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如果說2016年是直播元年,那麼2019年應該是“直播電商元年”。

當直播中的名人、網紅、把他們背後聚集的無數粉絲、眼球和內容轉換成購買力的時候,衍生出了“電商直播”帶貨新模式。但在電商直播之前,一個個新概念風生水起,而後又消失在大眾的視野。

你可能聽過社交電商、社群電商、社區電商、社群團購、私域流量......但在2019年只有電商直播這一塊旗幟迎風飄揚。

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電商直播的爆火是偶然?

要說到直播電商,其實最早是從直播發展而來。YY、花椒、鬥魚、虎牙、映客......在各路直播平臺群雄爭霸的年代,直播電商還並沒有嶄露頭角,遊戲直播、娛樂直播卻是風口浪尖。

隨著騰訊資本入股鬥魚和虎牙,熊貓TV倒閉,其它小規模直播陸續退場,直播大戰基本結束。

而此時,淘寶藉助其強大的電商基礎,再加上直播的快車,直播電商如虎添翼,進而也就如火如荼地風行起來。

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作為一家以運營見長的企業,阿里巴巴深諳營銷之道。

先是通過薇婭成為脫貧攻堅公益主播,幫助農產品滯銷的農民,以及推廣袁隆平海水稻;再是通過李佳琦的賣口紅直播,讓馬雲與李佳琦一較高下,賺足了噱頭,這些都讓平臺和主播賺得盆滿缽滿。

直播帶貨爆火原因有哪些?

電商直播,既不能簡單理解成網紅經濟的延伸,也無法一概而論為社交導購的變種。電商直播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帶貨營銷模式,用戶更為心甘情願買單。

一、價格以及性價比

不難發現,基本每一場直播都會附帶折扣信息,“聚划算、全網最低價、買一送8”等等這些都是直播帶貨的標籤,會直接誘導用戶產生購買慾望。

相比於一般的活動,直播的價格要實惠很多,另外,主播還可能會額外贈送優惠券等,如果商家要找 MCN 機構做直播電商,基本都是有備而來的。

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二、信息更直觀有效

傳統的電商多以圖文為主,信息展示有限,且可信度存疑,支撐消費者做出購物決策的信息不充分。

電商直播,則帶來了一種動態的並且能實時互動的形式:更直觀、全面、真實,視頻的信息維度更豐富,幫助用戶更好地瞭解商品,讓消費者融入到購物場景中,打破了消費者對貨物看不見、摸不著、感受不到的狀態。

三、網紅效應跟風和自我認同

根據福布斯的調查收據,約81%的受訪者表示來自朋友和家人的評論會直接影響他們的購買決策;數據顯示,41.8%的95後會向親友推薦好用的品牌,這也形成了當下KOL大火的局面。

網紅推薦、明星同款的背後是消費者的從眾心理,更是期待“變得跟她一樣好”的自我安慰,不然為什麼美妝博主的皮膚總是那麼水嫩?

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而當種草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的時候,消費者又可以通過同款色號、同款球鞋等,找到與自己品味形似或興趣相投的群體,獲得更強烈的認同感。

人人都能成為下一個薇婭、李佳琦嗎?

當然,不是所有的網紅視頻直播都能像李佳琦、薇婭一樣帶動銷量,所以,網紅視頻直播會存在兩極分化情況。有的網紅能在一次直播中幫助賣家銷售1到2萬件商品,但有的網紅帶來的銷量卻寥寥無幾。

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如果各位商家想與網紅主播合作,還需注意以下幾點:

安全性差。很多企業第一次尋找網紅合作時,都不知道對方信息是否真實有效,合作存在一定的風險。

數據真實性和匹配度無法判讀。網紅粉絲量數字可見,但是其粉絲的活躍度卻不得而知。另外,該網紅的受眾是否和產品受眾一致也不得而知。

語言溝通障礙。每個國家和地區的語言都存在差異,特別是一些小語種國家。

過程無法把控。對合作的過程沒有系統性的把控,不知道哪個節點該做什麼。

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直播帶貨存在的弊端

雖然李佳琦、薇婭能帶動千億的帶貨量,但直播帶貨也並不是毫無缺點。

1、損害品牌價值的營銷

對於商家而言,如果長期依賴於直播帶貨的高額的折扣來刺激消費者,那麼最終將損害到品牌自身。一旦高額折扣成為常態,那麼消費者會逐漸習慣於品牌的直播價。

再加上現在各大主播為了確立自身的地位與最便宜的帶貨承諾,只會將直播賣貨的賣點變成“折扣最大”。直播促銷刺激的過度依賴,導致回到正常價格後,購買的消費者越來越少。

2、消費者衝動消費

一些消費者可能純粹地是被直播間熱鬧的氛圍,稀有的折扣刺激,從而購買了自己不一定需要的商品。

下單後的第二天,冷靜下來的消費者發現:自己購買的原因是衝動與囤貨心理,而非自己確實需要,導致退貨,同時也會損害用戶對沖動購買品牌的喜愛度。

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3、追求快速營銷忽視產品質量

李佳琦在此前推薦不粘鍋直播時就出現過“翻車”風波,而後9月份的一場直播中推薦的大閘蟹,實際上是“洗澡蟹”——也就是蟹商將外地螃蟹販運至陽澄湖,被放到陽澄湖裡浸泡一段時間,最後打撈上來冒充“陽澄湖大閘蟹”,不少消費者還遇到了缺斤少兩等質量問題。

如何正確應用直播帶貨

低價折扣策略不僅容易讓消費者對產品低價產生依賴,還非常容易導致消費者衝動購買導致後悔。那麼在選擇直播帶貨的時候,需要避免陷入純價格刺激的營銷泥潭,剝離“低價常態化”的標籤。

降低傷害的做法有兩種

一種是先靠產品賣點激發購買動機,再用促銷折扣收割,降低外部刺激。取而代之的是儘可能通過內部刺激,即產品本身的賣點勾起消費者的需求,引導消費者下單。

另一種是把外部刺激“合理化”,給折扣冠以理由。比如:品牌週年慶、超級品牌日/歡聚日、雙11、世界盃奪冠……

拼播播有幾個億的流量,想跟你談一下

除了低價策略帶來的兩種損害,最根本而且最具殺傷力的應該是產品本身就達不到直播效果。

無論是商家和主播對產品的溝通上有偏差,還是產品質量達不到消費者期待,一味追求直播帶貨帶來的瞬間銷量,誇大或者虛假宣傳產品,都會導致反噬,這是必須要避免的。

直播帶貨火爆的勢頭還會愈演愈烈,但是也不是毫無缺陷,它既能夠帶來巨大的好處,也能隨時翻車,所以,不管是商家還是主播都應該正確應用直播帶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