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第一任丈夫英年早逝,二嫁張君秋結為伉儷

謝虹雯,早年因為家裡窮,生活所迫,十六七歲時高中輟學改學京劇青衣。

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第一任丈夫英年早逝,二嫁張君秋結為伉儷

謝虹雯有兩段婚姻,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一位是楊寶森,一位是張君秋。

可以總結說,謝虹雯的感情經歷既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為什麼要這樣說呢?

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第一任丈夫英年早逝,二嫁張君秋結為伉儷

謝虹雯和楊寶森

1949年,已經學習戲曲兩三年的謝虹雯經人介紹,參了加“寶華社”擔任二牌旦角主演,當時,“寶華社”的臺柱子是楊寶森,楊寶森亦師亦友的教導她引導。

本來楊寶森是有妻子的,在她23歲的時候與楊寶森結為夫妻,並育有一子楊珉。

楊珉之前,還有一個孩子,楊寶森與趙霞彰結婚8年,恩愛如昔,但膝下一直沒有孩子,不免遺憾。而此時楊寶森的一位友人家中因經濟困難,正有將外孫女送養之意,機緣巧合之下,楊寶森收了這個剛幾個月大小的女孩為養女,叫楊文蕙,是楊寶森和他的前任領養的,楊文蕙小時候體弱多病,雖說不是親生骨肉,謝虹雯也不遺餘力的照料她,把她撫養長大。

謝虹雯非常心疼丈夫,她回憶說:“楊先生一生沒有過過一天順心的日子”。楊寶森崇拜餘叔巖,卻沒有經濟能力拜師學藝,謝虹雯也張羅著,想辦法讓丈夫觀摩上餘老的戲。

不知是什麼原因,楊寶森身體一直不好,1958年逝世,去世的時候楊珉只有4歲。謝虹雯就一個人拉扯著兩個孩子生活獨自再,

謝虹雯和張君秋

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第一任丈夫英年早逝,二嫁張君秋結為伉儷

楊寶森英年早逝(根據新標準,50歲之前去世稱為英年早逝),謝虹雯不僅要研究戲曲藝術,還要為生活奔走,拉扯兩個孩子長大,非常不容易。

她對張君秋的藝術一向十分敬慕,在王瑤卿、梅蘭芳的家中開始同張君秋有了交往。楊寶森故去後,謝虹雯要去常州演戲,找張君秋學《憐香伴》。張君秋教導她說光看劇本是沒用的,隨後就把劇中的角色單獨給她演了一遍,張君秋的豪爽仗義在謝虹雯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第一任丈夫英年早逝,二嫁張君秋結為伉儷

後來,謝虹雯的母親在菜市場遇到張君秋,把他獨自買菜的事告訴了女兒?他們想,這麼大一個角怎麼能這般淒涼,娘倆商量了一下,決議曲他家拜訪張君秋。張君秋就同娘一起睡在一個門板上。門板不過一人多長一點,放下枕頭一躺,興許雙腳還搭在門板外面。老太太糖尿病,還吐血,這樣的條件對病人、對全家人都不好。謝虹雯就提議把老太太接到自己家照料,張君秋忙不迭地輕聲告訴謝虹雯:“我可是‘黑幫’呀!居委會不準收留‘黑幫’的家屬啊!”那神情讓人覺得又好笑又心酸,謝虹雯同薛亞萍一道把老太太接到了紅土店,兩家人一直把老太太伺候到去世。

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第一任丈夫英年早逝,二嫁張君秋結為伉儷

謝虹雯這一舉動,徹底感動了張君秋,張君秋始終忘不了謝虹雯在關鍵時刻幫的這個忙,”張君秋、謝虹雯沒有年輕時代那種羅曼蒂克的浪漫史,謝虹雯佩服張君秋的藝術才能,張君秋佩服謝虹雯的為人,遇事果斷,頭腦清楚,辦事麻利。患難時期互相扶持,這便是他們兩人的愛情基礎。

一九七四年,張君秋與謝虹雯結為伉儷,並相伴終生。

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第一任丈夫英年早逝,二嫁張君秋結為伉儷

這下你明白,我為什麼說謝虹雯既幸福又不幸了吧,不幸的是楊寶森英年早逝,不僅悲痛,還非常艱難的熬了一段日子,幸運的是她的兩任丈夫都是戲曲名家,而且和張君秋幸福的安享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