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摄影丨文字:赵来清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大海道是古代敦煌-哈密-吐鲁番之间最近的一条道路。它的开通和使用始于汉代,唐代以后官方的利用趋于停止,大海道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成为停留于历史记忆中的丝绸之路古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丝绸之路作为古代沟通中西方文明的通道,因其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的巨大作用,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丝绸之路绝大多数路段已经被逐渐揭开历史的面纱,惟独大海道的具体路线仍然湮没在历史尘埃之中。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大海道”的名称,源自敦煌文书中唐代《西州图经》残卷。《西州图经》记载:“大海道。右道出柳中县(今鲁克沁)界,东南向沙州(今敦煌)一千三百六十里。常流沙,人行迷误 ,有泉井咸苦,无草。行旅负水担粮,履践沙石,往来困弊。”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唐代《元和郡县志》卷40记载,西州(今吐鲁番)高昌城“东南至沙州一千四百里”;“大沙海,在县(唐代柳中,现在的鲁克沁)东南九十里”。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历史学家岑仲勉先生认为,今鲁克沁东南约70余里的“Deghar”(迪坎儿村)之“r”,是词语尾音,“Degha”实际上是唐代语音“大海”(即大沙海的简称)。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迪坎儿村是“大海道”在古代吐鲁番境内的最后一个绿洲,它西面约7-8公里处的古代城堡――大阿萨,则是守卫这片绿洲和古代吐鲁番东南门户的军事重镇。正因为如此,迪坎儿成为“大海道”通往敦煌的首途大站,也因东南两面临近大海一般的戈壁沙漠而与“大海”一词发生关系。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具体来说,迪坎尔东部临近的库木塔格沙漠,东南临近的吐鲁番与敦煌之间的噶顺戈壁(距离哈密市180公里),是“大海道”经过的主要路段。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噶顺戈壁是一个准平原(有低矮的小山),地貌呈风蚀剥蚀形态,遍布砾石、碎石和流沙,是我国石质戈壁(石漠)分布最广的区域。这里降水量极少,地表水和地下水非常缺乏,且含盐量高,气候极为干旱,到处呈现荒漠景象,是世界上大陆性气候最强烈的地区之一。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噶顺戈壁广漠、空旷、无垠,似海茫茫,唐代被称为“大沙海”,“大海道”也因此而得名。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探访古丝路大海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