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里没有放鱼苗,时间久了竟然有鱼,难倒水里真的能长出鱼吗?


池塘里没有放鱼苗,时间久了竟然有鱼,难倒水里真的能长出鱼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万年鱼籽”和“水过百天自生鱼”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主要是因为鱼籽的外表是由一层特殊的膜包裹,能够抵御干旱、炎热以及低温等恶劣环境,一旦干涸的池塘或水坑有水流入,如果水温适宜,“隐藏”在泥巴中的鱼子便开始孵化。而这种孵化出来的鱼绝非凭空出现,而是种种机缘巧合鱼卵从一个地方被带到另外一个地方而已。

池塘里没有放鱼苗,时间久了竟然有鱼,难倒水里真的能长出鱼吗?


我们都知道,一般而言鱼都有逆流而上的习惯,一方面在逆行的过程中可以获得更多的含氧量,另一方面则是逆流而上到饵料丰富、水质相对较好的上游产卵。而鱼类产卵不像其它鸟兽一样有一个固定的窝,因此鱼类所产的卵受到水量、水流的影响较大,河流处于枯水期时可能会附着在河堤或裸露的水草之上,而丰水期时则可能通过管涌、泉眼等带到河堤之外,因此在水库、塘堰等出水孔以下的水潭里经常能看到成群游动的小鱼。

池塘里没有放鱼苗,时间久了竟然有鱼,难倒水里真的能长出鱼吗?


除了水流的作用以外,向风力作用、动物的传播作用等,也可能将鱼籽带到其它地方。比如干涸的池塘,在风力作用下表层的泥土被裹挟到了岸上,里面可能就会携带部分鱼卵,在下雨的时候水流就会将泥沙和鱼籽的混合物冲到低洼地带,而那些原本没有鱼的水坑就自然而然“长”出了鱼。

此外,对于一些捕鱼的鸟类,比如捕鱼高手翠鸟,在捕鱼的过程中几乎是真个身体与水面接触,因此水里的鱼卵可能会附着在翠鸟的羽毛里被带上岸并掉落在草丛中,最终也会被水流带到低洼处。

池塘里没有放鱼苗,时间久了竟然有鱼,难倒水里真的能长出鱼吗?


不过有搞怪的网友也给出了比较精辟的答案,原本没有鱼的水池之所以出现鱼,很有可能是一些鸟类放养的,对此你怎么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