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或成本地营销的新方向

在行业内“天下苦流量已久”的论调中,互联网人口红利大潮的褪去,在整个大环境中,新用户增速的持续下降,各种平台获得新用户的成本和难度增高,本地企业纷纷通过寻找流量洼地,通过构建私域流量实现增量和提高销售额。

至于流量为何越来越高攀不起,除了中国网民数量及结构趋于稳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新增用户和流量红利已经触及天花板。

KOC,或成本地营销的新方向

更何况近几年屡屡掀起的补贴大战,先依靠疯狂烧钱补贴将流量吸引过来,之后再考虑变现的问题。尽管用户大多是被补贴和低价所吸引,一旦补贴停止用户会毫不犹豫的离开,但此种思路大多简单粗暴但效果明显,这也导致互联网流量的争夺开始建立在烧钱的基础上,到最后只能求助资金雄厚的巨头并站队继续烧钱,长此以往市场流量加速向巨头汇聚,流量获取的成本和难度依旧只增不减。

自互联网行业崛起以来,人们对于流量的焦虑就一直存在,从门户时代开始,门户网站作为最大的流量入口,几乎把持着互联网的所有流量;而后搜索引擎时代的到来,搜索流量的价格并不贵被品牌企业占据;之后社交平台的崛起,各类产品的涌入加剧流量争夺的白热化程度。随着人口红利的减退,流量市场得主导开始转向搜索、内容、社交等领域的并存,在流量逐渐集中于头部产品,品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KOC,或成本地营销的新方向

当流量平台的竞价行为成为常态之时,不少企业都在积极的寻找更新的流量解药,于是逐渐在运营之中刮起一股私域流量的概念,KOC也在这片逐渐成熟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私域流量是相对于百度、阿里等所共有的流量而言的,可以被人们自由的控制管理,随时随地免费直接接触到用户的渠道,例如商家自己建立的微信群等,都是可以被反复使用的。于是增量时代的结束意味着要进入存量时代,对于老用户的维护以及实现复购率尤为重要。

关于KOC(Key Opinion Consumer),关键意见消费者,就是能够对身边的朋友、粉丝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人,KOC也是某个产品的消费者和使用者。与仅有一字之差的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之间有千差万缕的关系,尽管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可以实现交替和转化,但两者之间依旧存在着不少差异,对于本地市场的营销运营活动也有着不同的影响。

KOC,或成本地营销的新方向

与KOC基于消费者身份进行真实情感的表达和分享时,其所处的角度、立场等站在用户这一边,所以更加受到用户群体的信赖和支持,也更加容易实现“粉丝影响粉丝”的情况。而KOL则是由于其“权威性”而被用户广泛的认可,其粉丝群体分布广泛,很难与的用户实现深层次的沟通,所以用户大多是被其权威专业的形象所影响。

与此同时,KOC站在消费者和用户的角度上,对于一款产品或服务会以真实用户的身份去分享,从而更快地获取用户的信任,从而影响本地用户的消费决策;但KOL所发布的内容或多或少因为卷入商业利益失去客观的视角,从而带有些许的营销性质。不过对于企业而言,如今面临公域流量的枯竭,如何实现本地市场私域流量的建造和变现是关键所在,所以选择优质的KOC进行流量的引导,不只是关注其背后“粉丝圈”的数量,还要保持其本身用户粘性高的特质,更好实现流量的挖掘,引起本地用户的内心共鸣。

KOC,或成本地营销的新方向

因此对于准备出海的企业或品牌,不仅要突破目标市场的语言习惯、文化习俗、俚语风俗等方面的壁垒,还要实现本地化的运营和推广。润界本地化常年为海内外的大小企业提供国际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音频处理、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本地化翻译、多语言图形图像设计与排版等服务。帮助企业更快的融入目标市场,更快实现全球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