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網球運動啟蒙於雲南大學的那塊水門汀網球場

民國初期的雲南很是邊遠蔽塞,不要說田徑和球類運動,絕大多數的市民就連體育運動為何物都知之甚少,更不要說孕育在法國、誕生在英國、普及在美國、盛行於世界的世界第二大球類運動——網球了。

據說,1911年清朝末年,隨著滇越鐵路的開通和昆明自行開埠,世界列強爭先恐後地循著蜿蜒的滇越鐵路線侵入雲南,在昆明開埠區設洋行、開工廠、辦醫院、蓋高樓,來到昆明的外國人,尤其是捷足先登的法國人也有喜歡網球的,就在自己的院子裡打一打,但不易進入開埠區的昆明市民是難得一見的。


昆明網球運動啟蒙於雲南大學的那塊水門汀網球場


雲南省立東陸大學老照片


直到1930年成立的雲南省立東陸大學改為國立雲南大學,1937年雲南省主席龍雲特聘熊慶來出任校長後,廣聘海外學成歸來的精英俊才到雲南大學執教,這所西南唯一的綜合大學才逐漸成長為位列英國《簡明不列顛百科全書》中國十五所著名大學的名校。

正是這些年輕的教授們,從國外帶回來的那許許多多的新時尚新玩意,打開了昆明走向世界的那扇封閉已久的沉重大門。其中,就有那種很能吸引人的用皮繩穿成的拍子,擊打一個毛絨絨的會跳起來的小球的遊戲,人們開始知道這項運動的名字叫“他呢”,因為打它的老師,總是“Tennis,Tennis”的叫它。於是就依著“Tennis”的發音,把它叫成了“他呢”,按照雲南方言“他呢”的意譯普通話,就是“他的”的意思。那時候的網球,真的就只是“他的”,與“我的”沒有半點關係。


昆明網球運動啟蒙於雲南大學的那塊水門汀網球場



開始的時候,幾位特別喜歡網球的年輕教授拿著網球在雲南大學校園裡的土路上來來回回的打幾下過過癮。時間一長,就覺得太不過癮了,於是向校方提出修建網球場的要求。開明的熊慶來校長本是法國格諾大學和巴黎大學的數學碩士,當然予以支持。正巧,教務長何衍璿教授在法國里昂大學攻讀數學碩士學位的時候就迷上了網球,於是主動牽頭修建校園網球場。好在當時的雲南大學校域寬闊,橫亙校園的明城牆外的西北校區還是農學院的實驗農場,儘可開發。加上,為了安置回國就職的年輕教師,學校正準備在校園中軸線西側修建一棟青磚教師樓,將網球場納入工程項目即可一舉兩得。於是在何衍璿教務長的多方協調下,昆明、應當說是雲南的第一塊自己的網球場就修建起來了。因為,有何教務長的親自參與規劃設計和網球愛好者們一日三次的時常監督,網球場完全按照國際規則標準修建,還奢侈地做成了水門汀地面,用白漆畫上了單雙打邊線,架設了標準高度的球網。本來正在興頭上的年輕教師們還想在球場四周安裝上粗鐵絲編成的攔球網,算算造價,想想學校的經濟狀況,都是理工生,還不乏數學碩士,也就作罷了。但不甘心一個勁地到遠處的草地裡撿球的他們,還是在工人們的幫助下自己動手用雲南最不缺少的竹子編成了擋球的竹籬。還意猶未盡地在網球場兩側用蓋教師樓剩餘的木板,搭了兩排看臺,說是,以後就會有許許多多的觀看者了。甚至為還不知道在哪兒的女兒、兒子預留了位置。

水門汀地面養護期一過,這些教授正裝出場了,白得耀眼的長褲、淺灰的絲質短袖上裝、淺幫白力士鞋,拿著艾斯伍·賓士(EllsWorth Vines)網球拍,史萊辛格(Slazenger)網球,和他們最喜歡的巴博拉特、百寶力 (BABOLAT)法國品牌網球,盛典般地開始了昆明的本土網球處女秀。球場邊的看臺坐滿學校的教師、職員、學生和工友,幾乎所有的能走會跑的孩子們都來了,還有他們的媽媽、姨媽和保姆們。就連西邊的昆明師範學院、北面南箐中學的學生和南面的翠湖、青雲街、一丘田,左近的文林街、先生坡、天君殿巷聽說有西洋景看的老百姓,也趕來圍著網球場湊熱鬧。


昆明網球運動啟蒙於雲南大學的那塊水門汀網球場


1948年何教務長和楊教授在網球賽後握手相片


一位位、一對對,單打、雙打,一局局酣暢淋漓地打下去,從太陽偏西打到彩霞滿天,一直打到暮色沉沉,選手們一邊埋怨著晝日太短,一邊約定明日再戰,才意猶未盡拭汗止賽。離場前,還輕輕撫了撫水門汀場地、彈了彈球網…….好一幅心滿意足,志得意滿!

從這以後,一到傍晚,雲南大學校園最熱鬧的地方就數網球場了。雲南大學的網球場成了昆明西北城最生動活潑的一景。



雲南大學的教授們開了昆明本土網球的先河,最先帶動起來的就是雲南大學的孩子們。不知是誰纏煩了媽媽,從昆明南屏街後面的高山鋪美軍物資攤販黑市場上因為沒有人懂得用以極低價掏來一副網球拍開始,打網球就成了雲南大學孩子們的最愛。那時候,昆明市師院附小、附中四點左右就放學,讓小學生們盡著性子去參加文體活動。雲南大學網球場也就要熱鬧到媽媽們提著教鞭來趕孩子回去吃晚飯。晚飯後,網球場當然是大人的天地,不過來了興趣的爸爸、伯伯、叔叔,也會開玩笑地讓兩個、甚至三個孩子與自己對對陣,權當是一種娛樂性質的調劑。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幾年下來,別說三個、兩個孩子,就是一個孩子,他們也要認真對待了。


昆明網球運動啟蒙於雲南大學的那塊水門汀網球場



雲南大學校園裡,就網球而言,最有傳奇色彩的就要數視網球如命的何衍璿教務長家了。何教務長家的孩子多達11個。這11個孩子,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只要一拿得動網球拍就成了網球愛好者,幾個大些的孩子在同齡人中真的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王。可惜那時候沒有現在那麼多的國家賽事和職業賽事,不然怎麼著他們家也得出上那麼幾個不說世界冠軍、全國冠軍,拿幾個雲南冠軍、昆明冠軍還是極有可能的。

何教務長家的網球高手,不僅網球打得好,還穿得一手好球拍,雲南大學裡買不起網球拍的孩子,就想方設法掏個、換個網球拍架請他們用牛皮線把網球拍經緯交叉地穿成漂亮的網球拍。打斷了網弦也多是他們補齊的。他們在幹完活後,總還要煞有介事的往網弦上均勻地塗上一層自己配好的酒精泡松香,說是可以增加拍網的彈性和結實度。能不能增加拍網的彈性和結實度無法證實,但是塗過酒精泡松香的網弦明光鋥亮熠熠可人倒是真的。

在我們這群打網球的孩子裡,倒還真有打出來的。中文系教授張友銘的小兒子張延信就在雲南省比賽中獲得過好名次,後來成了雲南省體委體工大隊的網球教練。據說,還曾經執教過引起過軒然大波的胡娜。別的孩子,雖然沒有以網球為職業,但也與網球終生為伴,走到哪兒打到哪兒,打出了歡悅,打出了健康,打出了事業。

一晃七、八十年過去了,網球真的從“他的”變成了“我的”了。從雲南大學開蒙的雲南網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打越開,就連邊遠的民族縣城也有了和著網球的飛旋發出的笑聲。真好,有網球真好,有“我的”網球真好,打網球真好,網球越打越開真好。(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潘偉民)

作者簡介:潘偉民,資深網球運動愛好者、推廣者。1942年生於動物學家、生物學教授之家,長在雲南大學校園,17歲特招入軍校,畢業後任職昆明軍區政治部、成都軍區政治部,直至退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