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互联网下半场,粉丝经济迎来了新挑战:KOC正颠覆KOL。

KOL:即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指在特定群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和话语权的人,该群体范畴没有绝对限定,可以大到一个行业,一个亚文化圈,也可以小到一个兴趣小组。

《2019年中国KOL营销策略白皮书》指出:目前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和KOL合作,批量与中小型KOL合作成为他们工作的重心。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KOL营销即有KOL参与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行为,该营销概念的核心在KOL本身,原则上对具体的营销形式没有限制。

从具体的营销实践中可以得出,目前KOL在品牌营销中有两大重要作用:一是带货,就是卖货实力,能够为品牌增加产品销量;二是打广告,增加品牌曝光度,提升品牌知名度。

因此,当品牌在选择KOL时往往以粉丝量为标准,判断所选的KOL能实现多大的商业价值,能否达到利益最大化。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有粉丝基础的KOL首先具有流量价值,自带大量的粉丝,保障了商品拥有一部分消费群体;然后能实现购买价值,挑选并推荐产品投放,粉丝一呼百应,购买效果明显;宣传价值,KOL给产品做背书, 粉丝信任KOL,产品推广效果良好;魅力价值,以粉丝量为基础,通过人格魅力能吸引更多路人转粉,产生更多潜在消费者。

目前KOL营销的主要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销售,例如:李佳琦一场直播带货百万,15秒卖出去15000根口红,就算李佳琦这么强的带货博主也并不是淘宝第一主播;薇娅才是真正的淘宝第一带货博主,2017年10月,薇娅在一场直播中,为一家零粉丝的皮草店引导销售额达到7000万;2018"双十一"开始后的两小时内,薇娅的直播间引导销售额达到2.67亿,创造了行业销售神话;2019年1月,与阿里鱼尝试直播带货新模式,牛仔裤上线5000套1秒被抢断,首批直播13500件售罄,累计销售额达200万元。

他们都是通过淘宝直播,一边直播介绍产品,一边卖货,在种草的同时,粉丝(消费者)可以直接下单购买,卖货能力极强。大多数品牌跟他们合作更加看重他们的带货能力,更在乎直线上升的销售额。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另一种就是种草型KOL,例如:毛蛋(美妆博主)向消费者推荐好用的国货美妆产品及品牌;大胃王密子君(吃播博主)向受众分享美食,也为大家推荐好吃的餐饮店及美食产品等,粉丝期待的是他们推荐的好物,品牌跟他们合作更加注重他们能够给品牌带来的影响力和宣传效果。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说到底,KOL主要还是依赖粉丝群体的信任度以及崇拜程度。对于消费者而言,KOL是专业的,权威的,可信的,有一种神圣感;但实际上是KOL与消费者(粉丝)间存在着距离感,要想消费者对KOL产生依赖需要长时间的培养。

可最近突然间爆红的“KOC”却打破了这种距离感,能够迅速建立消费者信任度,于是有人说“KOC来了,取代KOL的新营销方式出现啦!”

什么是KOC?其英文全称为“Key Opinion Consumer”,译为关键消费领袖。一般指能影响自己的朋友和粉丝产生消费行为的消费领袖。简单讲就是使用过该产品的粉丝或顾客。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流量红利殆尽,进入以微信群,qq群,朋友圈,公众号为主要载体的私域流量时代,“KOC”有了可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KOC有几个比较明显的优势:

第一, KOC够接地气,真实。KOC本身就是消费者或者产品的使用者,与其他消费者之间零距离,来自真实消费者的体验感是大于隔着屏幕的专业推荐;或许这些KOC,他们的文案语句不够优美,整体逻辑不通,可这不就是最真实的消费状态吗,淘到好东西就会分享在朋友圈,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与消费者产生现实共鸣。

第二, KOC“物美价廉”,就是既便宜又具有传播爆发力。虽然与KOL相比,KOC的粉丝基数很少,可能只有几万人甚至几百人,但凭借着“走心”的分享和真实体验,可以迅速与消费者(可以是身边的朋友、粉丝)建立信任,并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所带来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也是极强的,“蚂蚁多了也能打败大象”。

第三, KOC极易培养。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KOL,但人人都可以成为KOC。这不是一句妄语,的确想要成为KOC的门槛并不高,人人都有手机,有无数个社群,也常会发朋友圈、录制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分享美食好物和打卡景点等。但要想真正成为KOC,还是需要输出优质内容以及长期的坚持,这才是一名合格的KOC。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目前各大流量平台助力KOC,例如:小红书、快手等平台纷纷在KOC上投入大量资源,小红书爆红的最大原因就是小红书用户写的每个真实感受笔记,让其他用户看后感动又心动,直接转化为消费者;快手用“老铁”一词直接缩短了用户与粉丝的距离,“老铁相信我,准没错,够意思就买!”KOC可谓是风光一时。

那么,KOC真的会取代KOL吗?

网上有两种观点:一种是“KOL已死,KOC兴起”;一种是“KOC是伪命题,将死”。

说实话这两种观点,都太片面了。

KOC 与 KOL有何不同?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从商家角度来看,相比于KOL,KOC的粉丝更少,影响力更小;虽然便宜,但是带货能力以及种草能力远不及KOL…...

从消费者角度分析,KOC更贴近消费者群体,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消费体验者,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起着较大的影响力;随着各大平台对KOL的监管加严,消费者对KOL的信任度下降,不再盲目跟从,但KOL依然吸引着消费者,带货实力依旧强劲。

如果通过以上两个角度来讲,KOC想要取代KOL 还是无稽之谈,暂时是不可能实现的。

KOC颠覆KOL:从权威依赖到亲情消费,私域流量挑战粉丝经济

如果从营销角度来看,两者绝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KOL+KOC组合营销,强强联手,效果翻倍。KOL以权威性,专业性角度推荐产品,为品牌背书,击破消费者对产品的顾虑,卸下防备心理,增加消费者的信任;KOC以真实体验表达感受,通过真切感受打动消费者,进一步刺激购买欲望,并实现购买行为。

目前,KOL在品牌营销过程中仍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对品牌口碑的树立以及品牌知名度的打造都使KOC望尘莫及。而KOC也不仅是昙花一现,私域流量时代下,内容营销也在发生转变:由产品性能推荐向消费者体验转变。KOC低成本强渗透力使其未来的发展具有更多可能性,也许KOC在未来会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方式;但仍需要品牌商不断挖掘和培养,同时也要保护好KOC最原本的真实性,和它接地气的特点,一旦它变的高高在上,KOC也会瞬间消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李光斗:中国品牌第一人、中央电视台品牌顾问、著名品牌战略专家、品牌竞争力学派创始人、华盛智业李光斗品牌营销机构创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