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健全責任體系,壓實攻堅責任

我市建立脫貧攻堅工作指揮協調、問題導向、協同作戰、督查評價“四項”機制,有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健全責任體系 壓實攻堅責任

保山:健全责任体系,压实攻坚责任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市扶貧辦黨組緊緊圍繞“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緊盯脫貧攻堅工作既定目標,進一步完善指揮協調、問題導向、協同作戰、督查評價“四項”機制,構建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責任體系,壓緊壓實脫貧攻堅責任,有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2019年,預計可實現隆陽、施甸脫貧摘帽,佔計劃的100%;可實現12個貧困鄉鎮脫貧退出,佔計劃的100%;可實現135個貧困村脫貧出列,佔計劃的100%;預計貧困人口可退出12841戶49106人,佔計劃4.1萬人的119%;貧困發生率降至0.44%。

保山:健全责任体系,压实攻坚责任

建立指揮協調機制

讓“誰來幹”責任更明確

加強對脫貧攻堅工作的統一領導、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組建縣、鄉、村指揮部,構建分級負責、分塊包乾、定崗定責的責任體系,有效解決了“誰來幹”的問題,真正實現以脫貧攻堅統攬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調整充實市級領導小組,落實黨政主要領導負總責的雙組長制。2019年,就脫貧攻堅工作召開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5次,召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全體會議8次,針對階段性工作重點召開巡視問題整改、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召開現場觀摩、座談研討、工作推進會等7次;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研究部署、暗訪調研脫貧攻堅工作30餘次,遍訪了33個貧困鄉鎮。

全市5個縣(市、區)均組建了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總指揮長的縣級脫貧攻堅指揮部,下設由縣級分管領導任指揮長的專項指揮部,形成條塊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的良好局面, 5個縣(市、區)主要領導遍訪了413個貧困村(社區)。74個有脫貧任務的鄉鎮設立作戰指揮部,建立“四班子”領導親自研究、親自部署、親自落實、親自督戰的脫貧攻堅工作責任體系, 鄉鎮主要領導和村(社區)黨支部書記遍訪了轄區內貧困戶。861個有脫貧任務的村設作戰指揮室,由掛包村領導任指揮長,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定點幫扶單位為成員,負責落實“六個精準”“五個一批”要求,全面打通脫貧攻堅“最後一公里”。

保山:健全责任体系,压实攻坚责任

建立問題導向機制

讓“幹什麼”目標更清楚

緊扣“兩不愁、三保障”脫貧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強化工作措施、層層分解任務,明晰目標責任,解決了“幹什麼”的問題。

澄清短板底數,按照“六清”要求,對照貧困人口、貧困村、貧困縣退出標準,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制定收入、住房、教育、醫療等短板方案,建立縣、鄉、村、戶補短板任務清單。截至10月底,全市組織參與年度動態管理人員23101人次,開展培訓2053期43180人次,初步確定2019年度扶貧對象動態管理整戶補錄134戶534人、人口補錄2568人,整戶清退220戶833人、人口清退1106人,歷史年度脫貧回退313戶1365人、人員回退192人。

分解目標任務,制定出臺了《保山市2019年脫貧攻堅實施方案》《保山市2019年度行業部門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分解實施方案》,細化明確市直38個主責部門、5個縣(市、區)和3個園區脫貧責任。實行掛圖作戰,根據補短板任務完成時限實行掛圖作戰,全面實施“季度攻勢”,堅持“季度彙報”和短板銷號制,實現時間倒排、任務倒逼、責任倒查。

問題導向機制的建立,讓市級領導掛聯縣市區、縣級領導掛鄉包村、鄉級領導幹部掛村包組、縣鄉幹部職工掛組包戶(包貧困戶和聯繫非貧困戶)的幫扶責任制全面落實;東西部扶貧協作高位推進,直接投入資金15081.6萬元,實施幫扶項目61個;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真幫實扶,大連理工大學直接投入幫扶資金232.2萬元、幫助引進各類資金9401萬元,西安交通大學直接投入幫扶資金115.91萬元,並構建校企“產+銷”幫扶模式帶動農戶450餘戶,東北大學與昌寧紅茶廠等37家縣域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達成供銷協議、利益聯結2976戶覆蓋10416建檔貧困人口;駐村工作隊員盡銳出戰,1512名隊員累計走訪貧困戶303115戶次,制定貧困村精準脫貧規劃413個,爭取項目569個、投入資金5930.41萬元,召開各類座談會22407次,提出合理化建議15355條,參與調解矛盾糾紛7942起。

保山:健全责任体系,压实攻坚责任

建立協同作戰機制

讓“如何幹”任務更具體

堅持全員動員、全員武裝、全員參與,紮實開展“三深入”專項行動,建立縣、鄉、村幹部協同配合機制,形成“個個肩上有擔子、人人身上有責任”,解決了“如何幹”的問題。

嚴格執行市級領導掛縣聯村和單位包村、幹部幫戶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深入市、縣、鄉、村開展脫貧攻堅調研10多次。縣級領導重心下沉、靠前指揮、傳導壓力,深入掛包鄉鎮、村社區督促指導脫貧攻堅工作,每月聽取各村(社區)作戰情況彙報不少於1次,分析脫貧攻堅形勢,適時調整措施。縣級科級領導掛包村民小組,督促指導所包村民小組脫貧攻堅工作,分析研究“一戶一策”組織實施情況,協調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幫戶幹部分別掛包貧困戶、聯繫非貧困戶,與幫教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加強脫貧攻堅政策宣傳,開展扶志、扶智“雙扶”活動。

全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建立健全了80648戶貧困戶與5343家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率達到97.17%,基本實現戶戶有產業扶持;開展就業培訓16.37萬人次,新增轉移就業5.1萬人,開發鄉村服務公益性崗位12284個,建成扶貧工廠(車間)27個,吸納1985名勞動力就業,實現有勞動力的貧困人口都接受就業培訓。納入國家易地扶貧搬遷“十三五”規劃的72169人,已搬遷入住71868人,入住率為99.6%。14889戶“4類重點對象”和6728戶“非4類重點對象” 農村危房改造全面竣工。全市“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區完成投資6918.7萬元,幫助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1603戶7456人脫貧,基本實現了除傈僳族以外的“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人口全面脫貧。

保山:健全责任体系,压实攻坚责任

建立督查評價機制

讓“幹得如何”的評判更客觀

發揮督查評價“指揮棒”作用,加強扶貧領域作風建設,擰緊脫貧攻堅責任“發條”,有效解決了“幹得好與不好”一個樣的問題。

全市實行了“季通報”評價制度,對行業部門、掛包單位每季度作一次評價通報,評定“好、中、差”三個等次,累計2次被評定為“差”的單位年終綜合考核扣分。實行了“四不兩直”督導制度,轉變督查方式,整合督查力量,以發現問題根源為目標,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彙報、不用陪同,直奔項目現場、直接到農戶家中進行暗訪,開展綜合督導1次、專項督導2次,全年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380起71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53人、問責或組織處理662人,通報曝光典型問題34批148人。實行了“扶貧資金”保障制度,建立扶貧資金市本級財政年增長20%的長效機制,完善涉農資金整合辦法,市本級年內籌措投入脫貧攻堅資金9829萬元,比2018年增加1353萬元、增長13.77%,到8月底全市實際到位扶貧資金29.83億元。

圖:汪金芳

編審:王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