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以來長江中下游旱情嚴重

由於今夏以來降雨持續偏少,目前我國江淮、江漢、江南東部、華南東部等地仍有大範圍氣象乾旱。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週日(24日)起,旱區即將有一輪弱降雨出現,對旱情緩和有利。

今夏以來長江中下游降雨持續偏少 旱情嚴重

來自國家氣候中心的監測顯示,7月下旬以來,鄂湘贛蘇皖浙閩七省大部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二至八成,區域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近五成,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少,其中江西中東部地區偏少八成以上。持續的少雨導致期限乾旱快速發展,目前江蘇、安徽、福建等地有大範圍的重旱區,中旱範圍則更為廣闊。

今夏以來長江中下游旱情嚴重

乾旱造成旱區部分地區農作物受災、部分江河湖庫水位明顯下降、旱區森林火險等級高。國家衛星氣象中心11月3日衛星監測顯示,鄱陽湖主體及附近水域面積為983平方公里,較歷史同期(歷史同期多年平均為1913平方公里)偏小近5成,同時旱區火點個數較常年同期偏多。

在浙江,截至18日共有江山、常山兩縣市達“重旱”,另有42縣市(區)達“中旱”,22縣市(區)達“輕旱”。全省氣象乾旱面積達約9.78萬平方公里,超全省總面積的90%。在江蘇,9月中旬以來,全省大部分地區乾旱少雨,江淮之間大部和蘇南中西部60余天累計雨量均不足20毫米,創歷史同期新低。截至14日,江蘇全省麥油受旱面積達263萬畝,部分地區蔬菜、果園茶園也受到較大影響。此外,洪澤湖、蘇北運河淮安段低於通航水位,超限運輸受到影響。

今夏以來長江中下游旱情嚴重

11月19日,江蘇淮安下轄鄉鎮毗鄰洪澤湖邊的灘塗與養殖塘乾枯景象。(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中國天氣網首席分析師胡嘯表示,7月下旬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高溫少雨,氣象乾旱就已經持續發展。到了10月上旬,氣象乾旱面積達到頂峰,之後隨著冷空氣活動的日趨頻繁,加之南方水汽條件的有利配合,降水逐漸開始增多,旱情較最為嚴重時段已經有所緩和,但尚未徹底緩解。目前江淮、江漢、江南東部、華南東部等地仍有大範圍氣象乾旱。

旱區週日起迎弱降雨 有利旱情緩和

胡嘯表示,根據目前的天氣形勢判斷,在24-25日,在一股冷空氣南下和暖溼氣流共同影響下,目前氣象乾旱較為明顯的區域將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氣過程,主要時段是在24日夜間至25日白天,不過這次降雨過程由於暖溼氣流相對較弱,整體雨勢會比較小。

今夏以來長江中下游旱情嚴重

今夏以來長江中下游旱情嚴重

胡嘯提醒,旱區本輪降雨整體來看雨勢較小,對旱情的緩解作用還需觀察,各地應抓住有利天氣時機開展人工增雨,同時做好蓄水、保水工作。(來源:中國天氣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