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少有人找張嘉譯拍電影?

導演黃小峰


為什麼很少有人找張嘉譯拍電影?這真的是一個問題,因為張嘉譯演技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他還是一個沒有緋聞的老戲骨,在娛樂圈安家立業那麼多年,沒有緋聞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那這樣的人怎麼會沒有人找呢?當然有人找了,而且找的人還挺多的。

1.電影臉。電影和電視劇不一樣,電影框架和電視劇框架是有區別的,有些明星能演得了電視劇但是卻拍不了電影,不是因為他們演技不行,而是因為他們缺電影臉。而張嘉譯卻是一張電視劇電影都能上鏡的臉。有些明星演電視劇很上鏡,但是拍電影卻不一定,導演也是需要養家餬口的,怎麼可能做虧本的買賣呢?更何況電影要是拍爛了,那虧的可不是一個小數目,誰會去冒這個險呢?

2 .電視劇是根本,電影是理想。很多演員是隻拍電視劇或者只拍電影的,當然,我這兒說的都是老戲骨了,現在的明星,又有誰真的是幹一行愛一行的呢?幾乎沒有,拍電視劇的又去拍電影,再加個愛參加綜藝節目,看電視劇的時候幾乎就沒有什麼“忠”的感覺。以前的演員在生活當中是一個怎樣的人?適不適合演這個角色都會讓觀眾考慮考慮,而現在,幾乎就不用考慮,綜藝節目的表現就能告訴觀眾了。張嘉譯是非常有名的一線老戲骨,但是電影影響力就一般,但是我想,張嘉譯可能跟孫儷一樣演電視劇是為了生活,演電影是為了實現理想。他還是北京電影學院科班出身,一出來就是演電影出道的呢,他北電畢業也是分在西安電影製片廠。

3.出演的電影很好看。張嘉譯1990年的時候,一出道,就演了當年獲獎影片《遭遇激情》,那部電影的男女主角是袁苑和呂麗萍,張嘉譯的戲份雖然有點少,但是濃縮是精華,戲份少就沒有出給人挑毛病的機會。他和徐帆演了《人猴大裂變》,電影《殘酷的夏日》,只能說張嘉譯年輕的時候沒有成熟的味道吧!他還有非常著名的文藝片,管虎的《頭髮亂了》,男一號是耿樂,男二號就是張嘉譯,當時張嘉譯還叫張小童,他演一個警察,黃建新導演很有名的一部《背靠背,臉對臉》,張嘉譯客串了一個經理。張嘉譯(張小童)出道五年後,才開始演第一部電視劇《道北人》。

2000年前後,中國電影其實是不景氣的,但張嘉譯還是連續有電影可拍,並且一直堅持拍電影。之後張嘉譯開始了漫長的電視劇生涯,並且終於出名了,我覺得張嘉譯是因為出演了電視劇才火的。2016年末大熱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老搭檔馮小剛邀請張嘉譯演了市長馬文彬。2019年,張嘉譯有一部出演的電影《深淵行者》,你們期待嗎?

據說有一部電影《鴻嘎魯的奇妙旅行》,張嘉譯和關曉彤合作,這可能是張嘉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演電影的男一號,但目前還沒有啥消息,他們之前合作過《一僕二主》。劉儀偉拉了張嘉譯和閆妮演《玩命旅行指南》,也是一部電影。2019年可能還有一部張嘉譯主演的動作戰爭大片《激戰金三角》會出來,徐克找了張涵予和張嘉譯兩位魅力大叔演了一部《收網行動》,也就是說,找張嘉譯演電影的人多了,而且2019年可能就是大叔的電影之年呢!


娛樂樂人心


張嘉譯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雖說大器晚成,但自從蝸居以後,幾乎每部劇都是爆款,這兩年很有霸屏之勢!!張嘉譯現在在電視劇的領域裡可以說是最高點啦!

在我印象中我只看過張嘉譯兩部電影,都是配角,一部是《失戀33天》一部是《夜店》演技中規中矩吧!可能一直沒有碰到好劇本吧!像張嘉譯這種演員對劇本是很挑剔的,他現在不缺名氣,賺錢也不是首要位置,沒有碰到好劇本,一定不會接電影的!而且張嘉譯現在在電視劇裡已經開始角色定位啦!如果在電影裡還演這種角色,沒有新鮮感,觀眾都視覺疲勞啦,如果要演另一種角色,很容易讓觀眾跳戲!

這也束縛了很多電視劇演員,演電視劇沒有任何毛病,一演電影就感覺怪怪的!比如楊冪,楊冪演技還可以,演電視劇時沒感覺那不好,一演電影,就有點慘不忍睹啦!最著名的就是孫儷,孫儷可以說在現在中國電視圈是一姐,但她在電影裡的表現只有兩個字~尷尬!中國電視劇圈有那麼多演技一級棒的戲骨,但都很少演電影,即使演也都是配角,發揮的也不如在電視劇裡優秀。

而且因為電視劇的拍攝週期長,演員們有長時間來研究角色,進去角色!甚至去體驗生活,把角色融入到身體裡!但是電影就沒有這個條件啦,投資方不可能等你去慢慢揣摩,其他演員還有檔期也不可能等你!所以像張嘉譯這樣優秀的演員,而且也到了不圖名利的年齡啦,也幾乎不會太涉足電影圈啦!可能以後會給朋友幫幫忙,演個小配角,僅此而已啦!


青竹小築


張嘉譯是大家現在熟知的演員,也是當今最火的男演員之一,他的電視劇產量很高,因為他塑造人物形象的關係,被稱為國民大叔。

其實張嘉譯畢業的是北京電影學院,至於他拍過什麼電影,我也沒有看過,其實張嘉譯屬於大器晚成,至少他拍過的電影並沒有讓他出名,自從拍了電視劇蝸居以後,他才一夜成名的。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張嘉譯的電視劇收視率極高,也讓張嘉譯一天比一天火起來,甚至和他配戲的女演員都出了名,比如說閆妮,關曉彤,趙今麥,王曉晨等,都由此變得出名,甚至在演藝圈,很多女演員都以和張嘉譯配戲為榮,可見大家對張嘉譯的演技評價是很高的,同時張嘉譯也擁有這麼多的粉絲,他的電視劇產量也非常多,如果問為什麼他不演電影,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電視劇都演不過來,幹嘛還要去演電影呢?同時電視劇的影響也要比電影大的多,如此一來,這個國民大叔還是安心地演電視劇吧。

張嘉譯因為身體原因,走到有些駝背,而且人到中年的他,身體有些發福。但就是這樣一個體態,大家也喜歡欣賞,甚至很多人都在模仿張嘉譯的走路姿勢,看來真是那樣,只要喜歡一個人,連他的缺點都喜歡。另外,張嘉譯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喜愛,還因為張嘉譯的生活非常平穩,雖然崇拜他的女演員很多,他和女演員接觸的也很多,但他一直沒有任何緋聞,這在當今的娛樂圈來說,確實是很難得的,他的潔身自好,確實也值得我們去欽佩。

既然張嘉譯演電影沒有出名,那就安心的演電視劇吧,同時也希望張嘉譯能夠塑造出更多更好的角色,以饗我們的觀眾朋友!


驕然


這個問題已經有好幾天了,可是每次看到這個話題都覺得說清楚挺難的,一、張嘉譯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角色類型,二、沒有為張嘉譯量身定製的電影作品,三、他演過二部電影而且是配角,四、駕輕就熟還是電視劇。

關於題者問到的問題:電視劇與電影的區別到底在哪兒?可以舉個例子:如濃咖啡和速溶咖啡的區別。電影畫面非常真切,人的臉部輪廓要放大N多倍,張嘉佳按自己的定義或電視劇裡的定義設定完全不同,使其感覺遠不如電視劇中來的真切與美感。


(圖片來自網絡/蝸居時的張嘉譯)

張嘉佳是個高水準的學院派,他知道自己到底用電影或電視劇的哪種風格表演,更有亮點,在電視劇“蝸居”後名氣越來越強的張嘉譯,逐步建立了自己良好的獨立的電視劇氛圍,接下來他所主演的電視劇作品均是成績斐然,如“借槍”“懸崖”等。

(圖片來自網絡/張嘉譯定妝照片)

所以他少有去選擇電影作品的拍攝,如今他早已獲得了視帝稱號,本身就大氣晚成的他,會更多珍惜自己得心應手的角色機會和更多視帝榮譽的得之不易,不會去做自己都感覺駕馭不了的電影角色,如果票房等方面受到次評的話,實在不值得!

另外張嘉譯習慣了電視劇的表演風格,電視劇的表演更程現自然醒目及生活品質。而電影中的角色演繹比較誇張,只有長期參與話劇藝術表演的演員比較容易演好電影裡的角色!不是沒有導演找他演電影,而是他感覺不對口味即會拒演。這就是影或視的劃分@


蘭竹ZLZ


親愛的們,這裡是【映畫臺灣】

1、其實,電影和電視劇兩頭都不拒絕,但兩頭都有重點,這才是一個演員全面發展的目標。比如黃渤,他的主要市場就是電影,因為他主演的電影,已經變成了票房保證,這已經不是他自己本人能夠左右的了,是市場,是資本,是觀眾目標群

和黃渤相類似的,還有沈騰、徐錚等,他們已經能靠電影掙錢


2 那,還有一個演員群體呢,是非常一線,非常有名,但他(她)的電影影響力就一般,比如孫儷


不是當年有演員這樣說麼,演電視劇是為了生活,演電影是為了實現理想。我想,張嘉譯大叔就是這樣的演員吧,儘管,他還是北京電影學院科班出身,一出來就是演電影出道的呢,他北電畢業也是分在西安電影製片廠


3 不要忘了,我嘉譯大叔,1990年的時候,一出道,就演了當年獲獎影片《遭遇激情》啊,那部電影的男女主角是袁苑和呂麗萍,但張嘉譯的戲份也不少

他一出來,就主演了一部兒童科幻片《魔錶》

啊這是當年小鮮肉時代的嘉譯叔

1990年代初的中國電影市場比較平淡的,但張嘉譯還是有戲演,而且不是主角,就是男二三號,只是不那麼有名而已

他和徐帆演了《人猴大裂變》


電影《殘酷的夏日》,只能說張嘉譯大叔的年輕時代,哎,還是成熟一點比較有味道


他還是非常著名的文藝片,管虎的《頭髮亂了》的男二號呢,男一號是耿樂,男二號就是張嘉譯,當時張嘉譯還叫張小童,他演一個警察


黃建新導演很有名的一部《背靠背,臉對臉》,張嘉譯客串了一個經理


張嘉譯(張小童)出道五年後,才開始演第一部電視劇《道北人》

中間他還在間或有電影的演出

比如孫興和徐帆的這部《給太太打工》,張嘉譯的角色也比較重要


1997年黃建新導演的《埋伏》,張嘉譯的角色就更重要了

讓人很感動的電影《背起爸爸上學》

劉惠寧導演的電影《睡不著》,那個時候已經叫張嘉譯了

2000年前後,中國電影其實是不景氣的,但張嘉譯還是連續有電影可拍

比如這部新的《平原槍聲》

大叔當時有點胖


之後呢,大叔才開始了漫長的電視劇生涯,並且終於出名了!

個人覺得張嘉譯大叔真正的成名作,是面對孫紅雷也一點不怵的《半路夫妻》


張嘉譯和馮鞏關係很好,所以馮鞏的第一部電影導演作品《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就找了張嘉譯來客串演出(找不到劇照)


2007年王小帥導演的《左右》,張嘉譯演的男二號,角色還是滿重要的,這是一部去了柏林電影節的文藝片,所以看的人也不算很多

2007年,張嘉譯還演了一部主旋律的電影叫《馮志遠》,那年他和王海燕結婚,王海燕在這部電影中也有重要角色


2008年之後,結婚的大叔漸漸成為國內最紅的電視劇男一號,一直到今天都電視劇作品不斷

不過呢,電影作品還是有的,只是他專攻的方向是電視劇罷了,有時候還是有朋友之邀去演個角色

比如2009年的小成本電影《夜·店》就演了一個搶劫犯

2010年王小帥導演文藝得要命的《日照重慶》,又找了張嘉譯來客串,那個時候他演的《蝸居》裡的宋思明真是紅透了

2011年群星雲集的《建黨偉業》,他演的李大釗,好像啊!他還憑藉這個角色入圍了百花獎最佳男配角


他客串的《失戀33天》也很搶戲的


兒童電影《憤怒的小孩》,客串


他還在賈樟柯一部入圍戛納的電影中,和科長夫人趙濤演情侶,可惜這部電影沒在國內上映,所以大家也沒看到大叔的表演


張藝謀、陳道明、鞏俐合作的文藝大片《歸來》,張嘉譯演了一個醫生,算是客串吧


他還在電影《黃金時代》中演了曾的東北大學校長,作家周鯨文

在吳宇森導演的《太平輪》上下集中,張嘉譯演黃曉明的爸爸,但是電影裡沒看到他,可能是剪掉了

2016年末大熱的電影《我不是潘金蓮》,老搭檔馮小剛邀請張嘉譯演了市長馬文彬


而明年,2019年,張嘉譯有一部出演的電影《深淵行者》


據說有一部電影《鴻嘎魯的奇妙旅行》,張嘉譯和關曉彤合作,這可能是張嘉譯這麼多年來第一次演電影的男一號,但目前還沒有啥消息

他們之前合作過《一僕二主》


劉儀偉拉了張嘉譯和閆妮演《玩命旅行指南》,也是一部電影,可能是2019年

2019年可能還有一部張嘉譯主演的動作戰爭大片《激戰金三角》會出來


據說,徐克找了張涵予和張嘉譯兩位魅力大叔演了一部《收網行動》


也就是說,找張嘉譯演電影的人多了,而且2019年可能就是大叔的電影之年呢!


映畫臺灣


張嘉譯作為北京電影學院早期的學生,說明這個臉就是為電影而生的,否則根本無法被錄取。不像中戲,是按照一臺戲的配置來招演員的,可能有些人是不適合某個領域。所以,完全不存在“為什麼演電視劇的演員不大適合演電影?”這個說法。



而且張嘉譯一直也在演電影呀,怎麼沒有演,難道只有是主角才算演嗎?馮小剛的《我不是潘金蓮》、吳宇森的《太平輪》、張藝謀的《歸來》、許鞍華的《黃金時代》這些大片他都有在演。說明什麼,大導演都很認他,這些大導演的配角戲,也不是阿貓阿狗想來演就能演的。

只是張嘉譯這個年齡,電視劇適合他的劇本,或者他喜歡的劇本選擇餘地大,所以你一直看到他在電視熒幕上。他自己還投資了《白鹿原》,邀請了秦海璐演他老婆。而相對,電影劇本可能合適他的少,所以只能在大導演的劇裡,演一些戲份不多的,過過癮。

演電視的演員不適合演電影,這個放在張嘉譯身上是不成立,但是放在孫儷、趙麗穎身上可以成立。這兩位都不是科班出生,臉經不起電影屏幕的考驗,容易呆滯,放到小屏幕,長劇可以遮蓋很多問題。

反之周冬雨就不適合電視,她電影那種快節奏、人來瘋的表演,在電視劇裡就很突兀。

演電影和演電視劇最主要的區別在哪裡? 演電影對演員的臉、演技要求更高。


言午許


首先澄清一下,並不是很少有人找張嘉譯拍電影,只是張嘉譯很少出現在電影屏幕上,這是兩個概念。

其次,為什麼很少出現原因有3:

1、他的屏幕形象太過深刻,所以在電影的角色對比上很難匹配上,觀眾對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暖男大叔身上,如果電影給的角色跟這個反差太大,很容易有一種出戏的感覺。

2、電影和電視劇是兩個不同的演繹藝術,電視劇的演義,來源於對生活的理解和角色的融入,傳達的是一種真實,但是電影不一樣,電影需要在90分鐘把一個故事做到跌宕起伏,需要的是演員配合劇本,做到情緒的落差,突出的是緊湊、矛盾和戲劇性,才能牢牢抓住觀眾的眼球。

3、拍電影也是需要時間的啦,電視劇的拍攝時間很長,加上張嘉譯老師再電視劇領域的熱門程度,相信電視劇那是一個接一個的,也基本沒有檔期去拍電影吧,最多會去客串客串!


金面佛


術業有專攻,這句話放在演員身上也適用,尤其是像張嘉譯這種老戲骨來說,從張嘉譯演的《蝸居》爆紅,到後面跟閆妮合作的《一僕二主》,張嘉譯成了電視劇收視率的保障。看到張嘉譯爆紅之後,有人也就提出為什麼不演電影呢?

相信這裡面也有張嘉譯自己的因素,還有就是市場的需求問題,張嘉譯更加適合演電視劇,而電影相對來說發揮的空間並不大,很少有演員是電影和電視劇齊頭並進的,專注於電視劇,把電視劇演好就很有成就了。


至於為什麼不太適合演電影呢,我認為不是不適合而是張嘉譯的心思不在電影上,至於電影和電視劇拍攝有什麼區別的話,在於感情的投入和演技上面的延伸,比如說同樣是孫儷,演電視劇是部部經典,但演電影卻沒什麼水花,甚至還沒質疑演技挑不起票房。


所以這些演電視劇出名的演員都很少踏足電影圈,不然一不小心砸了口碑也是得不償失了。


巨蟹愛八卦


張嘉譯之前說過他喜歡文藝片,但是如今懂得靜下心來欣賞文藝片的觀眾已經寥寥無幾,如果繼續堅持走文藝片路線可能還會撞牆。

之前有人說張嘉譯拍電影沒有主角氣質,尤其是在小鮮肉主宰電影市場的當下,頻頻以“師奶殺手”形象出現在電視熒屏中的張嘉譯並不合適。

不過筆者認為憑藉“急診科醫生”,“生逢燦爛的日子”,“我的!體育老師”三部劇作的好評如潮,張嘉譯已經從“師奶殺手”的角色蛻變為老中青觀眾都喜歡的“國民優質大叔”行列。



如果我作為一個電影導演或者製片人的話,我想我會嘗試讓這個“萌”大叔出演電影的男主角。原因如下:

一、三部電視劇的火爆程度保證了電影的票房,所以只要電影質量可以,票房收益絕對不會特別差勁。

二、為什麼不能將張嘉譯打造成第二個“波叔”,同樣都是走“萌大叔路線”的兩個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筆者從電視劇心術中就開始喜歡這二人,所以有點小私心)

三、給那些看夠了小鮮肉和硬漢題材影片的人另一種觀影體驗,原來“萌大叔”才是正道。


從葉子的全世界路過


張嘉譯因為大叔形象被觀眾喜愛,但也是因為這個形象而被限制了自身發展,這在電影圈裡面是一個忌諱。

現在的電影圈基本分兩類,一類是靠當代流量明星撐場,粉絲買單的電影;一類是靠劇本和演員的演技來賣座的電影。張嘉譯顯然只能適合後者~



好的劇本很難碰到,而好的角色更是千金難求。更何況張嘉譯受年齡的限制,只能選擇中年男人的角色,又因為外形的限制更加限制了發展。


剛毅硬朗的角色不如張涵予

冷漠殘酷的殺人犯不如王硯輝


搞笑逗趣不如黃渤

市井小人不如王迅(不是說張嘉譯不如他們,而是每個人適合不同的角色)


這樣一比較,張嘉譯的戲路就顯得窄了很多。雖然20歲的時候就出演了第一部電影在《魔錶》,但此後攻佔的主要是電視劇市場。

一直不溫不火,青蔥年少的時候還是有顏值的,可惜那時候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小角色。

這張側面還是挺帥的,有點像靳東。


直到39歲的時候遇到《蝸居》宋思明這個角色才火了,城府頗深、官場油條、情場高手,就這樣俘獲了海藻。

以至於後面很多guan場角色都找他來演~ 隨後在《心術》、《浮沉》《一僕二主》《我的!體育老師》等電視劇中,大多都演的大叔配蘿莉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他把自己的角色固化了,不能讓人挖掘他更多的一面。

人總要接觸不同的角色才能給觀眾帶來新鮮感,扭轉觀眾對你的刻板印象。就拿姚晨來說,之前在《武林外傳》扮演的是心直口快的俠女郭芙蓉。

在《都挺好》扮演了從小備受家庭打壓,長大後成為商場精英的隱忍角色蘇明玉。網上一片對姚晨演技的肯定,姚晨的轉型還是挺成功的。


即使張嘉譯還演過其他的角色,比如《白鹿原》裡面的白嘉軒,不說其他片段,就光吃油潑面這一段,就能上熱搜,引起大家也想吃油潑面的慾望,足以見他演技。

得知秦海璐扮演的妻子得病的那一刻,哭的泣不成聲,那麼無助又無奈,演技真實又有層次。


但後面接的劇本大多還是老少配,一個沒權沒錢的老男人被小姑娘死心塌地倒著追這種劇情。這也著實拖累了張嘉譯老師的發展~說實話,有點膩……(粉絲輕噴)

當然張嘉譯老師涉足電影少可能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得了強直性脊柱炎。


25歲的時候突然得知這個病,被稱為死不了的癌症。周杰倫也有,備受困擾。一覺睡醒,整個背都是僵硬的,只能靠熱水沖洗慢慢舒展。 而拍攝

電影強度高、勞動量大,日夜顛倒拍戲,各種表演細節都得注,比起電視劇來要嚴格的多,所以這也可能是張嘉譯接電影少的一個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