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如何落地?

区块链没有过去的范例可循,它不是完全的新产物。区块链整体可以算是是数据库、开发平台和网络实现的组合。因此,我们需要它的多种形式和变化。

在具体应用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 比如,区块链可以视为信用中心、交易媒介、安全通道、去中心化功能等。

区块链如何落地?

我们以企业级区块链内核 CITA 为例,看看区块链技术如何服务不同的使用者。为了允许使用者更大的操作空间,CITA 在整体架构上将区块链的功能分成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以微服务的方式运行,模块之间通过消息总线连接在一起。这样使用者只需要将共识这一个模块重写,而不必改动整体架构。同时,不同的服务放在不同的硬件环境中,可以灵活增加和减少资源来配合不同的业务量。

而对于区块链平台的评估,可以从可编程性、可扩展性、可升级性、交易可管理性、安全性、速度和性能、互用性等方面进行。那么,区块链究竟如何在具体场景中发挥作用呢?

以供应链为例来说,区块链在供应链中的应用是在多方参与的场景中进行的,通过数据的一致性、确权还有不可篡改性来保证数据的安全和便捷。其中,一致性体现在,在一个供应链金融系统中,核心企业,银行和上游供应商之间需要保证持有的数据是一致的。确权体现在数据的所有权不仅不能被篡改,同时要容易被正常的更改。比如在供应链金融中,应收账款是核心企业发给自己的供应商,但在传统模式中,应收账款信用从核心企业流转到上游供应商是比较困难的。而在区块链中,应收可以被通证化的特点使得整个流程更加容易。不可篡改性则减少了一票多用的可能性。

任何公司都能用区块链吗?

虽然大公司都在用区块链技术,但一家企业在决定采用区块链技术之前有一件事要明确:是否符合自己的战略需要。区块链技术带来的便宜之一就是信息分享,但你的信息是否敏感?数据公开程度怎样?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区块链不是一项在任何场景都可以使用的技术。

孔庆阳表示,区块链公司一般都会选择某一领域,将区块链技术和此场景相结合。所以,当一家“小白”公司决定要引入区块链技术时,应该找相应生态下的区块链供应商,从向多家拥有自己核心技术的公司咨询,详细了解后再从多家公司中选择合适自己的供应商。

成本方面,如果企业是把自己的业务逻辑部分通过区块链实现,可能需要私有化部署,这个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如果只想对自己的数据进行一个固化和存证,那可以简单实现,成本相对较低。

收益方面,由于 B 端决策周期较长,项目推进不会太快,而且区块链本身的使用方式和架构与传统中心化系统差异比较大,需要长期的投入才能帮企业创造出合适的应用,这个过程可能要半年、一年甚至两年,在这种情况下,很快得到回报是不太现实的。

所以,企业需要对自己各方面做好评估再决定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盲目跟风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损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