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目前,在美國運輸業內出現了一場針對貨車運輸的“戰爭”。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在北美地區的長途貨物運輸領域裡,鐵路一直擔任著一個十分重要的角色。理由很簡單:僅僅是一列火車,就可以一次過裝載數百個集裝箱,並行走數千英里的路程。而相比之下,一輛貨車每趟卻只能夠運輸一個集裝箱。

然而,儘管鐵路在長途貨運上起著顯著的作用,但是貨車所扮演的角色也是必不可少的。在整個運輸過程當中,總少不了需要用上貨車的時候。一般說來,貨車的身影通常會出現在運輸過程的最開始一段,或是最末尾一段,因為鐵路長途運輸的起點和終點,絕大多數情況下必定不會是發貨人和收貨人的家門口。而“門到門”(door-to-door delivery)的運輸任務,就只能交由貨車來完成。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雖然,在長途運輸過程的首尾,貨車起到了關鍵的銜接作用,但是目前,在美國運輸業內卻出現了一場針對貨車運輸的“戰爭”。這場“戰爭”最終將會使貨車的運輸成本變得比鐵路更高昂,從而削弱貨車的競爭力。而與貨車運輸處於對立陣營的,包括了環保主義分子、安全條例與措施遊說團體、女性主義者(因為貨車司機以男性居多)、美國卡車司機工會(Teamster),以及監管部門等。最諷刺的是,就連貨車運輸業內部,竟然也鬧起了“分裂”------一些大型貨車運輸企業正企圖趁此機會將小型獨立運輸個體戶“趕盡殺絕”。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至於另外一些規模不大不小的運輸公司,也並沒有與這些獨立個體戶站在同一陣線,相反,他們還支持有關方面不斷提高守法成本,從而迫使個體戶關張倒閉,這樣,他們便可以蠶食這些個體戶所留下的市場份額。這些不同的利益相關方看似組成了一個“聯盟”,不過實際上,他們並非經過合謀而聯手將獨立運輸個體戶逼入死角,而只是因為恰巧彼此都有著共同的利益。在利益的驅動下,各方要求有關方面收緊對這些個體戶的監管,這樣,他們也在不知不覺之間成為了“盟友”。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但是,縱使腹背受敵,貨車運輸的優點仍舊瑕不掩瑜。尤其是,如果使用公路-鐵路中轉聯運,也就是從發貨點先經公路運往鐵路中轉站,再經由鐵路運輸,或是反過來,經鐵路運到中轉站後,再經由公路運至收貨點,這樣的中轉聯運服務,比起單單使用貨車運輸,成本就要高昂得多。鐵路運輸距離之長,動輒可達上千英里,不過,路程長卻並不代表著成本就一定高。在公鐵聯運當中,成本最高的環節並不在於鐵路運輸,反而是在於公路和鐵路之間中轉銜接的這區區幾十米距離上的貨物處理和搬運。但凡是搬過家的人,對此應該都有所體會。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因此,只要運輸路程不超過500英里,那麼公路就一定會是一個更受貨主青睞的選項。甚至有時候,即使在運輸距離超過了500英里的情況下,貨主也更加願意選擇單單使用貨車運輸,而不是公鐵聯運。這是因為,在公鐵聯運中,貨物需要先由貨車從A點運到B點,然後再經火車從B點運到C點,最後再由貨車從C點運到D點,而貨車運輸直接就能夠從A點運到D點,實現“門到門”運輸,省卻了諸多麻煩。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不承想,貨主這種對於單單使用貨車運輸的偏好,最後竟引發了一場意在削弱貨車運輸業及貨車司機競爭力的廣泛而持久的“運動”。長久以來,貨車運輸業吸引了不少男性入行,因為男性較少介意穿州過省的漫長旅途及工作的勞累與危險。此外,在高速公路上奔馳,在偏僻小路中穿行,這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場充滿刺激的冒險,是一些男性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傳統上,貨車運輸業是許多中學畢業後便外出謀生的低學歷男性的選擇。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不過,隨著監管部門收緊對貨車運輸行業的管理,貨車運輸作為謀生手段的吸引力現在已經逐漸下降。如今,監管部門對於從業的要求越來越高,規定使用的貨車型號越來越新,尾氣排放越來越清潔、價格也越來越貴,並且必須要安裝電子打卡系統(Electronic Logging Device,ELD)。此外,就連工作的規章制度也有著嚴格的規定,比如貨車司機在連續工作多長時間之後必須休息,應該到什麼地方休息,而無論司機事實上是否真的需要休息。如此複雜繁瑣、吹毛求疵的監管規定,甚至讓那些已經入了行的從業人員都想退出貨車運輸業。

由於守法成本越來越高,許多獨立的貨車運輸個體戶只好停止個人執業,而轉為進入大企業以僱員的身份工作。這背後還有工會在作祟的原因。為了增加工會會員的數目,美國卡車司機工會慫恿各方表達對於獨立個體戶的不滿,導致獨立個體戶被迫結業,進入大企業充當僱員並加入工會。不僅是在美國,連加拿大也有成百上千的港口貨車司機,因為守法成本日趨上升而被迫離開港口貨車運輸業,給業內的大企業讓出了更多的市場份額。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不僅守法成本日益增加,業內還頒佈了一條新規定,將任職州際運輸貨車司機的最低年齡,從原本的18歲提高到了21歲。在一些人看來,這是在為女性從事貨車運輸行業提供便利。貨車司機的年薪大約在70,000美元左右,而中學畢業便外出謀生的女性當中,在21歲時有許多人均已結婚生子,因此也就有了養家餬口的需求,尤其是單親母親。而低學歷的年輕男性原本在18歲時就能夠擔任州際貨車運輸司機,但是現在卻只能把目光轉向州內的短途線路。然而,想要在州內運輸線路上找到司機的差事也並非易事,因為這些短途線路的司機崗位通常都由年紀較大的老司機們所佔據,這類年長的司機大多數都希望可以離家更近。

監管收緊!美國貨車運輸個體戶前景堪憂

為了促使貨主更多地使用鐵路運輸,扶持鐵路成為陸路運輸業中的“霸主”,美國運輸部門做了各種各樣的嘗試,可謂費盡心思。然而,這卻使得業內競爭環境對小型獨立貨車運輸個體戶越來越不利。雖然,現在政府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且正在採取一些措施來加以糾正,可是,這難免依然會讓人質疑:補救是否來得太晚了一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