對於外國人的依賴比例也很高。看到這樣的數據,“沒有外國人就沒有日本農業”的結論自然而言地浮現在腦中!

日本已被外國人“滲透”: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日本從事農業的基礎人口(圖片來源:農林水產省)

在茨城縣一位從事農業的農場主這樣說:このあたりの農家の平均年齢は70歳ぐらいで、跡継ぎがいない家も多い。作業は実習生頼みなのが実情だ。実習生がいなければ農業は続けられない。(附近的農家平均年齡70歲,很多都後繼無人。農活只能委託給技能實習生,如果沒有他們的話,農活就無法繼續下去。)這位農場主所講之事,並非危言聳聽。上圖是日本農林水產省統計的日本從事農業的基礎人口數量推移,基幹農業從事者指的是“以農業為生的人”。2010年(平成22年)人數大約有205萬,但是2019年只有140萬人。近10年的時間,減少了60萬人以上!並且68%的人口都是65歲以上,平均年齡達到了66歲!這樣的現實,讓日本不得不依存於遠渡東洋的外國人!

哈密瓜農家的“尷尬”

在日本從事農業的外國人,1995年只有2800人左右;2015年時,這個數量達到了2萬1000人左右,20年間增加了約7.5倍。東京大學大學院生命科學研究科的教授,這樣說:農業の擔い手不足が深刻な中でも野菜を今と変わらずに作ろうとすれば、『人件費の安い海外で安く作って輸入する』か『作り手として外國人に來てもらう』かだ。しかし新鮮さや安心、安全が求められる生鮮野菜は輸入には向かない。外國から技能実習生が來てくれなければ、野菜の収穫量は大きく減り、価格も大幅に上がるだろう。

(日本現在從事農業的人嚴重不足,如果繼續種植蔬菜的話,只有“在人工費便宜的海外種植後進口”或者“讓外國人來日本種植”的選項。但是,若是追求新鮮、安全、放心的蔬菜,海外進口的方式就不符合。海外的技能實習生如果不願來的話,日本蔬菜的收貨量就會大幅度減少,價格也會上升。)

日本已被外國人“滲透”: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茨城縣鉾田市的哈密瓜

可是,並不是所有的農業都適合外國技能實習生來做,比如茨城縣鉾田市。鉾田市是日本哈密瓜產量最高的地方,其出貨額為日本第一。但是近年,田間的風貌卻逐漸發生著變化。許多農戶放棄了種植哈密瓜,轉而種植小松菜等帶有葉子的蔬菜。

根據日本NHK的不完全統計,10年間,鉾田市減少了600戶哈密瓜農家;而小松菜的種植農戶近5年增加了3倍。按照日本農業的模式,如果是當地特產的話,一般都會連續種植,中途放棄種植的人很少。但是鉾田市為何會發這種現象呢?原因就在於:技能實習生。

日本已被外國人“滲透”: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從事農業的技能實習生

鉾田市一位50歲左右的農戶這樣說:こんなに大勢の外國人を使うようになるとは思わなかった……(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會用到如此多的外國人......)該農戶在14年前開始接受外國技能實習生,原本是“哈密瓜專業戶”,靠著家族運營已經很多年,但是隨著父母年邁以及自身衰老等因素,不得不依靠外國年輕勞動力來操作農活。當初,他靠著外國實習生,勉強維持著自己家族經營的哈密瓜農場。但是逐漸他發現,採用外國實習生,對他造成了新的負擔。哈密瓜每年只能收穫1~2次,也就是說能夠產生收益的時期每年也就1~2次而已。在收穫之前的很長時間,實習生並不是很忙,可是作為接收農場主,不得不付給實習生工資。

日本已被外國人“滲透”: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工作中的技能實習生

這位農戶的父母,很想讓他繼續家族經營的哈密瓜農場,可是隻是靠著外國技能實習生,也無法良好的運營下去。經過很長時間的苦惱,他決定放棄種植哈密瓜,轉而種植小松菜以及水菜等帶有葉子的植物。因為這些植物一年當中都可以栽培,很容易負擔起技能實習生們的工資。如今他僱傭了6名技能實習生,耕地面積也增加到以前的2.5倍,已經從“家族經營的農家”變成為專業的“農業經營者”,銷售額也是以前的2倍之多!

好的實習生,供不應求

規模越大的農戶,對技能實習生的依存度越高!接收技能實習生的農戶,收貨量會增加,並且有足夠的人手開拓新的耕地。產值上升以後,會引進新的技能實習生,銷售額自然也會上升。(日本蔬菜不愁銷路)遵循“良性循環”,日本農家自然十分樂意。前文提到的“茨城縣”,作為首都圈的廚房,其地位也並非十分穩固。現在日本農業可以說是:得技能實習生者得“天下”。前文哈密瓜農戶這樣說:最近は他の産地も実習生を増やしていて、いい実習生に來てもらうのが難しくなってきています。もし実習生がいなくなれば、今の規模の耕地はとても維持できない。そうなったら、農業をやめるしかないでしょう。(最近其他產地的技能實習生也逐漸增加,得到好的技能實習生越來越難。如果沒有這些實習生的話,我就無法維持現在的耕地規模,若是如此,我也只好放棄農業了。)

日本已被外國人“滲透”:依存於外國人的日本農業

技能實習生研修交流中心

日本某技能實習生的監理團體這樣說:他の地域や産業との実習生の奪い合いは激しくなってきています。中國もベトナムも國內の賃金が上がる中で、いつまでも技能実習生として日本に來てくれる人才がいるだろうか。実習生が確保できなくなったら、茨城の農家の多くは立ち行かなくなる。そうなると東京から野菜が消える。(現在其他地區和產業的對於技能實習生的爭奪很是激烈。中國以及越南等等國家的國內工資也不斷提高,願意以技能實習生來日本的人才會持續多久呢?如果無法確保技能實習生的話,茨城的很多農戶都無法維持。若是如此,蔬菜將會從東京消失。)

目前日本的技能實習生還是以越南和中國人為主,這些人將配偶以及孩子留在故鄉,隻身來到日本。如今網絡發達,這些人每天都會拿著手機跟家人聯繫。以前在日本有很多地方欺負技能實習生,可是現在已經很少見這樣的情況。網絡的發達,使得SNS(社交軟件)也十分盛行,技能實習生們往往會通過SNS平臺進行交流,比如某地工資低、某處待遇不好等。一旦日本某農戶或者企業有欺負技能實習生的行為,後續就很難再招到人。鉾田市的許多農戶與技能實習生的關係很好,休息日一般都會帶著他們到日本各處旅行,有些技能實習生,即便是回國以後同樣與日本人保持著聯繫。

結束語

日本農林水產研究所將日本未來區域分為四部分:都市地域、平地農業地域、中間農業地域以及山間農業地域。到2050年,山間農業地域人口將會將會從380萬左右減少到130萬,殘存的人50%有65歲以上。平地農業區域人口較多,但是到2050年會從1200萬人減少到738萬人左右,老齡化比例會達到40%。這種背景之下,僅僅依靠日本本土的農業人口,已經難以維持!未來日本對於外國人的依賴會越來越高,如何靈活利用外國實習生,如何打造日本獨有的農業模式,將會是日本面臨的重要課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